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围绕近2年生产上比较普遍的迟播晚播稻茬小麦开展了调查和试验性研究,分析了迟播晚播小麦减产的主要因子以及不同品种耐迟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补充和强调了晚播尤其是过迟播种稻茬小麦的创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小麦;晚播;迟播;不同播期;耐迟播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045-01
  受厄尔尼诺影响,近几年气候变化比较异常,位于长江下游、淮河以南的南京市多次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恶劣天气。比如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遭遇梅雨季节的特大洪涝灾害、秋收秋种期间的连续阴雨,2016年1月遭遇历史极端低温,2016—2017年出现异常暖冬等。传统农业生产大部分是“靠天吃饭”,气候对于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且在当前状况下,追求“产量”的农户仍远远多于追求“质量”的农户。因此,为保证产量,同时也提高质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已经把“做好各种防灾抗灾预案”列为常规栽培管理措施。近2年,南京几乎有1/2以上稻茬麦是迟播晚播小麦,有的更是推迟到12月甚至是翌年1月才播种。为了应对大面积的晚播迟播,力争晚播少减产,近2年南京市农技推广部门开展了一些试验和调查,在汇总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晚播尤其是过迟播种稻茬小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
  1 迟播晚播小麦不同播期对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2016年秋播,在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农场开展了稻茬麦晚播播期试验。在南京,小麦于11月8日之前播种均属正常播期,本试验从11月15日开始,每隔15 d为1个播期,截至翌年1月15日,共设5个播期。本试验以最终产量450万~525万穗/hm2为目标,按照不同时期种子成苗率大致设定了用种量和基本苗。5月中下旬进行田间理论测产,汇总数据如表1所示。
  1.1 播期推迟,成穗率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播期的延迟,虽然播种量加大、基本苗增加,但最终有效穗数并不与基本苗成正比。5个播期播种量之间有明显差异,2017年1月15日的播种量较2016年11月15日的播种量翻了1倍以上,但前者基本苗仅比后者多48%左右,说明播期越晚,种子出苗率越低;有效穗数在5个播期中差异较小,变幅在2%~10%之间;但穗数/基本苗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递减趋势,如果冬季温度偏高,12月之前播种的仍有可能产生分蘖。
  1.2 播期推遲,穗粒数和粒重均大幅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播期越晚,减产幅度越大。产量结构中主要的减产因子是穗粒数和粒重,其中穗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大。
  2 小麦不同品种在迟播晚播中的表现
  2016年秋播,在南京市溧水区和凤小麦绿色增效高产创建示范片开展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试验品种共6个,分别为宁麦14、扬麦25、南农0686、苏麦188、镇麦12和扬麦20。播期为11月26日,播种量为225 kg/hm2,播种方式为人工撒播。2017年5月18日进行田间产量性状调查和病害调查。
  从产量性状看,在2016—2017年气候条件下,2016年11月底播种仍然能取得6 750 kg/hm2以上产量,尤其是宁麦14和扬麦25,产量超过7 500 kg/hm2,产量潜力非常大。从病害性状看,宁麦14和苏麦188在本试验中锈病发生情况比较严重,南农0686次之,扬麦25综合抗病性较好。从植株性状看,苏麦188、宁麦14总体株高偏矮,而南农0686株高最高,从倒伏角度看,苏麦188、宁麦14应该优于南农0686。综上所述,试验品种各有优缺点,综合表现比较好的有扬麦25、南农0686,最终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示范。
  3 迟播晚播稻茬小麦创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生产实践证明,小麦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广的冬季耐寒作物,南京市从10月至翌年1月均能播种,最晚有到2月才播种。但要想获得高产,适宜的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8日。南京市水稻腾茬晚,如果再遇到连阴雨天气,那小麦的播种则是晚上加晚。前人对晚播小麦做过很多研究,提出了“四补一促”的栽培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近2年的实际气候情况和以上调查研究,本文对关键环节作出补充和强调。
  3.1 选择适宜品种
  晚播小麦尤其是过迟播种的小麦,出苗不稳定。出苗期遇低温、雨水较多时,麦芽迟迟不发,容易发生饴糖现象,引起烂种、烂芽[1]。有的品种播种密度加大后,会导致穗型小,小穗多,易倒伏。针对迟播晚播小麦现象的普遍性,很多育种单位都在加强耐迟播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除了要求小麦春性比较强之外,还要求具有早发性好、耐密性好、穗型较大等特点[2]。如苏麦188、扬麦25等品种均是耐迟播品种。尤其是扬麦25,有较强的群体自我调节能力和较好的稳产性,近2年在生产上表现令人看好。
  3.2 控制播量
  为保证有充足的基本苗,对于晚播迟播小麦,大面积生产上一般采取大幅度增加播量的办法,部分农户盲目增加播量,多达450~600 kg/hm2,易导致基本苗数量过多、成穗数过多、穗型小、难以高产、易倒伏。南京市小麦适宜穗数一般在450万穗/hm2左右,按照60%的成苗率计算的话,播种量为750 kg/hm2,而并非播种量越大,产量越高。迟播晚播麦在足穗的前提下,需要控制播量,以构建一个合理的温光群体,通风透光,不仅节省用种,还有利于大穗大粒的形成、病虫害减轻和预防倒伏[3]。
  3.3 先降墒再播种
  如遇连阴雨天气,田间湿烂,墒情较高,有些农户相信“宁烂勿迟”,不等田块干爽便进行人工撒播,造成烂种、烂芽或出苗不整齐现象。从2016年秋播来看,反而是“宁迟勿烂”的田块小麦长势较好。一些农户在地烂、机械无法下田的情况下没有急于播种,而是先开沟降渍或耕翻晒垡,等墒情合适再播种,苗情长势反而好于烂耕烂种的田块。总之,如果稻田有明水,最好先降墒再播种。如果要急于播种,建议用圆盘开沟器播种机,不整地,切开稻草和土壤播种,不用镇压[4]。有条件的可以先催芽再播种,能提前3~5 d出苗。
  3.4 合理肥水调控
  结合晚播小麦冬前苗小苗弱、春季生育进程快等特点[5],迟播晚播稻茬麦的施肥以“促大穗、增粒重”为目标,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因土施肥,合理搭配。一般目标产量为6 000 kg/hm2的晚播小麦,肥料运筹上总施氮量为210 kg/hm2,适当减少前期施氮量,增加后期施氮比例,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3∶1∶3∶3,N∶P2O5∶K2O=1.0∶0.6∶0.5。
  4 参考文献
  [1] 水清.扬麦25:耐迟播的扬麦品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05-27.
  [2] 鲁俊,徐加健.迟播小麦成因、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24):109.
  [3] 陈文芳.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3(3):42-43.
  [4] 李金枝,杨安丽.迟播小麦的增产措施[J].河南农业,2003(11):12.
  [5] 徐金亮.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2(4):32.
其他文献
【正】 战后日本的稅收制度是由一整套稅法和一系列特殊稅收措施构成,它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了解和研究日本的稅收制度及其特殊措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建
砂姜黑土土类、重壤土质地、种肥同播一次性底施模式下,研究夏玉米施用缓释复合肥的产量效应及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院施用硫酸脲复合肥,比近似养分量常规复合肥区增产9.15%;
摘要 临沂烟区育苗期间温度容易出现低温寡照现象,不利于漂浮育苗正常出苗、生长,其中漂浮池内水温低是影响漂浮育苗所需温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漂浮池增温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漂浮育苗效果意义重大。通过在平邑县开展的临沂烟区漂浮育苗苗床增温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增温措施能够有效促进烟苗提前出苗,但是对成苗率影响不大,其中增设小棚增温出苗最早,但是出苗不整齐;覆土延长了育苗时间、出苗不整齐。从成本来看,
【正】 民社党成立于1960年1月24日,当时称“民主社会党”,1969年后改用现名,不再用全称。目前,该党在日本国会中拥有26名众议员,12名参议员,就国会议员人数而言,居自由民主
1928年Elliott Erwitt生于巴黎,以新闻摄影、搞怪风格的纪实摄影以及商业作品闻名于世。他于1953年受马格南图片社联合创始人Robert Capa的邀请加盟该社,并担任马格南的主席
邮电通信业作为地域经济发展的“神经中枢”,对于地域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地域间工业信息的交流以及地域专门化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确立邮电通信产业先行的思想,
电子镇流器用铝电解电容器允许纹波电流分析,照明节电器产品技术走向与技术规范。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受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本文将从传播、技术等方面来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
风动闪光辅助灯[专利]/曾文涌//CN2644871Y。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于车体外小型闪光辅助灯。它由固定于车体外的座体、发电机及发光装置组成;发电机由扇
期刊
【正】 一 1976年,日本总理府以“一般说来,你家生活水平如何”为题,进行一年一度的国民生活意识调查,调查分6个档次,要求每个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自我感觉,将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