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家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大学大三女生小罗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负责为初二女生洋洋(化名)辅导数学,每周2次。洋洋就读于汉口一所民办初中,平时学业负担很重,家长还不断为其“加餐”,各类培优补习几乎占满了休息时间。补习时,洋洋一边揉眼睛一边打着呵欠。结束数学补习,她还得做两套试卷,每晚都要12点后才能睡觉。一天晚上,适逢家长外出。洋洋突然关上房门,掏出10元钱塞到上门辅导的大学生家教手中,带着哭腔说:”姐姐,我太困了,让我睡半个小时行吗?就半个小时,求你别和我妈妈说……”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全国新课标的实行与教学改革大潮的涌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紧锣密鼓地走向了课改的前沿。新课标要求一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得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变得非常困难。既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自由,又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吸收知识。那么,如何由课程意识超越高中语文传统教学呢。  一、教师课程意识觉醒后的生机  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设计组织
期刊
英国有一个叫亚克敦的读书人,他一生嗜书如命,家里共有7万册藏书。亚克敦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阅读,直到66岁逝世的那年。可是,亚克敦终身没有取得创造性的成就,反被后人讥讽为“两
一、“凡人”的理解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曾这样说道:“我知道我的作品里缺少力……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破坏的时代,历史文明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中华民族也陷入了外强的侵略与瓜分,作家本人所处的上海也丧失了其主体性的地位。而相较于这种破坏的时代,其留给人们心理的阴影则是更为巨大的灾难:对生存的恐惧,无助的担忧
期刊
司马光的一生主要干了两件事情:编写《资治通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是有一点,司马光之所以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仅仅是在政治观点上有分歧,在本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的真君子,他们纯粹
我们在生,我们也在死。可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前者,或者说只愿知道前者。《重症监护室》的引子里写了《无常经》里的这样一段话:“于诸世间,有三种法,‘不可念’,‘不光泽’,‘不可爱’,‘不称意’。这三种法,是老,病,死。”作者周芳问,这三种法,谁逃得过?既然自己逃不过,周芳便去直面它,选择去医院里当义工,去见证老,病,死;既然大众都逃不过,周芳便写出来,用文字去复原日常大众闪闪烁烁避之不及的三法。周芳知道
期刊
前甘肃省妇联主席李磊在《悠悠岁月》中记载,大饥荒时,甘肃临夏地区10个公社有337例吃人,其中仅红台公社就吃掉尸体125具、活人5名。癿藏公社社员马阿卜都临死时嘱咐女儿:“我身
北宋土大夫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背着司
文学作品中的很多词句段篇,总是毫无预兆地刹那间闯入读者的眼帘,然后轻易击中人的灵魂。似乎不是我们读者在等待他们,而是他们在等待我们。写作和阅读的心理过程“以意逆志”,是以读者体会揣度作者本意的过程。我们确乎需要重视语言的品味,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和途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味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突破文章的关键,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是提升学生领悟语言魅力能力的基础。  “品味”意思是尝
期刊
【摘要】河南的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起步、全面展开、深入进行、继续向前推进等几个阶段。30年来,河南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可供今后借鉴的可贵经验。  【关键词】改革 经验  【中图分类号】N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66-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地
期刊
何为阅读?简而言之就是和作者、文本、角色、情境等进行对话,是一种发现精彩的灵犀感应。阅读是美丽的,不仅仅是发现美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获得无限的遐想,获得更多不一般的感知。用心品味文字,多咬文嚼字,能使得学生在收获更多灵感顿悟的过程中产生震撼,接受精神上的洗礼,而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点和学生的虔心阅读。  一、留心问题,产生“疑惑”  处处留心皆学问。“问”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