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高血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xiaoq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EH病人被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苯那普利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缬沙坦80 mg和吲哒帕胺2.5 mg qd晨服,或苯那普利10 mg和吲哒帕胺2.5 mg qd 晨服,疗程均3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缬沙坦由治疗前的171.2±17.5/105.3±10.5 mmHg降至138.2±16.4/84.4±9.6 mmHg, 苯那普利由治疗前的170.4±17.6/104.5±10.2 mmHg降至135.3±17/82.4±10.2 mmHg.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对照组服药后出现咳嗽5例,腹泻1例.治疗组除2例发生轻度下肢浮肿外,未发现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与吲哒帕胺联用能安全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其疗效与苯那普利和吲哒帕胺联用的疗效相似,但副作用明显少于后者,是联合用药的理想组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氟骨症患者骨骼的改变与营养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营养条件不同的 3个氟中毒重病区进行营养与氟骨症骨骼变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河北省的北城子、东井集和天津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CD6 9表达 ,以探讨CD6 9/CD3比值在评估SLE疾病活动指数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5 4例SLE患者和 18名健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糖皮质激素受体 (GR)数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  13例MG患者及 11例正常对照PBMC在体外与乙酰胆碱受体 (AChR)、IFN γ
目的探讨以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肌腱体内形成. 方法取猪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与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将该复
目的 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移植物中肿瘤细胞污染的情况 ,探讨移植物被肿瘤细胞污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免疫球蛋白重链 (IgH)、T细胞
目的 探讨c kit基因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在胃肠道间质瘤 (GIST)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关节内软骨细胞的急性改变及其与骨关节炎发生之间的可能关系. 方法对病程
目的 探讨接触石棉是否会影响工人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活性及GSTM1基因型对体内GST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 94名石棉作业工人及 5 1名对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
目的探讨联体儿影像学检查的表现. 方法运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X线平片, B超, 胃肠钡餐造影,钡剂灌肠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尿路逆行插管造影,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对4
目的:观察微囊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移植到晚期癌痛病人蛛网膜下隙后的镇痛效果,并检测血儿茶酚胺浓度变化。方法:选择15例晚期癌症伴剧烈疼痛的病人,将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