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型农业科技创新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u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是在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承受范围上展开的一场以科技创新主导的农业革命。两型农业科技的概念是以基础性科学技术为奠基的,糅合了农业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可持续农业科技的观点综合而得来。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
  0 前言
  我国是典型而传统的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国人口众多,对土地对粮食的需求大,然而土地荒漠化、土壤质量下降、自然资源遭受严重损坏这些环境现状却与众多人口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具有传统农业科技精华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和时间价值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实在是众望所归。
  1 两型农业的内涵
  两型农业其实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构建和动态演示过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其实就是两型农业的最终目标,对在农业生产资源建立一个循环的经济生产模式,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并且同时兼具补偿完善生态环境因农业生产损坏的某些机制,恢复生态环境的活力。两型农业的核心就是在保留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资料,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1.1两型农业的价值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高度追求。我国两型农业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约束,满足经济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同时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两型农业建设就要综合各种学科来运行利用。两型农业建设的基础理论是涉及到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农业科学等学科的综合利用。
  1.2两型农业的特征
  合理创新农业要素。我国的传统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整个经济体制缺乏具有高生产水平的现代化耕作手段,为了对传统农业进行创新,引进新型适合的工业设备和科技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两型农业需要科学技术来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来实现生产力的不断提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农业系统是一个整体。不能单个的来定义某个生产要素,要从整体水平研究,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是由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类型转变。通过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式转变引发资源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创新等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与传统农业的方式的融合,用科学技术创新来实现二者的完美对接。改变我国现在的农业经营现状,打破墨守成规的农业生产方式,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够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才能解决食物生产技术好食物储备问题,才能保证食物安全。
  2.1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价值
  社会公益价值。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以转变生产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为核心思想,更好更快的保护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将会改变人民生产方式、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民经济发达了,会强烈促进人民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不断发展,这种社会公益价值正是推动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因素。
  替代稀缺资源的需求。在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损耗。大部分资源属于储量十分丰富的资源,但是有一些的资源属于不可再生、储量有限的资源,这种资源短期内不会形成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又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必将引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损耗过重,不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人类的发展前景,人们一定会通过科技创新来寻找一些储量相对富裕的资源来替代相对稀缺资源,修复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的演化。创新的本质也是优化组织制度,科技创新能力也依靠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就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2.2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宗旨就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来融合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复杂性和系统性。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涵盖了知识集中探索、知识的转化、知识传播、与外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参与角色众多,过程复杂、创新性强、各种系统间互相作用力强。农业的生物特性、地区差异使得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对学科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因为传统农业生产的规模过小,过度依赖于自然环境,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更是大大增加了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过程的难度。
  多元性和协同性。在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农业研究主体、社会团体等众多主体的参与,他们在其中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创新环节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风险性和高效益型。实现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传统农业转型成功,就必将伴随着高风险。在创新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前沿科学,需要一流的科研人员、高科技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要确定某项技术是否合适投入生产,就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来验证效果,无法确定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科技创新的对比分析
  传统农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文明发展,但是它的缺点也同时暴露无遗,它引发了生产资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资源枯竭,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背了生态规律。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突出了生物性质与地域区域的适应性,剔除传统农业的不合理之处,塑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价值,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和平共处。
  4 结束语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能有效规避传统农业中不合理之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为了达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的共同发展,我们翘首以盼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娅.若干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共性特征及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04)
  [2]吴国权,杨义群,朱琪.科技制度创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J].高等农业教育.2002(01)
  [3]农业领域技术预测课题组.2000-2210-2030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99(02)孟凡玉,朱晓光.
  [4]王可侠;申松林.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01)
  【作者简介】:
  王丽民 (1980年4月),男,内蒙古赤峰人, 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服务。
其他文献
文化的结构具有显著的二重性,即表层型态结构与深层心理结构的有机结合。这便决定了新兴的中国心理学史只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心理内容进行自觉而系统的研究,才可能获得蓬勃不
随着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对油井流入动态及产能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此给出溶解气驱油藏未来流入动态预测关系式,并以采液指数为桥梁,推导了三相流未来流入动态关系
本文主要论述了N油田V油层组水平井开发现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水平井的开发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储层物性,地层能量、井眼轨迹、压裂等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论是
摘 要:本文简述了MES系统在庆阳石化公司的基本情况,阐述了MES系统在庆阳石化公司应用中对于优化生产,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MES 精细化 效率 应用  一、概述  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庆阳石化公司MES项目从2010年7月开始进行需求分析,经过方案优化、初步设计、设计审查、详细设计、用户培训、系统测试、现场实施、试运行、系统投运、系
摘 要: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地层破碎,防斜一直是困扰此类地层钻井作业的难题之一。传统防斜钻具组合普遍采用降低钻压、轻压吊打的方式,严重制约钻井速度的提高;通过使用垂直钻井技术,在有效防斜的同时,改变了以钻压为主要控制参数的防斜方式,有利于提高钻速,缩短钻井周期。实例研究表明:垂直钻井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山前高陡构造因井斜制约钻井速度的难题,起到防斜打快的效果,该项钻井技术为山前高陡构造地
一家德国和一家英国公司推出电子旋转PET灌装机。它是单机结合旋转洗瓶、灌装、封盖的新系统,采用“瓶颈”传递系统,不同瓶体和包装间的转换可在一分钟内完成。该灌装机可减少
平潭县9.8万亩耕地,春季种植花生达6.5万亩,剩余耕地多种植瓜、果、蔬菜等作物,早薯扦插面积甚少。我县晚薯在8月份花生收获后种植,产量极低。其原因除了耕作粗放外,与气候条件关系
摘 要:小井眼钻井技术应用领域比较广阔,随着钻井技术设备及工具的出现,当前,小井眼技术不仅可用于浅井,直井,也可用于中深井和深井,定向井和水平井,多分支井;不仅可用于探井也可用于开发井;不仅用于打新井,也用于老井加深和开窗侧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对小井眼钻井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念。这些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下面将从国外的一些技术入手向大家介绍小井眼钻井的发
东山县2007年秋季引进韩国“瑞雪春”进行试验栽培,2008年春季再试种,经农业部门有关人员对该品种进行验收,平均亩产5000公斤左右。该品种表现株型适中、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
美国百利甜椒具有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果面光滑,绿色,肉厚0.6—0.7厘米,味甜质脆,品质好,单果重100—200克,最大果重达400克。因其果大肉厚,亮度好,耐运输,成为香港、广东等地市场的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