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众认知与响应汶川Ms8.0地震特征分析——以陕西勉县为例

来源 :地震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对汶川Ms8.0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程度,并为政府防震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结构体系设计了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调查问卷,主要指标体系包括地震灾害知识、防震减灾技能、自救互救和震后信息传播等4个方面.基于权重和赋分,构建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综合得分.测评结果表明:1)勉县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与能力均处于不及格水平;2)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方面,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最差,对地震灾害知识的了解水平次之,而震时及震后自救互救与震后信息传播2个层面稍好一些;3)普通民众对地震知识和观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复杂、抽象的地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地震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深层次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从震后民众获取地震灾害信息的主渠道来看,加大政府关于地震灾害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力度以及使地震信息公开透明化是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
词的评点是明清之际才真正发展起来的,这从一个方面促进了词学复兴局面的形成。朱彝尊是清初最重要的词人和词学批评家之一,他的创作展示了清词发展的新思路,而其理论针对明
随着用电负荷急速增长,电网输送容量也亟需提升.在一定条件下,将已有交流线路改为直流线路,既可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又可大幅减小建设投资,受到国内外关注.将上流有限元法进
针对现代电网智能化、自适应化的需求,提出一种输电线电磁扰动定位与认知的理论方法,并给出了适于分析电网中电磁扰动类型的等效电路还原法.提出了电力网电磁扰动“电磁纹”
在特高压直流线路的设计和建设中,架空直流线路的电晕损失、无线电+扰和地面合成电场及离子流密度等因素尤为关键。以Deutsch假设为理论基础,对±8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下方的合
提出考虑土壤电流场畸变地表电位的任意结构电网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分布计算的完整模型,计算模型通过GIC-Benchmark标准算例检验,同时对地磁
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大量建设,由电晕放电引起的电磁环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线路跨越农用大棚时的电场问题研究还不够.当线路下方存在农用大棚时,电荷会在
为适应直流电网智能、高效、经济运行的要求,实现各换流站间的协调控制,基于六端直流电网物理仿真平台,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视为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控制目标的系统整体进
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中性点在各种操作及运行时谐波含量远高于交流变电站,在安装隔直装置解决直流偏磁现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首套安装在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直流偏磁装置
《创世纪(天地人)》中关于天地万物的诞生和早期人类演化的神话,反映了彝族先民朴素的唯物观念和辩证思想,展现了彝族先民开天辟地、创世立业、生活劳动的广阔图景。 The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