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绝经后妇女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aima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绝经后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对其阴道生态变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80例绝经后生殖道感染妇女,依照是否感染高危型HPV(HR-HPV)分为阴性组50例,阳性组3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空白组,对比各组阴道微生态、宫颈局部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情况。阴性组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为46.7%,阳性组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为32.0%,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阳性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阳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显著低于阴性组,差异有
其他文献
探究解表清里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将9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解表清里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日夜间咳嗽证候积分较之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解表清里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
分析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的影响。选取6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联合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联合组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比两组的分娩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联合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和产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可优化产妇的分娩结局,降低产时并发症发生率。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选取3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模拟组,同时选取33例有骨质疏松症但未骨折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分析引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其康复效果。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骨折史、跌倒史、骨密度等因素均为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而跌倒为发生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经积极护理干预后,模拟组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受年龄、饮食生活习惯、骨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需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降低骨折
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锥切术患者出院后阴道出血的影响。随机抽取84例宫颈锥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出院后的阴道出血情况。观察组出院后阴道出血占7.14%、出血时间(7.1±0.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81%、(29.1±2.3)d,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宫颈锥切术患者出院后的阴道出血并显著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阑尾术后切口感染提供有效方法。选取94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组采取抗感染治疗联合中药外敷法进行治疗,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抗感染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对阑尾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选取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四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凝血四项指标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长于常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
探究16排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20例经宜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分别实施16排螺旋CT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及灵敏度、特异性。病理检查确诊水肿性阑尾炎的患者占62.50%、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占35.00%、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占2.50%。螺旋CT检测与超声检查进行比较,螺旋CT检出符合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诊断能够获得可靠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信息。
分析察雅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来察雅县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80名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为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出现感染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感染率。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具有用药量偏少、基础疾病较多、体质指数偏高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的特点,这是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术前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做好患者的营养支持,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针对HC冷轧机结构及工艺参数进行设计,通过多种方案设计,进行各方案比较,对选择的方案设计结构和尺寸通过强度校核验证。
探讨采用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回顾性分析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放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3例。观察组给予PDCA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候检的平均时间为(26.7±4.3)min,造影剂渗透率为0.0%,碘过敏率为0.88%,误检退检率为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7%,差异具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