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展馆:见证章丘小康史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gador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月,章丘被确定为“纪录小康工程”全省试点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展馆,是实施“纪录小康工程”的创新形式。
  7月25日,章丘区纪录小康展馆建成开放,用近1000幅图片、近百件实物、15块屏幕、4个场景还原、1个大型机械装置时光罗盘……诉说着章丘的不懈奋斗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发展史、全面小康史。

在这里,一起感悟执着的追求


  展馆门口,城市会客厅里,一座红色名为《聚》的雕塑,像引路的火炬,象征党建引领激发组织活力;像合拢的双手,象征党带领人民凝心聚力奔小康;像待放的花苞,象征人民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继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穿过会客厅,就是1500平方米的展馆。展馆以“时代的华章”为主题,以序厅、梦想启章、落笔成章、时代新章及尾厅5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章丘全面小康的奋斗历程。
  展馆序厅,用写意的方式把墙面串联起来,形成一幅立体完整的章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墨长卷,烘托出大气恢宏的主题氛围。
  黄河流经章丘26.45公里,黄河街道是黄河流域唯一以“黄河”命名的行政区域。走进“梦想启章”,一块取自黄河造型的历史长河屏鲜明亮丽,章丘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黄河大合唱的坚定信念尽显于此。
  长河屏上,龙山破晓,泉、史、人、文、商“章丘五脉”绵延千年,在展馆逐一展示,诉说着章丘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

在这里,一起见证奋斗的足迹


  在“落笔成章”,一条以章丘母亲河——绣江河为造型的红色水带格外引人注目,串联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顺延着红色水带,以大事记为主线,以时间轴为脉络,通过实物、展板、场景还原、多媒体技术,展现了章丘奋进的历程,特别浓墨重彩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为巨大动力,章丘抢抓撤市设区机遇期,迈向全面小康的铿锵足迹。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自南湖红船扬帆起航。周恩来总理的恩师高亦吾,开国少将、章丘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创始人李曼村,抗日女英烈辛锐,山东第一个工会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创始人李广义……在那段崢嵘岁月里,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章丘党员干部勇往直前以赴之,艰苦奋斗以求之,不遗余力以成之,树立起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49年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大刀阔斧土地改革,解放农村劳动力,到7268名青壮年报名应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从1953年,积极推进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章丘人民为追梦小康、筑梦小康、圆梦小康奠定基础的足迹,在一件件实物、一块块展板中展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一篇新闻报道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这是1979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题为《棉花姑娘的喜悦》的报道,反映了当时章丘龙山黄桑院村棉花姑娘承包土地兑现的情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分配政策改革兑现最早的图片报道。这幅照片因为反映了年度标志性事件,曾在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章丘以奋斗的姿态,走在前列。1991年6月7日,章丘埠村镇埠西村通过《埠西村村民自治章程》,成为中国第一部村民自治章程,被称为“小宪法”。1992年,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民政部、司法部在章丘召开全国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全国形成了学“章丘经验”的热潮。同年,章丘撤县设市,从此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全省第一个免除农业税的县级农业大市,全省首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学杂费,加快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构成章丘小康路上美丽的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
  2016年9月14日,章丘撤市设区。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章丘三涧溪村,为章丘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握撤市设区窗口机遇期,从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系统谋篇起步,到“1266”引领强势崛起,从山大龙山校区(创新港)落地,齐鲁科创大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到科创、智造、文旅、生态四廊共舞……章丘坚决扛好实体经济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两面大旗,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2.3万吨,城镇化率达到6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793元、24208元,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5.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100万群众全覆盖,160个济南市级贫困村、1.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展馆中,“时光罗盘瞰发展”的机械艺术装置,从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住用行商学医”等方面折射出小康生活的显著变化。
  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精神的引领。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敢闯敢创、善作善成,千锤百炼、精益求精,诚信明礼、互利共赢……在奋斗小康历程中,筑牢了章丘人民的精神文化风骨。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展馆内,用场景还原的方式,展示了章丘严守大门、小门、校门、家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生动实践。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章丘坚持党建引领,1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4000多名党员干部尽锐出战,走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勤劳致富的脱贫攻坚之路。

在这里,一起领略小康的画卷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百万人民不懈奋斗,章丘书写出“大强美富通”的画卷,大量图片展示了小康成果。
  大发展,创造辉煌。全国百强新城区、全国工业百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2020年,章丘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跻身GDP过千亿的区(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力推进,章丘建设现代化济东强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成为全面小康的有力见证。
  强根基,挺起脊梁。齐鲁科创大走廊、齐鲁智造大走廊、齐鲁古道·文旅走廊、沿黄生态走廊“四廊共舞”,“133”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工业规模持续壮大,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为全面小康夯实了基础。
  美生态,绿水青山。10处城市公园、7条环城水系、5.8万亩造林、130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从幸福河到锦屏山,山泉相依、河湖相連、泉城交融,一部南部明山秀水、中部泉水特色、北部田园风光“山泉河湖城”和谐共融的小康画卷徐徐展开。
  富人民,共享幸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24个,160个贫困村、1.7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积极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就医、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到“文艺六百工程”百花齐放,从榜样力量的引领,到时代新风的弘扬,从提升文明素养,到壮大志愿服务……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标注着人民至上的情感刻度。


  通四方,连接未来。5块矩阵屏展现章丘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分开时,以漫画形式分别展示章丘建设科技强区、智造强区、文化强区、生态强区、康养强区的目标。合并时,视频展现章丘向着建设现代化济东强区迈进的宏伟蓝图,并以群众笑脸墙配乐《幸福泉》的形式,展现全面小康不容易、党的领导真伟大、人民群众了不起、章丘人民很幸福。


  In January 2021, Zhangqiu district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pilot region for“Recording Progress of Building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Building an exhibit hall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recording the program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well-off society in all aspects has been implemented.
  Zhanqgiu District Exhibit Hall for Recording Progress of Building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was open to the public on July 25. There are nearly 1000 pictures, about 100 items, 15 screens, 4 restoration of screens, 1 large mechanical time compass. The processes of Zhangqiu in making unremitting efforts, bringing benefits to the people, maintaining development momentum and building a moderately well-off society in all aspects are fully displayed in the exhibit hall.
其他文献
离济南市英雄山路主干道不远,有一条幽静的小巷,一排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把夏日部分热浪挡在了外面。往里面走,远远便有蜜香飄来。尽头有家店,里面各种蜂产品琳琅满目,蜜香弥漫——这里便是济泉黄岩蜂蜜的销售总部。  “济泉黄岩蜂蜜”最早可以追溯到50余年前。1969年,其创始人王依增来到济南安营扎寨,开始售卖蜂蜜。他凭借着对蜂蜜这份甜蜜事业的热爱和专注,对品质的严格把控,事业不断壮大——1989 年,王
期刊
今年以来,在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口市深度凝聚“全面领先、跨越赶超”的思想共识,以“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县域现代化强市”为目标,深入实施“两争一超、五城同创”战略,统筹推进“十大事项”,有力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奋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北方样板、山东龙头。  在龙口城市智能体和大数据中心项目现场,项目主体设施已经基本施工完毕,该项目位于东江街道,总投资80598万元,规划总用地面积53亩,
期刊
长岛生海参,其色如墨,其厚如掌,其韧如筋,其刺如齿,活脱脱一只暗含神力的无柄狼牙棒,乃世间之奇品珍宝。究其因,概上苍将一颗最大最美的珍珠安放在了北纬37度上。  长山列岛,这个“中国唯一的海岛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海岛”,32座岛屿犹如32颗珍珠、32匹烈马、32艘战舰,静静地躺在万顷碧波的浪涛里,驰骋在迤逦辽阔的海疆上,自由地跨越黄渤海分界线那道砌了千万年的“门槛”,聆听那瞬间的跌宕起伏里從
期刊
8月8日,東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取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共88枚奖牌,追平了中国参加境外奥运会的最好成绩。山东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中斩获7枚金牌、1枚银牌和3枚铜牌,可喜可贺!  此次东京奥运会,在中国奥运代表团431位运动员中,共有49名山东运动员,分别参与到17个大项50个小项冠军的争夺。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参赛项目的数量,山东都位居全国各省首位。其中,济南籍运动员有
期刊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红遍济南”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资源采风创作活动。在行程紧张的采风过程中,我的思绪在穿越与现实中跳跃,我的心情在沉重与激动中交织,每一次地点与时空的转换,都让我的灵魂得到了涤荡,理想信念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一  一堆黄土,两棵青松,一块墓碑,几簇鲜花——  这便是第一任中共平阴县委书记熊善隆烈士墓地给我的最直观的印象。  墓碑就像一位翘首期待的老人,静立着、肃然着。那斑驳的光
期刊
期刊
趵突泉,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泉水澄澈清冽,水盛之时,“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犹如“平地涌出白玉壶”,也似“万斛珠玑尽倒飞”,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中的济南名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近日,随着济南地下水位持续抬升,济南八景之一的“趵突腾空”时隔两年再次出现。明崇祯《历城县志》卷二《封域志·山川》中曾云:“趵突泉,泺水之源也……平地泉
期刊
舜耕路北起经十路,南至二环南路,长约10公里,双向六车道,是济南的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相传舜帝曾耕于历山,因而得名。  20世纪90年代以前,舜耕路只通到山东财政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西校区)大门南侧。这儿是66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兼停车场,那时66路公交车称33路,再往南就变成乡村小道,进入八里洼庄。  著名乡土作家刘玉堂先生的中篇小说《八里洼纪事》对此有一段描写:“八里洼村里有一家驴肉馆,店家养了一
期刊
伴随着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成绩在屏幕上刷出9秒83,亚洲男子百米短跑纪录被打破。苏炳添,这个成绩的创造者让国人兴奋与激动。  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也被称为“百米飞人大战”,因为赛事用时最短,使其成为田径项目中最吸睛的比赛之一。每一次比赛,人类都在挑战极速,时间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10秒以内跑完100米,是踏入该项目奥运会决赛的基本门槛。然而这场引人瞩目的精彩赛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黄种人无
期刊
近十年来,我国主旋律题材的影视作品迎来了商业大片时代,多部现代电影语言和市场化思维高度结合的主旋律精品力作让广大网友津津乐道。在目前的创作生态中,仍然有些主创把“主旋律”当成帽子,冠冕堂皇的戴在头上,可以不美,但不能没有,有些主创则是把“主旋律”酿成美酒,让观众沉醉其中,输送直抵灵魂的力量。电影《守岛人》无疑是后者。  所谓“市场化思维”离不开大明星、大制作、大投入的加持,然而“多大的腕儿也拯救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