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in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与成人MDS相比具有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一些常见的髓系肿瘤突变在儿童MDS中的发生率较成人患者低,而异常甲基化的发生与成人患者相似.另外,新的分子学因素如线粒体DNA突变在儿童MDS发病中的作用值得注意.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儿童MDS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布鲁菌病(简称布病)职业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探索人间布病防控的有效措施,为科学防治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2013年,通过对石家庄市所辖平山县、赞皇县、井陉县、元氏县、行唐县和鹿泉市6个县(市)布病职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分析干预前后职业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布病发病率、血清学阳性率及急性期、慢性期患者就诊率,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通过测定布鲁菌病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了解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Th1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不同。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10例布鲁菌病患者(其中急性期患者58例,慢性期患者52例)血清中TNF-α、IFN-γ含量测定,并比较治愈率。测定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急
目的分析齐齐哈尔市2008-2014年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趋势,为今后布病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齐齐哈尔市布病监测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年发病率,布病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地区以及发病时间的分布。结果2008-2014年齐齐哈尔市共报告新发布病病例15 0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85/10万。病例覆盖全市各个区、县,其中以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致残性骨关节病。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大骨节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研究内容,推动了我国大骨节病科学研究,以下结合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目的克隆并表达布鲁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spA、BspF并推测其免疫逃逸机制。方法以羊种布鲁菌16M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布鲁菌分泌蛋白BspA(BAB1-0678)、BspF(BAB1-1948)基因,连接质粒pMD19-T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至pET-30a(+)载体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 )诱导表达,通
目的对广东省基层地区24株布鲁菌进行种型鉴定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4株来自于2009年10月至2015年10月广东省基层医院血培养阳性的布鲁菌进行传统生化鉴定、VITEK 2仪器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血清学试验和噬菌体试验,比较不同鉴定和诊断技术对于布鲁菌感染的诊断能力。对于确诊病例,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系统分析其临床感染特征。结果24株菌均为革兰阴性球杆菌,经16S r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小鼠皮肤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50只,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实验组自由饮水,水中分别含亚砷酸钠50、500、5 000 μg/L(低、中、高剂量组);干预组自由饮含亚砷酸钠5 000 μg/L水30 d后,隔天灌胃NAC,剂量为20 mg/kg,并继续饮含
目的 探讨青海省玉树州近10年鼠疫流行势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4-2013年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收集人间鼠疫疫情资料,从2004-2013年
患儿,女,5岁6个月,因身材矮小就诊。既往生长速度不详,近1年增长3~4 cm。曾经被诊断为左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6个月时行手术治疗痊愈。入院体查:身高81.5 cm(-7.4 SDS),体重1
期刊
@@
目的调查贵州省遵义市实施新的盐碘含量后居民碘营养水平。方法2014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遵义市抽取4个县(区)开展居民碘营养监测,在每个县(区)抽取50名8~ 10岁儿童和20名孕妇作为监测对象,采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并测定监测对象即时尿样含碘量,以及儿童家中食用盐含碘量。结果共检测200名8~ 10岁儿童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率为1 %(2/200);共检测200份盐样,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