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徐安贞,信安龙丘(今兰溪会桥徐宅山背村)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进士,开元中为中书舍人,之后上升到中书侍郎,深得玄宗皇帝的宠信。他在五言诗上的造诣颇高,明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共收录其诗歌11首。
  关键词:徐安贞;仕途;全唐诗
  作者简介:陈琴(1990-),女,甘肃省白银市人,汉族,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
  徐安贞(671—743),初名楚璧,后更名安贞。唐中宗神龙二年(706)进士,尤善五言诗。信安龙丘(今兰溪会桥徐宅山背村)人。
  徐安贞初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唐中宗神龙二年(706)进士。初为武陟尉,参与续修南朝齐《七志》,整理皇家秘籍,补丽正学士。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玄宗后授安贞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院士。开元十九年(731)二月,安贞撰《文府》20卷献于玄宗,不久升为中书侍郎。是时李林甫用事,或谓安贞多所参助。天宝后,安贞避罪衡山岳寺,装哑为佣,历数年而寺僧不识,后北海太守李邕识之,握手言欢,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人,若幽谷之睹太阳。不然,委填岩穴矣”!徐安贞有诗文多卷,然而多已散轶。明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共收录其诗歌11首。
  徐安贞留给后人的记忆最深刻的恐怕莫过于他的政治仕途以及他的诗歌。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政治仕途,“初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可以说,安贞在科举考试这条路上走得相当平顺。《旧唐书》对安贞的官级品衔也有相关记载:
  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上每属文及作手诏,多命安贞视草,甚承恩顾。累选中书侍郎。
  徐安贞在他的这段政治仕途中,由最初的武陟尉到之后的中书舍人、工部侍郎直至后来的中书侍郎,官级一步步上升,并且深受玄宗的信任和宠信。但是由于李林甫事件的影响,安贞为了避罪逃到了衡山岳寺,为了掩人耳目,装哑为佣,在寺中长达数年,直至后来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在岳寺认出安贞,两人一同北上,安贞对李邕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徐安贞后来放弃官职,回到金华,隐居在九峰山进行讲学。
  徐安贞留给后人的另一记忆恐怕就是他的诗歌了。安贞非常擅长五言古诗,《全唐诗》当中共收录了他的诗歌11首。安贞的主要政治活动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及天宝初诗坛的主流诗人活动一般是以上层文士为主。所以安贞的诗歌大多反映的也是帝王的活动以及上层官员之间的交往。接下来,笔者就其代表性的诗作进行分析与介绍。
  开元十一年(723)二月,玄宗自太原南行,徐安贞、张说、宋璟、苏颋、王丘、袁晖、崔翘、张九龄、王光庭、席豫、梁升卿、赵冬曦等群臣随行,出汾州雀鼠谷时,多人留下了诗作,安贞也不例外,写下了《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玄宗重文,非常看重文人学士。开元十三年(725)前后,玄宗频繁赏赐集贤学士酒宴,学士赋诗唱和,诗作数量非常之多,编成卷轴以呈献。徐安贞深得玄宗宠信,自然也在受赏之列,安贞特作此《书殿赐宴应制》来表达心中所感及宴会盛况。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
  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徐安贞的诗歌除了描写陪玄宗出行及与群臣之间的娱乐唱和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群臣之间的重大送行活动。安贞当时与翰林学士吕向相交甚好,吕向擅长《文选》之学,文学造诣颇高。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玄宗在西岳华山“自为文,勒石西岳,诏向为镌勒使”。为此安贞创作了一首《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来表达送别离愁之情。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
  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
  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
  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徐安贞留给后人的诗作不多,尤其是在唐朝这个诗歌盛行,犹如浩浩烟海的朝代。安贞的代表性诗歌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一首是哀悼诗,当时程将军的夫人离世了,安贞写下了一首《程将军夫人挽诗》,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亡者的沉重悼念。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
  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晞。
  环佩声犹在,房栊梦不归。
  将军休沐日,谁劝著新衣。
  徐安贞留给后人的资料非常少,史书对于他的记载不仅偏少,而且零散,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他被放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传记只有短短的几行。除了《两唐书》当中的记载,就是《全唐诗》当中的11首诗作,虽然他不是一位大名鼎鼎之人,但他依然可以占据我们心灵的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等.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2](宋)欧阳修,宋祁撰. 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小说文本《水浒传》与苏轼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苏轼的三处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选取其中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真实历史与文学虚构中进行对比,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浒传》;苏轼;历史真实  作者简介:肖亚琛(2000.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人物。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目的: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基层农村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放置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基层农村IUD放置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目的:观察共刺激分子CD137和CD28在CHB患者肝组织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CHB患者肝脏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CD28/B7和CD137/CD137L共刺激信号参与调控CHB患者肝组
摘 要:自古以来,汉文化与越南文化一直处在沟通交流的进程中,在诗歌方面则体现在唐诗对越南古典汉诗的启发、融合与促进,唐诗中的咏梅诗更是对越南汉诗中的咏梅诗影响颇深,使得咏梅诗在中华大地以外实现了更具深远意义的发展。  关键词:唐诗;越南汉诗;咏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  一、中国古典诗歌对越南汉诗的影响概况 
摘 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其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本文从《诗经》的文本出发,来解读当时人们的婚恋习俗。通过对《诗经》文本中婚恋诗思想内容的分析,挖掘出婚恋诗中两种并存又相对独立的婚恋形式:宫廷婚恋诗和民间婚恋诗[1],从而对这两种婚恋诗进行界定。  关键词:诗经;宫廷婚恋诗;民间婚恋诗  作者简介:覃芩,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
吉山铁矿是目前国内开采品位最低的中型矿山,采出入选原矿平均品位TFe仅15.6%,选出铁精矿平均品位从建矿初期的56%,提高到现在的63%水平(见图1)。入选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网
摘 要:浙江海宁著名学者周春其在红学方面独具一格的研究思路,开创索隐派之先河。周春堪称学富五车,所涉猎领域之广泛,显示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后人学习。  关键词:周春;红学  作者简介:叶一晨(1996-),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吴晓云(1961-),男,浙江嘉兴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
期刊
高吸水种衣剂是采用高吸水树脂、特种矿质粘土、过氧化钙为主要原料,辅之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等功能性助剂复合而成的超细粉剂。在水稻旱育秧上应用,能在
摘 要:诗词之美,为历史长河增添了些许如画的风景,平添了几许沧桑的印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文人把毕生所见之美载于诗词,留给世人一道道丰富的文化遗产。诗词还是一道风景,守护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两旁,静静地,默默地,徒留后人们品味它的韵味。  关键词:诗;韵味;历史  作者简介:柴雨辰(2.3-),女,满族,辽宁义县人,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一21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类泛素折叠修饰蛋白Ufm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表达及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观察Ufm1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