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育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1974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语调及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目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但要遵循上课的规律去引导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创设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句型“I can…”时,教师可扮演一个“画家”,随手画出小猪、小狗;小猫等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然后说:“I can draw.”再扮演一名读书郎,然后说:“I can read.”这时有的学生也能高兴地唱起歌来,并且说:“I can sing.”有的学生翩翩起舞,并说:“I can dance.”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感受了英语教学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问,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教学26个英语字母时,教师做棵美丽的“苹果树”,“树上”有25个字“母苹果”。这时可向学生提问:“还有一个字母苹果,被哪一个小调皮鬼摘走了?”这时学生会积极地思考,寻找26个字母的顺序,总想最先找出少了哪一个。等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后,教师马上又问:“谁能把这个字母放入单词中?”学生马.上又活跃起来,争相跑到黑板前写下正确的单词,然后试着问大家“Is that right?(对吗?)”大家还给他一个笑脸“Yes(对)”。课堂气氛充满交际活力,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了新知识环境之中,为发展创新思维打下基础。(二)借助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形象、直观的课堂情景。例如在练习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让一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同学都喜欢什么。这时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三)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操练Who’s…?How old is…?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I can…. 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can dance.I can sing. I can play football. … 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四)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如教学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家庭成员的名词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题: 1. 介绍一张全家福。2. 爸爸、妈妈的工作,要求用体态语言表达出来。3.长大后你想当什么(可用哑语表示)?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后,第二天上课时都踊跃发言,很流畅地介绍了全家福。这样组织教学,使凌乱、分散的内容串联起来,把知识完整地呈现出来。学生在教学中说说、做做,活跃了思维。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Let’s talk时,我经常利用DVD,让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给画面配音。这个活动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总之,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因为教师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了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就这些问题作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教于同行者。  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填鸭式。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所
期刊
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这里强调的是兴趣的重要性。很多语文教师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努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创情境,激发求知欲  我在上《皇帝的新装》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如何把创造力的培养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潜能的播种者、唤醒者。  小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他们在课堂上很难有什么显赫的创新,因此小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一种创新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
期刊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适合时代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新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景,诱发动机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由此而产生对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英语是外来的语言,小学生对陌生的英语有强烈的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心端正。”美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
期刊
任务型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在潜力,使学生能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要了解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掌握任务型教学的模式和步骤,遵循任务型教学的原则,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任务中获得乐趣,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新课程标
期刊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英语朗读教学及英语朗读训练,“开口难,难开口”成为典型的突出问题,结果造出许许多多“口语障碍”的学生来,使英语这门语言确确实实成了“哑巴英语”,这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课堂是学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也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能使课堂变得有情有趣,有色有味,极赋实效。  一、营造和谐氛围,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民主与信任,教师是朋友,要把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要进行
期刊
英语写作在学生学业考试中占有的比例很高,从历年的考试结果来看,学生的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偏题或离题;二是表述简单;三是词语贫乏;四是中式英语较多。所以,按照评价的标准、内容,一般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怎么审题,即如何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题目的提示语来构建文章,让学生知道,我该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哪些词语可以用来构建我的文章,包括如何选用词语,如何使用并列连词来连接句子,如何选用复合句,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