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率达到68.3,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率为9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优质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治疗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care. 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2 - August 2014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12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f 60 cases respectively.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atients nursing measures,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nurs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effect reaches 68.3,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3.3%, the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give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can ensure that patients receive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 of quality can als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for patients.
  Key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Emergency care; Results observation
  當前,在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医学知识普及日趋提高,反而造成人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越来越低,进而发展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1]。医院的急诊科是危、重、急为一体的重要区域,该科室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将直接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在医院提高护理质量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2]。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其中男75例,女45例,患者年龄为17-70岁,平均年龄为(44.8±5.3)岁,患者病程为5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5±0.7)年。所有患者中急诊内科30例、急诊五官科15例、急诊妇科20例、急诊儿科25例、急诊外科3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施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措施,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护理领导工作,统一护理工作思想、优化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以及掌握医院急诊的诊治范围,其实施步骤如下:
  (1)加强护理领导工作,统一护理工作思想
  护理工作顺利的开展,需要医院内部护理人员的全力协作与配合。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护理领导工作。由护士长负责领导优质护理工作。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学习新的护理文化。面向所有护理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护理专业知识,促使得全院内的护理工作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护理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由于急诊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避免各种不利现象的出现。   (2)优化急诊急救护理工作
  为将急诊急救护理工作进行的好,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处理;首先,优化就诊流程。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采取解救措施。患者及家属在急诊室候诊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同时,在为患者沟通讲解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分诊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患者就诊的时间。在护理工作中,始终坚持生命重于一切的原则,做好的急救措施。在患者病情较急的时候,护理人员让患者先接受治疗后交费。以突显出医院对患者的重视。其次,优化抢救流程。抢救工作在急诊科室中具有时间紧、病情重等特点。护理人员在接到急救通知时,做好一切的急救準备工作。联系好相关科室协助抢救;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形成无缝隙连接。针对抢救患者救治平稳后需住院者,在转送前做好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与相关科室做好联系,填写好病人转科交接单,利用急诊绿色通道,由护士或医护两人全程陪送,保证患者舒适安全送到病房,并做好床边交接手续,完善好急诊与各病房之间的交接规范。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应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尤其是突发事故、突发疾病、群体伤的救治,要突出“急”的特点,达到“救”的目的,进而为急诊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
  (3)掌握医院急诊的诊治范围
  医院内的急诊科室具有多样性,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掌握各个科室的急诊范围。熟悉相关的急诊范围后,急诊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患者白天来院内就诊时,护理人员与院内各科室实行无缝对接,保证患者获得及时的治疗。患者夜间来院内就诊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患者的具体位置后,为患者选取最近的医院,保证患者就诊的过程中,不跑冤枉路,减少患者就诊的时间,为患者提供有效地帮助。
  1.3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t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率达到68.3,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率为93.3%,详情见表1。
  注:P<0.05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就是在护理工作中将患者作为中心,以良好的态度,将专业化的护理技术提供给患者,促使患者更快康复[3]。在急诊科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优质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治疗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祥莺,陈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20-123.
  [2]张同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3):101-103.
  [3]鲍向红.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102-105.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提高院前对心血管急症患者的症状识别以及识别以后如何有效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是当今急救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有效对心血管急症患者展开及时急救,帮助患者疏通心理疾患以及患者的自我保健研究,进而及时、有效救治患者的生命,有效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等问题都是急救护理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在我国医疗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心血管治疗技术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具备专业、科学、精准、迅速等特点。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 研讨急救护理路径在金环蛇咬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 年 5月-2013年 5月本院急诊 19例金环蛇咬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 2009 年 5 月-2011年5 月本院急诊18 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毒蛇咬伤护理,观察组采用金环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见性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和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小儿易患重症肺炎,用ICU护理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ICU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和恢复的重要性。方法:2014年4月到12月,把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重症肺炎小儿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小儿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小儿患者进行ICU护理。护理1周后,观察患儿,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效果。结果:在接受调查的80例小儿患者中,观察组小儿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在产后出现出血症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出117例,对产妇的临床病历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在产后发生出血症状的几率,并就各类出血症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在本次分析的117例产妇当中,出现出血症状的共有17例,出血症状发生率为14.53%。产妇发生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包括宫缩乏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中心收治60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行6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优良率,两组比较有
期刊
摘要:目的:对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存在炎症的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头孢他啶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分析两组存在炎症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存在炎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72.5%),组间差异明显(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62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75%(30/32)与对照组70.00%(21/30)相比明显更高(Χ2=4.200,P=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心理护理组则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心理护理组患者抑郁评分为(17.42±2.41)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规范服药、饮食控制、自我监测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4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平均分值(3.41±1.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31±2.7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41, 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