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起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21世纪人才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起。
  创新意识数学学习求知欲一、重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思考,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我设计以下问题,(看谁的解法多,并能说出思维过程)在比例尺是1︰200的地图上,量的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0厘米,她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我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探索、讨论,创新和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起来,想出了以下三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用比例知识解答
  解:设实际距离是X厘米。
  30︰X=1︰200
  方法二:用算术方法
  30÷1200
  方法三:用算术方法
  30×200
  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寻求解题的不同方法,并能准确地、清晰地说出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二、善待学生的“怪问错问”,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是宇宙,学生是太阳,老师是围绕其旋转的行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创新。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善待怪问错问,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这些学生要肯定其勇气,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如在课堂上我出了25÷(25+ 34 )这道题让学生做,有一位学生问:可不可以这样做:25÷25+25÷ 34 问题一提出,我并没有斥责他,我却表扬这位同学肯动脑筋,然后让学生们做做看。通过验证,同学们很快发现这样做是错误的。假如当时我对他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者不加思索地批评他,既伤害了他的自尊,又扼杀了他创新思维的发展,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在书本后面剪下来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按课本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并同桌讨论以下问题:从上面实验操作可以看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哪一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我们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联系?通过操作,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结论(边总结边板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底和高相等,而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学生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又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并学会了自我学习的方法。充分体现出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激发创新意识。
  四、设计开放题,培养创新意识
  设计开放题,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给学生提供广大的创造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给2、3、5这三个数再配一个数,组成比例。因为比例各项的具体位置不确定,要配备的数也不是唯一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做出了3种不同的解答。即2︰3=5︰(4),5︰2=3︰(1.2),3︰2=5︰( 103),这样,利用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空间,知识运用更灵活、有创意。
  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乐趣,有表现欲,有成就感,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忍而解。”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上课伊始,我出了一道题:32.5×99+32.5,学生马上拿出本子按顺序做了起来,课堂静悄悄的,半分钟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做出来,一分钟过去了,有俩个人做出来了,其中有一人做错了……这时,我让同学们停下来,许多同学嘟囔着还没做完,我把正确的结果说了出来,同学们瞪大眼睛,“老师,你没笔算,怎么能准确地、迅速地做出来?”“老师肯定有妙招。”快嘴许浩说,我笑了笑没说什么。接着又出了两道题:(2.5+125)×8,65×38+35×38。正在学生又要动笔计算时,我说出了结果。同学们通过计算验证结果是正确的,惊叹之余,学生就想马上知道老师的绝招是什么,就此,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掌握新知,由此诱发了学生创造新知的潜能。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创造性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勇于探索,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俞求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问题研究[J].教育学报,2009,(06):36-44.
  [2]张安涛,汤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83-84.
  [3]呂世虎,王尚志.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设计思路及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02):49-52+86.
  [4]闫爱平.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的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13,(02).
  [5]刘见乐,罗敏娜.用函数思想指导高中数学解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10).
  [6]程军.加强“问题解决”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J].数学教学通讯,2012,(11).
  [7]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吴长江.高中数学应用性问题.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在现有对流受热面积灰监测系统的基础上,以太原第一热电厂11号炉为对象,利用实际监测结果,对该模型的灵敏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锅炉校核程序生成的运行参数,进行灰污监测仿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不仅能够充分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培养了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具备解题能力被认为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通过关于解题的众多文献阅读中,众多作者解题中特别强调自然的解题过程,但作者们都未对解题过程的自然性给予确定具体合理的标准,来判别某道题的解法是否自然,本文将站在学生的立场,以众多文献为基础,试图给出了四点解体自然的标准,即顺应学生的思维;通性通法
目的探讨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具有失眠症状的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
目的研究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联合伐昔洛韦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
每一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潜力,并且也是可以挖掘的。激活学生的德育潜能,首先要确立学生德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为学生量身定制德育目标体系。为此,学校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