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乡里谱新篇 上饶城西著华章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上半年,江西省上饶县全力实施“主攻工业、扩大开放、发展城镇、新农村建设、和谐平安”五大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五化进程,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起好步”。
  
  上饶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因山郁珍奇、上乘富饶而得名。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曾旅居于此,并留下脍炙人口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千古佳句。该县系国家“十五”期间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城位于上饶市城区规划区内,为江西省省级卫生城。2001年以来,先后荣获了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县”、省、市委“123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全省工业翻番先进县”、“全省工业对财政贡献先进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勇立潮头,聚力打造明日新城西
  
  “上海的浦东,上饶的城西”,是上饶县发展城市经济的总体思路。他们认为,上海有个后来居上超过浦西的浦东,上饶也应有个后发优势超过城东的城西。
  以崭新理念“进城”。县城就是上饶城西,要以区域中心城市的标准,用上海开发浦东的理念建设城西。即人文上融入,素质上进城,要培育信誉最好、环境最优、市民文明素质最高的创业城西。
  以科学定位“建城”。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塑造精品为特色,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工业化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特色城西、实力城西、生态城西、和谐城西”。主动与中心城市加快规划对接,实现城市资源一体化;加快交通对接,实现公交一体化;加快城西与中心区拼盘接轨,实现联动开发的格局;加快城市管理对接,实现文明城管、科学城管,全面提升城市的品位。
  以产业支撑“强城”。依托市园区(经济开发区)的集聚辐射功能,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城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依托西郊公园、灵山景区、三鼎农庄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做旺城市人气。依托汽车城、家具城、物流园和京都宾馆,大力发展专业市场、现代物流、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坚持把房地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加以培育发展,注重发挥公务消费的引导和杠杆效应,努力拓展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家政等消费市场。
  以中心集镇“旺城”。中心集镇是城市经济、城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制定和完善中心集镇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城西与周边中心集镇的关联度,寻求城乡联动的利益点和结合点,打造一批与城西遥相呼应的中心集镇。
  
  负重奋进,合力掀起崛起新高潮
  
  2006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该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全力实施“主攻工业、扩大开放、发展城镇、新农村建设、和谐平安”五大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五化进程。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起好步”。1~6月份,全县完成GDP15.5亿元,同比增长16.8%;财政总收入1.64亿元,增长25.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7亿元,增长18.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5.68%。
  工业经济快中谋优。1~6月份,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增长20.8%;完成工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20.8%,在全市排名第4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02亿元,增长48.3%;增加值3.39亿元,增长40.81%;全县工业用电量8515万度,增长10.25%;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增长56.7%;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752万元,增长26%。
  开放经济难中求效。该县较好地克服了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成功地举办了北京项目推介会,上海乡友会和城西基础设施项目推介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取得可喜成绩。上半年,全县实际引进县外资金12.05亿元,同比增长46.1%;新签合同项目112个,合同资金22.6亿元。其中,过千万元项目40个、过亿元项目7个;目前,投资过亿元的一舟电子现已正式开工,华丰公司投资3亿元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已顺利破土动工。上半年全县招商引资企业共实现税收6055万元,同比增长34.3%,占财政收入的37%。
  民营经济扶中变强。在不断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有效推进“四优先”、“五放宽”、“六不限”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的帮扶力度,有效地调动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效益明显提升。截止6月底,全县民营企业总数达到1073户,从业人员从2002年的4.8万人增加到6.3万人;完成总产值25.83亿元,同比增长32%;上交税金9153万元,同比增长22%,对财政贡献率达到58%。
  城乡面貌锦中添花。今年以来,该县强力唱响“上海的浦东、上饶的城西”主旋律,进一步加快市县拼盘接轨的步伐,滨江西路(上饶县段)、旭罗大道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房地产市场取得新突破。该县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政府购房补贴”新举措,推行了“购在城西、申办在城西”的公积金贷款改革试点,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的新亮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起色。本着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狠抓以六个中心乡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不断增强中心集镇的辐射带动效应。
  农村经济稳中有升。全县农业生产总体运行平稳,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基础地位更加稳固。上半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7.8%。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基地 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模式向纵深发展,农村经济基础得到夯实,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纯收入增收73元。全县各类农业企业累计达到69家。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蔬菜、毛竹、茶叶、油茶四大产业种植面积不断壮大,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较快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158个试点村完成申报并开始实施。
  财政收入好中攀高。上半年,全县财政运行平衡,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52%和55.6%,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729.8万元,增收1909万元,增长24.4%,总量、增幅分别均列全市第5、第4位;工商税收占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的比重为79.9%,位居全市第2位。县级收入增收稳定,乡镇收入发展加速。1~6月份,乡镇财政总收入达到9312万元,同期增收2321万元,增长33.2%,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56.9%。
  社会事业协调共进。养老保险和医保参保覆盖面得到加大;大力实施免费再就业培训,招工难、就业难压力有所缓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合农民达到53万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三清理”深入推进,人口增长保持低水平;民政工作扎实开展,殡葬改革深入推进,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通过验收;林改工作稳步推进,成功地通过省级初步验收。旅游资源合理保护;防汛抗洪周密部署,以煤矿、非煤矿山为主的安全生产态势平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稻花乡里谱新篇,上饶城西著华章。通过上饶县人民不懈地努力,美丽富饶的上饶县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明天,倾力打造“上海的浦东、上饶的城西”的新上饶县,必将在信江河畔、江西东部快速崛起!
其他文献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五年前,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张辛可曾经慨然而言:“江西服装学院的方向是中国服装教育的方向、基础,我觉得我们必须提倡江服精神!一个私立服装高等院校完全凭着创业者那种必胜的信念和勤奋苦干的作风,以化沧海为桑田的气魄将一块荒地变成一个美丽的校园,带给无数心怀期盼的学子以丰收满怀的秋实!江西服装学院的教育让人眼前一亮!”  是的,眼前一亮!但又何止一亮?作为和江西服装学院近距离接触
回顾“十五”,成就辉煌;展望“十一五”,蓝图宏伟。我们国家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过去五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国务院组织带领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奋进,锐意创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为“
现在,内蒙古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全区表示要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把内蒙古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努力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使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经济结构合理、地区特色鲜明、社会稳定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内蒙古崛起在祖国北疆。    立足科学发展 实现又好又快    《财经界》杂志记者:去年是“十一五”开局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只占世界的3%,不仅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与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7%的水平也不相称。目前,国内市场上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被国外或跨国公司占领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到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200亿元,但目前国内生产的医疗器械90%以上为中低档常规产品,加快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聚首光华有幸 探讨明天无涯”  ——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隆重召开   本刊记者 燕纯    北大光华新年论坛近期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会场嘉宾满堂,盛况空前。政府高级官员、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等众多嘉宾齐聚北大光华,共同探讨最新的热点问题。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序幕。主题论坛由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吴志攀
这里不是名果产地,却汇聚着全国各地的名优果品,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果品交易基地,商贾云集,异常火爆;这里的人们,没有“齐天大圣”的72般变化,但他们却有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凡胆识、气魄和智慧……    北国春城“花果山”北国春城长春,继“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等诸多美誉之后,如今又多了一个“果品城”的桂冠。而为这春城注解的,正是长春果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孙忠源和他带领下的“水果军团”
位 于北京复兴门附近的金融街鳞次比的高档写字楼里,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精英,享誉北京证券界的职业投资家王晓东就工作于该街腹地的富凯大厦。作为北润金融投资集团公司的副总裁,其本人及北润系近年来在证券市场中声名鹊起,在弱势行情中不断创造奇迹,业已成为后股改时代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代表。  经业内友人的辗转介绍,记者近日终于有机会与慕名已久的王晓东先生有了面对面的接触,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交流中,王晓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12月27日,发布了2005中国能源十大新闻。十大新闻如下:    一、全国人大通过《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明确规定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规定,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费用分摊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将为我国可再
提要: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推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此工程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指出——    ○推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十一五”时期做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行动纲领。  ○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十一五”是华能集团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机遇和挑战,公司明确了“十一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司工作全局,坚持公司宗旨、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安全稳定生产,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管理革命,实现持续发展,加快把华能建成一个以电为核心,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