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形成特色,积极构建地方先进检察文化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检察文化则成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永续动力和软实力。近两年来,我们山亭区检察院紧密结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坚持从山亭实际出发,大力弘扬山亭精神,努力创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检察文化,促进了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各项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把握四个特性,明确检察文化发展的目标
  
  检察文化具有先进性、地域性、实践性和实效性,这四个突出的特性决定着检察文化的发展方向。(一)先进性。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目的上,一切为了满足广大检察人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内容上,把我们党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等多方面的要求,通过"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教育检察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地域性。根据合规律合目的的要求,结合山亭检察工作实际,我们提出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把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与弘扬"扎根山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山亭精神结合起来,与山亭检察院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奋力赶超、不甘落后,真抓实干、力求实效等思想观念和工作观念结合起来,与检察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山亭区院检察人员的实际需要,建设具有山亭特色的检察文化。(三)实践性。开展检察文化建设,贵在实践。我们注重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检察文化。通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丰富检察文化的深刻内涵,拓展检察文化的有效途径,创新检察文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载体,把检察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四)实效性。检察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根植于经济基础,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巨大的反作用。我们通过文化的形式对检察人员进行教育,穿透力强,具有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从心理上、情感上潜移默化地教育人、感染人、引导人,做到入耳、入脑、入心,陶冶检察人员的精神和灵魂,从而对检察人员的思维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发挥四种功能,丰富检察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构建具有山亭特色检察文化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检察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有效提升了检察人员的精神文化境界,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发展。(一)导向功能。检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检察人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进而改变其行为,使检察机关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检察人员凝聚起来的有机体,并通过目标和价值的引导,使全体检察人员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检察工作的实质与发展前景。我们把结合实际提炼的"扎根山区、公正履职、强化监督、服务发展"的山亭检察精神、"办理精品案(事),打造精品院"的工作方针、"协调、效率、落实、创新"的工作理念与"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一并确定为全院干警的共同目标追求,教育引导检察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意志,不断增强检察队伍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软实力。(二)规范功能。检察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观念,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的程度,就会像其他任何文化形式一样产生强制性的规范作用,但是这种强制是不自觉和无意识的,对于此文化圈内的人来说,是不会感觉到文化的强制力量,他们总是极其自然的与文化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保持一致。并无具体执行者的文化强制是最为隐含的一种强制,也就是弥漫于检察机关内部的文化氛围所形成的无形的软性约束。我们注重在营造文化氛围上下功夫,每天在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出检察人员每周一语,在办公网上开办"廉政经网"专栏等论坛,定期更换宣传栏,利用班车播放警示教育专题片,绿化美化净化优化检察人员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过活泼多样的形式,营造积极向上、崇尚知识、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弘扬正气、遵纪守法、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热心公益、环境优美的良好检察文化氛围,取得全体检察人员的共识,并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三)凝聚功能。成熟的检察文化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对培养检察人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检察文化就像黏合剂,将检察机关的多种意识形态融合在一起,使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团结一致,使检察人员有归属感,对检察事业的发展前途充满责任心和自信心。我们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检察人员对检察工作的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从而使检察机关的凝聚力得到升华。(四)激励功能。优秀的检察文化一旦形成,并且良性发展,则在检察机关内部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此时检察文化的激励功能能起到物质激励所不能起到的功效,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对崇高理想和检察事业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发个体巨大的工作激情和丰富的创造思维,从而促进检察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励全体检察人员与检察机关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制定了人才工作规划,注重发挥检察人员专长,搭建检察人员成长平台,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了全体检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部门立足本职,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建设新路子,公诉科倾力打造的激情公诉文化在全省、全市都有一定影响。
  
  三、遵循四项原则,提升检察文化创新的水平
  
  检察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我们不断加强对检察文化的思想内涵、地位作用、主要特征、作用方式等问题的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引导检察文化建设迈上更高更新的平台。(一)以人为本。在检察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检察人员的文化需求,丰富检察人员的精神生活,提高检察人员的道德修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着力提高检察人员的思想意识,培养高尚的情趣,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我们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既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和吸收成功经验,又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任务的要求,大力倡导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和民主、法治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努力构建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色的检察文化。(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量力而行,力求实效,把检察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形成检察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文化建设引导检察人员的思想,规范检察人员的行为。(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我们始终坚持贴近检察人员的心理和需求,大力开展检察人员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检察文化创建活动,提高检察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打造精品,增强检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唯一的一部小说。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斯卡利特的性格特点的分析,揭示出斯卡利特的性格中体现了一些典型的美国民族性格--追求金钱、自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很强的适应性和乐观自信的精神,而这正是《飘》这部名著倍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斯卡利特;《飘》;民族性格。    一、引言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又译《乱世佳人
期刊
摘 要:审计标准是进行绩效审计的首要条件,没有标准可循,审计评价也就无据可依,因此,必须尽快制定我军的军队采购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关键词:绩效审计;军队采购;评价指标体系。    对军队采购进行绩效审计,实际上是对军队采购活动的效益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应有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由于我国军队采购启动时间不长,这方面的法规、准则及评价标准还较少。笔者提出一些审计评价标准,以供参考。这里提出的数量标准一般
期刊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加之财政运行本身就已经充满了风险因素,我国政府所面临的财政风险可能比其他国家都要严峻,因而,我国很有必要研究编制财政风险预算。  1、财政风险预算  财政风险预算实际上属于一种管理财政风险的财政计划.按照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解释,目前大约有四种方法可供政府选择,管理他们的财政风险:  1)让政府公开其所面临的几种类型的财政风险;  2)将财政风险因素融入正在进行的预算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建立军队经费管理责任制重要意义和实施基础的探讨,对责任制度的实施进行深入思考,从中得出有关责任制管理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军队经费管理;责任制;思考。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日益繁重,军队经费管理的责任越来越大,加强监督和管理,依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管理经费,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已成为军队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有必要准确把握经费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绩效导向的零基预算改革的总体思路、预算编制与决策机构的设置与职责、总部建设性项目预算编制步骤。  关键字:绩效导向;零基预算;改革。    从2001年开始,我军进行了预算编制改革,除标准经费外,军费基本上实行了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出现了明显的缺陷。深入研究之下,可以发现我军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着重视其作为经费分配或者计划工具的功能,而忽视了对
期刊
死刑案件中证据的采用标准同其它普通刑事犯罪案件一样,应满足关联性、全局性和真实性的要求,但死刑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权益的刑种,错判时,所承担的社会成本极高。因此,实施死刑时应慎之又慎,一定要求"铁证"办"铁案"。当涉及死刑案件中之证据处于"两可选择"之际,即证据、事实的认定缺乏排他性,可作这样认定,也可作那样认定的时候,法院、法官应立足和着眼于无罪推定,从有利于被告人的方面去理解和认定存疑证据。  
期刊
摘 要:宗教翻译在翻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佛经汉译与西方的《圣经》翻译是特色鲜明的中西两大翻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为独立却产生出了彼此相同或相似的许多翻译思想。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其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的演变与发展,揭示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内在矛盾与翻译的基本规律,得出了翻译传统因所属的社会文化体系不同而打上彼此不同的烙印。  关键词:佛经翻译;圣经翻译;直译;意译;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本身
期刊
摘 要:将人民公社范围内的社会阶层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及其实践中的农村社会阶层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太平天国;人民公社;农村社会阶层比较。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会见外宾时讲过:"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 [1](p115) 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的"农民战争。 从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期刊
摘 要:在科学发展观语境之下,科学审判观是指人民法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自身工作和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责任,充分合理地发挥职能作用,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可靠有力的司法保障。科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而,如何全面实践科学审判观,成为司法者更为关注的问题。试拟本文对落实科学审判观的路径作粗浅研究。  关键词:落
期刊
恩格斯指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它们,暴力就不成其为暴力。"现代战争的物质技术基础首先表现为对巨大财力的需求。战争的起始和继续都必须以大量金钱作为支柱,战争的艺术是筹钱和花钱的艺术,财力是争取战争胜利的必要因素。这一观点为大多数军事家所认同,一代军事枭雄拿破仑也曾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第一是金钱、第二是金钱、第三是金钱"。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