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的几个常识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50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具有高病发率、高复发率、病程长等特征,会因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发病率随之增长。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首先糖尿病会对周围血管造成伤害,敏感度降低。其次会引起肾脏衰竭的可能,也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脏衰竭等。部分患者极有可能产生眼部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损伤患者身心健康及减弱生活质量。糖尿病迄今仍无法完全治愈,一旦发现患病后,应该终生接受治疗。因此,一经确诊就需要患者进行长期药物控糖及规范生活行为,以控制并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此外除了开展有效的治疗外,还需加強护理,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因为糖尿病在临床上的主要危害是急慢性并发症引起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的下降。那么糖尿病要如何进行护理才可控制疾病进展并预防并发症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1 自我检测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首先应该严格控制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进行及时地自我检测,可以在家定期测空腹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 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值为:1 小时≤ 10mmol/L、2 小时≤ 7.8mmol/L、3 小时 3.9~6.1mmol/L。除了定期检测血糖,体重、血压等指标也需要定期检测。另外患者遇到心慌、乏力、双手颤抖等症状, 要随时检测血糖,注意发生低血糖。若发生低血糖需及时自主进甜食。此外还需要每季度去医院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以明确疾病进展,并展开针对性干预。
  2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需要定餐定量,遵守《糖尿病饮食原则》进行合理饮食,饮食原则为“少盐少油,少食多餐”。最好使用炒、煮、蒸的方式,不吃高脂肪、高糖食物、高膳食纤维饮食、三餐外不随意吃零食,尽量选择芝麻油, 花生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每天以吸取的热卡数量限定在 800 到 1500 之间,根据体重及其他因素 ( 如身高) 而定。如果体重超重,采用这种饮食方法可以使体重明显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为馒头米饭等,但不要吃稀糊状的食物。多食用青菜,如菠菜、芹菜等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但土豆、山芋尽量少吃 ( 土豆含淀粉量高 )。亦可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如鱼、肉、奶 ( 无糖 ) 等,三餐外不加主食。而对于血糖控制不佳者,需停止食用水果,待其血糖控制达标后,可于两餐中间加适量水果,并减少部分主食。如,猕猴桃、柚子、石榴、草莓、苹果等水果。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主食热量要占到总饮食的 55-65%,轻体力劳动者主食摄入量为 250- 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主食摄入量为 300-350g,重度体力劳动者主食摄入量为 400g 左右。如果患者主食的摄入量超过标准,那么就要多进行运动,促进消化。
  3 心理护理
  糖尿患者需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缓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针对一些存有焦虑、激动、暴躁、紧张等负面情绪的患者,需安抚其异常情绪,鼓励患者主诉,为其进行答疑解惑,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同时将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预防的重要性予以说明,使其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并重拾治疗信心。并根据患者详细症状为其进行疾病知识宣教,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视频宣教、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展开宣教,以稳定患者心态,避免体内酸性物质沉积,影响患者的正常代谢,增加血糖波动以及糖尿病合并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4 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监测血糖,并按照医嘱按时地服用药物,具体的药物需要根据血糖的复查情况来选择。同时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谨遵医嘱、合理用药、正确自我检查。对于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守胰岛素每天的使用次数以及用量,进行胰岛素注射,并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以检测体内血糖标准,并根据自身的血糖标准及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胰岛素。推荐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盒,以避免老年患者群体及部分记忆力较差患者群体发生漏服及错服药物的现象;推荐患者使用语音药物治疗盒,以促使患者合理用药,进而稳定其血糖。为患者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着重讲解胰岛素管理、药物剂量、方法、注射位置等。并根据患者、家属学习详情指导其练习注射,直到其完全掌握注射方式后独自操作。对未完全掌握的患者,需再次指导和示范。
  5 运动指导
  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但是要循序渐进,并且要长期坚持。进而起到控制体重的效果。在对患者展开运动指导的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体质耐受情况,选择不同强度的运动,比较推荐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慢跑、太极拳、山地车等。叮嘱患者在三餐后 30-60 分钟内进行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即可。以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并促进患者身体的自身调节和机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增强体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导致糖尿病发生率逐年攀升,其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该种疾病不具治愈可能,但是通过上述护理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并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使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因此,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上的控制,还要适当的运动, 以稳定血糖。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3.33%,差异均明显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手术室于2019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于前后一年各选取45例患者,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差错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手術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差错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南充市顺庆区伍家垭社区公众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需求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全民现场救护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调查伍家垭社区1546名居民的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内容。结果:在居民平常生活突然患病紧急状况时准确呼叫120或者急救热线总人数为1353名,占87.5%;其中熟悉日常急救常识居民占比仅仅为12.16%,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手法仅占4.7%,同时现价段居民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导生制辅助混合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学校护理专业三个小班的学生共125名,随机分为实验组62名和对照组63名,传统教学模式施加给对照组,而实验组则给予导生制辅助混合教学的方式。分别记录教学开始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多站式技能考核以評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两组学生测试的不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学
期刊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夹管训练对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MedLin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这些平台中关于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所进行的夹管训练和持续开放引流的短期随机对照试验,从这些提取的文献当中选择质量较好的文献并进一步提取资料,并使用RevMan 5.2对这些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对疑似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和临床分析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10159例,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对于可疑病例及初筛阳性病例应召回复查开展其他检测。结果:所选10159例样本中筛查出可疑阳性病例701例,阳性率为6.90%,最终确诊为遗传代谢疾病的有3例,确诊率为0.43%,3例均为高苯丙氨酸血症。结论:串联质谱检测在疑似遗传代谢病筛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B【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48  女人到了更年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衰老,这时候身体会产生各种不适感,因此有时往往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通常已经走过了生儿育女的历程,工作事业上一般也过了奋斗拼搏期,或者有些已经成为全职太太,过起了整日与厨房打交道的生活,有些则忙于工作或孩子而疏于对自己身材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眼科护理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019年4月至8月我院收治的60例眼疾患者例,随机将此60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眼科护理中肯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眼科患者护理主要风险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眼部不适感等,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实验组出现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服务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和增加个性化服务,观察效果。结果:血糖及肾功能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生活质量中: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如今体检也十分方便,各种项目订制程度很高,市民朋友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尤其是对于CT检查,有些人认为其检查结果准确,又有一部分人认为CT检查的辐射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那么,体检时到底要不要进行CT检查呢?  【关键词】体检;CT;检查项目  【中图分类号】R19 TP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