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语言知识、理解能力、背景知识等一系列影响英语听力教学因素的分析研究,阐述了听力教学在高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培养用英语思维、捕捉相关信息、掌握好语法知识等六种方法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听力教学 影响因素 提高建议
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中,听是先锋。克拉申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听力训练已得到大家的共识,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听力训练一直是教学中的弱点,学生对听力考试望而生畏。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摆在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前面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了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听力的对策,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1.学习动机
苏联心理学家曾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1)直接的或称局部的、狭义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容及完成的过程密切联系,如求知需要、认识兴趣等。具有此类目的的学生,主要是对目的语国家的社团感兴趣,学习好外语为的是更好地融入目的语国家的社团而与他们进行交际,欣赏目的语国家社团的文化艺术。(2)间接的、广泛地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如为了将来的工作而学习,具有此类目的的学生,学习好外语目的是想利用外语这个工具去寻找好的职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2.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还能听到零星的单词或短语,基础差的同学则会一无所获,因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继而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学生存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正确判断。据笔者观察,高中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对语音方面的特点、规律掌握不好;(2)语法方面存在不足;(3)词汇储备不足,对习惯用语和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4.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理解能力是理解直接提供的信息,包括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的短时记忆能力及对简单句子的理解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种理解无法琢磨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无法体会对方的意图。第二层次的理解是对所听材料进行简单的推理,如推理对话时间、地点、场合及讲话人的身份、关系等,还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言外之意。
5.背景知識
背景知识指听力材料中人物场景、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认识和对主题的熟悉度。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听者提供判断、推理、猜测等认知图式依据。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图式、所谓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引起迁移或概括”。它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图式,也就是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已有的图式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的内容,可见相关背景知识能影响听力理解中的预测和推断。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会给听力理解造成障碍。
三、对听力教学的建议
(1)听、说、读、写并进、强化听说领先地位
(2)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3)重视听力技能训练
(4)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5)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
(6)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
四、结束语
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涉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教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法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Lado,Robert 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C Graw Hill,Inc.(1964)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1
[3]孟宪忠,英语语音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皮亚杰,生物学与知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1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张正东,陈治安,李力,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高中听力教学 影响因素 提高建议
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中,听是先锋。克拉申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听力训练已得到大家的共识,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听力训练一直是教学中的弱点,学生对听力考试望而生畏。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摆在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前面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了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听力的对策,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1.学习动机
苏联心理学家曾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1)直接的或称局部的、狭义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容及完成的过程密切联系,如求知需要、认识兴趣等。具有此类目的的学生,主要是对目的语国家的社团感兴趣,学习好外语为的是更好地融入目的语国家的社团而与他们进行交际,欣赏目的语国家社团的文化艺术。(2)间接的、广泛地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如为了将来的工作而学习,具有此类目的的学生,学习好外语目的是想利用外语这个工具去寻找好的职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2.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还能听到零星的单词或短语,基础差的同学则会一无所获,因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继而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学生存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正确判断。据笔者观察,高中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对语音方面的特点、规律掌握不好;(2)语法方面存在不足;(3)词汇储备不足,对习惯用语和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4.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理解能力是理解直接提供的信息,包括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的短时记忆能力及对简单句子的理解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种理解无法琢磨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无法体会对方的意图。第二层次的理解是对所听材料进行简单的推理,如推理对话时间、地点、场合及讲话人的身份、关系等,还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言外之意。
5.背景知識
背景知识指听力材料中人物场景、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认识和对主题的熟悉度。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听者提供判断、推理、猜测等认知图式依据。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图式、所谓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引起迁移或概括”。它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图式,也就是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已有的图式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的内容,可见相关背景知识能影响听力理解中的预测和推断。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会给听力理解造成障碍。
三、对听力教学的建议
(1)听、说、读、写并进、强化听说领先地位
(2)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3)重视听力技能训练
(4)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5)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
(6)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
四、结束语
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涉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教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法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Lado,Robert 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C Graw Hill,Inc.(1964)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1
[3]孟宪忠,英语语音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皮亚杰,生物学与知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1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张正东,陈治安,李力,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