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声一呼真妙解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h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牛”的成语有很多,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对牛弹琴”了。这个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多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反其意而用之,创作出一幅流传千古的名画《对牛弹琴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可谓意境深邃,寓意深远。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一篇《画语录》,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综观石涛一生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页小品,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观之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晚年,石涛的绘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对牛弹琴图》正是石涛晚年的重要作品,其画面简约,仅一士、一琴、一牛而已。一高士正面而坐,目视前方,神情静穆,手抚琴弦;一玄牛面向高士而卧,全神贯注,侧耳倾听,如痴似醉。背景空旷,似琴声萦绕其上,余音袅袅。水墨绘就,浓淡相间,不着一色,笔墨洗练,构图奇险,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其上题跋和诗占据了大量版面,其中石濤和曹寅诗云:“牛声一呼真妙解,牛角岂无书卷在。世言不可污牛口,琴声如何动牛慨。此时一扫不复弹,玄牛大笑有谁尔。牛也不屑学人语,默默无闻大涤子。”和杨耑木诗云:“朝耕暮犊不知音,一弹弹入墨牛耳。牛便倾心寐破云,琴无声兮犹有闻。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听真听假聚复散,琴声如暮牛如旦。牛叫知音切莫弹,此调一曲琴先烂。”读石涛的和诗,让人感觉到此画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中国画强调写意,表现的是气韵、境界。南朝宋画家王微在《叙画》中说:“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文心雕龙》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就是一代代中国文人孜孜以求的完美人格。纵观中国艺术,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凡能流传于世且能称其为经典者,其背后体现的均是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对牛弹琴图》所传达的画外之音就是石涛的心境和精神,这与他曲折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石涛绘《对牛弹琴图》

  作为“ 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俗姓朱,是明太祖朱元璋从孙朱守谦的十一世孙、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本应过着富贵的生活,遗憾的是他生不逢时,出生在明朝灭亡之际。早年的石涛面对国亡家破,不得已削发为僧,遁入空门,这也注定了他崎岖的人生道路。
  他登山临水,云游四方,足迹达半个中国。“搜尽奇峰打草稿”,此段经历也为他的绘画事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其艺术积淀深厚。人到中年,时来运转。1684年,康熙帝南巡驻跸南京,曾至名刹长干寺巡幸,召见石涛,石涛倍感荣幸。五年后(1689),康熙帝再次南巡,石涛于扬州平山堂恭迎圣驾,康熙帝居然当众呼出石涛之名,更使他受宠若惊,作诗云:“圣聪勿睹呼名字,草野重瞻万岁前。自愧羚羊无挂角,那能音吼说真传。”还署“臣僧元济”款绘制《海晏河清图》,并题诗进献给皇帝。
  康熙的两次召见勾起了石涛的入仕欲望,当年秋,他来到北京,频频出入于王公贵族的高第深宅,绘画作诗赠给达官贵人,以求官场的一席之地。可是他的愿望落空了,于是写诗表明了自己此时凄楚哀婉的心情:“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169 2年的一个秋风萧瑟时节,51岁的石涛离开京城回到扬州,搭建一处大涤草堂,潜心于绘画艺术。
  “ 对牛弹琴”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石涛却“点石成金”,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有人说《对牛弹琴图》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和孤独落寞的心境。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虽然石涛进京求仕,因没遇到“伯乐”而受挫,但从其交往经历和画的意境及题跋来看,他在艺术创作上和者众多。石涛37岁那年来到文人荟萃的南京,结识了许多文艺界名流,如鱼得水,与屈大均、孔尚任、龚贤、戴本孝、查士标、黄云等常有往来,这对其艺术境界的提升大有裨益。此时的石涛,笔墨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形成了恣肆洒脱的艺术风格;在绘画理论上也自成体系。即使在北京,他也结交了以操守清廉、为政有方而闻名于世的王骘和辅国将军博尔都等,创作了不少巨幛大幅作品。
  再从《对牛弹琴图》中的题跋看,录有曹子清(即曹寅)盐使、杨耑木太史的原韵,顾维桢和曹、和杨的诗,以及石涛自己所作的和诗。曹子清是康熙帝信任的大臣,却把性情高傲的石涛引为一生知己,可见二人情谊之深厚。曹子清还为此画题诗,其中有“一笑云山杜德机,闭门自觅钟期子”之语。
  石涛生前身后三百年,追捧者层出不穷,涌现出众多的“石粉”,如扬州八怪、张大千、傅抱石等名家皆是其崇拜者。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足见对石涛的推崇。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史学家史景迁曾写有《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一书,书中的主人公张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传世作品很多,我们熟知的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等。他还编纂了一本颇有特点的百科全书,即《夜航船》。  一、从浮华到苍凉:张岱的一生  (一)家世  张岱,一名维
期刊
中国哲学是一种有着大用的智慧之学,学习中国哲学,一是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方法,二是体悟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智慧。智慧是浓缩了的思想,是思想的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哲学,认为中国哲学太抽象玄虚、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则大谬矣。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高耸云端。庄子忍不住问树旁
期刊
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  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唐]释福全《汤戏》  别看我是一名茶文化工作者,可与人约着谈事时,却还是首选咖啡馆。倒不是本人“吃里扒外”,只是咖啡馆优点实在不少。其一,数量众多。几乎每一个大商场,都会有若干家咖啡馆。就近选一家,方便快捷。其二,价格适中。咖啡一杯要二三十块钱,虽说算不上便宜,但也能为一般人所接受。其三,简便快捷。有时候约人去茶馆谈事,
期刊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古人尊孔子为“圣人”“至圣先师”等。孔子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还有学贵力行、躬行践履的精神,他以勤奋学习、勤勉修身、改造社会为己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创立了儒家学派。“学而时习之”——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期望自己的学术、学说能够用世,指导当时的社会实践。如果自己的信念能够变成现实,那一定是令人
期刊
“书香”一词,古已有之。原指古人为防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后常常被人们引申为读书风气。  阅读所品味出的书香,是源自心灵的味道。是世间的人情冷暖,是豐富的道德情操,是悠久的文化传承,是壮丽的大好河山……每一本书,诉说的是一个故事,一种情怀。而每一个故事包含着不同的酸甜苦辣,每一种情怀包含着不同的理想!所以,
期刊
随着晚唐末日的挽歌四起,唐朝走向了灭亡,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军阀的混战,王朝的更迭,使得乱世的文化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中原是文化传统最深的地区,虽屡经战乱,却不乏短期“小康”时光;唐末的文人学士在丧乱之际隐遁逃亡,保存并散布了文化创造的种子;南北文化上的联系也没有断绝,一些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而提倡文化活动,使这时的文化没有完全黯然失色。  此时的书法艺术处于唐宋交替之间,最主要的特点是唐代以
期刊
王夫之是我们所熟知的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他的一生著作颇丰,岳麓书社出版有《船山全书》,煌煌16巨册,是迄今为止对王夫之学说和著作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整理成果。不仅如此,王夫之的议论也十分深切,为后世所推崇;“船山学”的研究至今如火如荼。在他的史论著作中,《读通鉴论》无疑是很有名的一种,有学者认为,要想了解《资治通鉴》中的智慧、思想,就应该读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甚至把《读通鉴论》作为阅读《资治通鉴
期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是每个人身心的寄托。无论年龄几何,无论行得多远,“家”都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那么,这个人人都离不开的“家”是怎么来的呢?  “家”在甲骨文中主要有两种字形:一种是,外面像房屋的轮廓;里面像一头猪,并且腹部带有雄性特征,这是“豭(jiā)”的早期写法,意思是公猪,同时也表示整个字的读音跟“豭”接近。另一种字形是,跟前一种字形的区别主要在于里面表示猪的部分并没
期刊
一、打下广泛的基础  有一些人认为,学科的分类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另一些人则将学科的分类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他们认为古希腊罗马人强调条分缕析,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有学科的分类了。从世界范围来看,古代东西方的学科都不可能分得那么细,都是各学科的知识混在一起的,古代并没有严格的学科分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有文史哲、政经法、农工医这样的分法呢?中国古代都是综合性的学科,有些学科相对来讲是基础性的学科。因
期刊
引子:《步辇图》背后的故事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有两组人物:左侧三男相次而立,规矩而拘谨;前面执笏者是朝中的礼官,他红袍虬须,神态沉着,引导使者晋见。其后身形瘦小,头戴平顶小帽,身穿团花窄袖长袍,发饰与衣着都与其他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五十三  文成公主(625—680),李姓,名字不详,唐朝宗室女。其事迹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