刘婷:敢拿鸡蛋碰石头的小女生

来源 :中学生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达人:刘婷
  别号:大象(因停止跳舞后,苗条身段发福走样而得名)
  毕业学校:吉林省实验中学
  考入大学:法国自由电影学院
  达人语录:这条路,选择时不是看它是否好走,只是因为我对它的深深热爱。
  
  高考前,有人在刘婷的毕业留言薄上说了这样一段话:理想是鸡蛋,现实是石头,石头坚不可摧,但鸡蛋才有灵魂。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敢拿鸡蛋碰石头的人。
  是的,她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和嘲笑,放弃了名牌大学的“正经”专业,只为实现一个做导演的梦。
  刘婷做到了。中国传媒、浙江传媒、南京广播学院同时向她伸出了欢迎的双手。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她最终选择了法国自由电影学院。
  
  当导演,除了妈妈没人相信
  
  老班一进教室,发现刘婷的位子又是空的。看来那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算是白浪费口舌了。
   “你这孩子,导演专业根本不适合你,万一有什么闪失,白瞎你这成绩了!”
   “老师,你怎么知道我不行?这就是我的梦想,我想试试!”
  刘婷心里比谁都清楚,为了导演加试四处奔波,她已经半年没上课了。刚上高三那会儿,自己还是班里的二号,现在成绩落下了一大截。但她一点不后悔。
  老班的告诫,让她不由得想起了初二时的主题班会——说出你的梦想。
  “我想当导演,希望大家在奥斯卡的红地毯上看到我。”别人的梦想都是神气的科学家、工程师之类,刘婷的梦想也太另类了吧!结果,台下一阵哄笑,就像她在痴人说梦一样。
  从小到大,刘婷的梦想受到了无数次的打击——轻视,怀疑,嘲笑,几乎所有人都说她不行,惟独妈妈坚定且执着地信她。
  六七岁的时候,电视里演一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时死了。刘婷说一定是水冲走了衣服,女人为了捞衣服淹死的。妈妈笑着说:你的假想能力这么强,长大了就当导演吧。
  第一次看了关于导演的访谈和幕后拍摄的花絮,刘婷发觉当导演是那么牛的职业,简直就像上帝,他可以操纵剧情的发展,随时喊着cut和action,再大牌的演员也要听他调遣。人生不如意,导演可以创造完美。多古怪的愿望,导演都能实现。
  上初中后妈妈问女儿以后想做什么。刘婷说,做导演。妈妈说,好,我支持你。
  高考前,别人都在为报什么专业大伤脑筋,刘婷填志愿是不假思索的。
  同学一见面就打探:“刘婷,报啥了?”
  “导演。”
  “啊?你还真报导演啦!”
  “怎么样,这回总该信我了吧!”
  导演。当这两个字被郑重其事地写在志愿表上的时候,刘婷长出了一口气,她终于可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念叨了十年的梦想绝对不是玩笑了。
  
  犟丫头,越紧闭的大门越想敲开
  
  刘婷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学府是中国传媒大学,她知道那里的分数很高,学习一直很努力。后来,为了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她先后去了很多地方加试。在北京电影学院加试的时候,恰好法国自由电影学院也在招生。刘婷好奇地走过去攀谈。
  “你是哪的考生?”
  “长春的。”
  “哦。对不起,我们只招收北京、上海的学生,东北三省的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说着,工作人员拿出考生名单给刘婷看,果真大都是北京、上海的考生。
  “为什么?”刘婷很生气地问。
  “小姑娘,原来我们这是不公开招生的,今年在国内公开要人,所以对考生的素质要求很高……”
  “你不给我机会,不让我试试,怎么知道我素质高低呢?”刘婷仍然一副据理力争的样子。
  “我们这的报名费很贵的,300元。而且和你竞争的都是北京上海的优秀学生,即使你报了名也考不上,干脆别浪费钱了。”工作人员企图站在刘婷的立场上让她死心。
  “考上考不上是我的事,你没有理由不让我报吧?”此时的刘婷已经认定非报名不可了,虽然她还不太了解这个学院到底怎么样呢。
  就在她和工作人员争执不下的时候,法方代表走了过来。他用很流利的汉语问刘婷怎么回事。听刘婷说的满嘴道理,法国人微笑着递给她一张报名表。
  三天之后,刘婷如愿参加了法国自由电影学院的面试。在那里,她见识到了与国内面试极大不同的场面——考试没有固定步骤,问答随意轻松。凭着她对法国电影的了解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最终得到了考官的赞赏。
  
  心眼“少”,大伙都愿意和她好
  
  像刘婷这么大的中学生分帮结派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个经常一起行动的人一旦组成小团队之后,其他人很难再加入这个圈子。
  一天,有个女生突然发短信给刘婷:我能跟你一起走吗?刘婷奇怪地问,什么意思?女生解释说,就是上间操,上厕所,吃饭的时候跟你在一起。刘婷说好啊。
  原来,这个女生和好朋友闹别扭了,成了独行侠之后,她第一个想投入的就是刘婷的怀抱。可是没过几天,她又不和刘婷走了,回到了原来朋友的身边。
  放学后,女孩眼泪汪汪地问刘婷,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特不讲究的人,和朋友和好了就把你抛开了?
  刘婷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怎么会呢!关系好不一定一起走啊。要是所有和我好的人都一起走的话,非交通堵塞了不可!
  认识刘婷的人几乎都愿意和她好,小丫头到底哪招人喜欢呢?好朋友说是因为她傻,傻的真诚,傻的可爱,傻的没心没肺。
  有一回在班车上,一个女生不小心踩到了旁边男生的脚。男生特别大声地嚷嚷,你不会说对不起啊?刘婷见女生尴尬地站在那不吭声,就冲那个男生喊起来,你那么大声干嘛?没想到,这一喊还真把男生给镇住了。第二天,他走到刘婷身边说,我喜欢你。刘婷回敬,可我对你没感觉!再次受挫之后,那男生只要在班车上看见刘婷就用眼睛瞪她。
  不管个性多强的人,都能跟刘婷玩到一起。因为她看人从来不看第一眼,只要本性善良的就是她的朋友。身边最好的两个朋友绝交了,刘婷哭得稀里哗啦的,劝这个劝那个都不管用。你俩这样,我夹在中间怎么办?想不到她俩的答案竟如此雷同:你是特别的。我不介意你和我是朋友的同时也和我的敌人是朋友。
  
  人优秀,压再沉的担子也不怕
  
  刘婷的老班是喜欢拿奖拿到手软的人。高二时,为了能在校运动会的助演上夺冠,她给刘婷下达了死命令:跳民族舞。必须原创,人必须多,道具必须新颖,必须有民族气息。
  在班里挑能跳舞的女生,是最费力不讨好的事。爱学习的没时间,有时间的不愿意跳,愿意跳的硬装得很勉强。选上的不高兴,被刷掉的更不高兴。整个一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想法稍多点的人肯定会瞻前顾后的琢磨一番再行动。刘婷压根什么也不想,她只按照自己的标准,选最合适的人。
  人选出来了,舞蹈的创意和动作更让刘婷费尽心思。那时候她住校,只要一有空闲,就穿着校服,拿把伞,塞上耳机,一个人跑到走廊上练习。从身边经过的人,看她一会愣神,一会抡伞的傻样忍不住大笑。
  时间紧,任务重。排练的时候,不管是谁,稍有怠慢,刘婷决不姑息。说来奇怪,这样一个黑脸包公,大伙都很愿意配合她:排练的伞用坏了,大伙自愿出钱买。自习课拉出来练,没人故意缺席晾她的台。
  经过半个月紧锣密鼓的魔鬼式排练,刘婷编排的民族舞《梦入桃花源》在运动会上艳压群芳,给老班挣足了面子。
  
  准备好,运气当然不请自来
  
  刘婷说自己一路走来很幸运,什么事总能踩到点上。
  初中,学校挑选舞蹈队。老师怕影响学习,一再叮嘱她别好好跳,刘婷照办,上去随便比划两下,却被选中了。
  高中,学生会换届。好朋友想竞选主席,为拉刘婷壮胆,就说,文艺部没人报,你去准是你的。到那一看,哇,拿葫芦丝的,小提琴的,笛子的……一大排人个个有备而来,只有她傻呵呵地啥准备没有。背了一段《再别康桥》,还是前一天刚刚学会的。以为没戏,谁想又被选中了。
  去各大学考导演加试的时候,本来心里有点紧张,没想到考官的问题刚好都是自己了解的。所以每一关都过的很顺利。
  一连串的成功看似幸运到了极点,其实是她早早地做好了准备的。
  学了九年的舞蹈,五岁登台,八岁赴新加坡演出,九岁参加亚洲艺术节,小学一年级当主持人。刘婷从小就是个多才多艺且身经百战的家伙。只要有展示的机会,她阵阵落不下。即使台下有点小紧张,一上台状态就特别好,属于典型的“人来疯”。
  自从有了当导演的梦,上初中的刘婷对看电影特别感兴趣,几乎每部最新上映的影片她都没错过。
  上高中以后,刘婷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影片欣赏,她更急于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像《看电影》这样的杂志她每期必买,从中了解很多国内外的地域风情和拍摄手法。为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她还跑了很多家书店,淘到一本《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材》拿回家自学。生活中遇到什么新闻趣事,她赶紧把详细的时间地点人物记录下来,预备将来自己当导演的时候把它拍摄成一部真正的电影。
  如今,在等待开学的日子里,她没事就一个人猫在电影院看上一整天。她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投入,旁边人的嬉笑议论完全听不见。因为此时的她,不再像普通人那样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她正努力以一个电影人的视角和眼光去欣赏、挑剔和探询……一边看一边琢磨,这是怎么拍的,那是什么角度。别人看电影时很放松,她却塞着满脑子的画面。每一场结束之后,都要拿出小本子记录精彩和疑问,她说这叫培养“职业敏感”。
  电影的确能给人带来震撼,它的一个画面或者一句台词甚至可以改变人生。还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经典台词吗?“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刘婷因为信了这句话,所以成就了她鸡蛋碰石头的梦想。
  编辑/春艳
  
  达人征集合
  谁是达人?
  达人,简单讲就是指某方面很厉害的人。
  达人不是完人!他可以成绩差,没形象,不听话,爱叛逆,但是有个性,够自信,有主张,能独立!
  生活很枯燥,达人过的有滋有味;学习有压力,达人学的轻松愉快。人身没自由,达人会在夹缝中舒展筋骨……
  有缺点,但不全是缺点,有亮点,但不全是亮点——这就是我们要找的达人。
  达人在哪?
  你是达人吗?有勇气就和我们连线吧,这里会给你一个展示的舞台。
  你身边有达人吗?喜欢摆弄文字的你,赶紧揭发一下他(她)。你和他的名字同样会被读者记住哦。
  达人接收站:
  130021长春市清华路156号《中学生心理》“达人派”收
其他文献
生活中可以选择失败,但不能选择放弃。    她先后在全国残运会、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和亚洲青少年残运会等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6枚金牌。作为种子选手参加雅典残奥会,如果不是因为负伤,她的胸前还会多出一枚光灿灿的奥运金牌。  她是南京外国语学校40多年来破格录取的唯一的盲人学生,并成为该校“中加班”首例全额奖学金获得者。 她通过了长笛10级、竹笛8级、小号4级考试。  她被美国惠普公司相中作为中国地区的形象
期刊
当我们远行那天,试想有3人送行。  1、第一个人从一大早就哭着不要你走,一直拉着你的手说会一直想你,约好每天联系若干次,把你送至门口,然后回屋子里去继续看他崇拜的偶像的电视演唱会。  2、第二个人帮你收拾行李,替你做好早饭,开车送你到机场,说:保重!然后回去工作。  3、第三个人默默地坐在离你很远的地方看着你,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可是他思念你,时时刻刻为你担心,每天早中晚
期刊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果壳: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决裂了。真的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现在她一副冷漠的表情,说她视我为空气一点也不为过。我多想告诉她,我是多么在乎这个朋友,可看到她坚定而冷酷的表情我的心就凉了,我只能选择放弃。果壳,你说,她怎么就那么狠心。  无泪的我    果壳想对无泪的你说:  果壳看完你的信,想到一首前段时间果壳一直在听的很好听的歌儿《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友谊需要我们放
期刊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这节是什么课?”  “心理学。”  “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  “是。”  “好,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问几个问题,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的前途和命运。”  周教授是认真的吗?头一回听到老师这样上课,大家很惊讶,也很兴奋。  周教授说:“准备好了吗?一定要是第一反应,你想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一犹豫
期刊
14岁,对异性交往充满好奇、敏感,知道点儿又不完全知道,想接近又不敢接近……    没人愿意和异性拉手    课前的热身活动:我让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我喊口令“分家,分家,几个人一家”,几个同学就以最快的速度手拉手组成一家。活动中我发现个问题:全班围成的圈有两个缺口,男女生泾渭分明;分家时也总是男生一圈,女生一圈。我灵机一动,加了一个活动条件:分家后每组里必须有男有女。  结果,男生找男生,女
期刊
四叶草说自己的生活就像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茧,她孤独的躲在里面,看着别人开心,自己守着郁闷。她不甘心一直这样下去,她要逃出这个茧。  从小到大,班主任都说我“文静”,同学都叫我“淑女”,可我不喜欢这样的评价,真的不喜欢。虽然他们说的没错,在教室里,我的确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在学校里,我总会感到拘谨,不自然,也许看上去很糟。在家里就不一样了啊,家人都觉得我很活泼,可一到学校,我怎么也表现不出来亢奋,我不知
期刊
三毛,好像是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尾随你跫跫的足音,这一路走来,平淡中蕴着无数的惊心动魄,看夕阳悄悄落幕,余辉中,是你茫然无助的侧脸。  你从不像鲁迅一样“呐喊”“彷徨”,用如戟的笔嘲讽一切猥琐与恶浊,你只是轻轻铺开一张泛黄的旧日历,上面圈圈点点的,是岁月给予的苍凉。你也不像张爱玲和张晓风那样,写“虞姬”,写“梅妃”,写得凄凄惨惨戚戚,你只是看着镜子里的那个人,把自己的生与死写在晚霞上,一瞬既逝后,你
期刊
窗外的那棵大榕树上的蝉一直在不停地鸣叫。也许在以往,我会觉得很烦躁,但是今天却不然。因为书上说,蝉是聋的,所以它们要不停地鸣叫,以证明自己的存在。环顾四周,大家都在奋笔疾书。不知道这是不是唯一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但我知道大家都在冲,包括她。  一直以来,我都把她当作一个单纯的女孩,她会在端午节时,悄悄地塞给我两个大粽子:她会在我生日时,第一个送给我礼物;她还会在别人欺负我时,与我同仇敌忾……而今天
期刊
成长是件冗长的事,在成长的季节我发现了自己的年轻、智慧、能力……    叛逆    某一个午后,忽然在镜子中,我发现了自己嚣张的脸,还有那15岁,带些刻薄的叛逆……  不知谁给了勇气,我越发的大胆。上课,我会与同学一起起哄;回家,我与父母大动干戈;平时,我用刻薄的态度面对一切……静下来时,也会反思自己,克制自己的叛逆,但是,那叛逆似乎成了一棵狂长的树,无论如何,也剪不断自己总往外冒的树枝。  现在
期刊
真正中学生自己的心灵家园  更多精彩话题正在讨论中  欢迎访问本刊友情合作网站  “心海扬帆”:http://www.xhyf.net    话题发起人  ★纯净·霁雯  在班里有很多人嫉妒我,于是散发谣言,让同学们冷落我。甚至有人说我“独行侠”。的确,我学习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在年级前五名,可也不至于那样啊!我现在处理不好我的人际关系,每天很不快乐。我该怎么办啊?    七嘴八舌    ★与你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