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继发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26例及其并发症

来源 :新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继发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2006年1月-2016年10月,采用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结核继发重度角状后凸畸形患者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15~62岁,平均40.6岁。脊柱后凸畸形18例,侧后凸畸形8例;后凸Coob角平均(118±25.6)°,侧凸Cobb角平均(28±13)°。术前已有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者14例(占53.8%);手术方式经后路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7例、全椎体切除术(VCR)14例,多节段椎体截骨术(PMVO)5例。结果术后随访24~96个月(平均36个月),后凸Cobb角平均(30.4±9.1)。,矫正率69.2%;侧凸Cobb角平均(9.30±3.)6°,矫正率71.7%。截骨端植骨融合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7%。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5例(19.2%)。结论后路截骨矫形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继发角状后凸畸形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技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高发。术中应谨慎操减少并发症。
其他文献
为揭示攸县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关系,研究了干物质积累动态、分配规律、各生育期生长曲线特征参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比例随
<正>1麻附辛汤证"反发热"之正解"是证脉沉恶寒,是为少阴阳虚,但少阴阳虚,不得发热,若已发热,必是虚阳外浮欲脱之象。"(《仲景临证传知录》)这是学院派最普遍和最具代表性的观
会议
基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功能3个视角对现代城市公厕规划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此3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学前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尚未得到广大幼儿父母的积极重视。文章阐述学前儿童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