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说:五官交通呈精彩,知能转化在点拨--以《歌声》阅读教学为例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锺书发表《通感》专论之后,又在《管锥编》中多次申而论之,使得"通感"观念流行于学术界,尤其深刻影响着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和文艺美学。语文界对"通感"并不陌生,而以"通感"说为阅读教学主题或未之见。课例《歌声》即运用点拨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通感"常识,并学会运用"通感"写景状物和鉴赏文学作品。
其他文献
上层社会中的李白是“狂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叛逆性格;在大自然怀抱、日常生活以及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只是普通人的李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平民性格,两种性格的李白
高中语文课堂常常会陷入无趣而枯燥的困局,究其原因,是学生兴趣的缺失。而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需要精彩的课堂,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语文活动就是激活语文的源头活水,它不仅包
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通过对解放前移民美国的四位母亲和她们成长于美国的四位女儿的性格的形象刻画,展现了母女两代人之间
《诗三百》自汉代以来即被奉为经典,《诗经》之说沿用至今,然而其中却有大量离经叛道地表现男女情爱的作品,《国风》中,特别是《郑》《卫》诗中,此类作品尤多。前人文字对《诗》之
《周易》记事文语言简洁精炼,用词准确恰当,记事内容广泛,在记事中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对比、心理与场景描写、人物形象刻画等文学笔法,对后世散文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本
2008年的中国非同寻常。这一年是中国的大事年,也是媒体的新闻年。一件件以前我们从不曾经历的事件,考验着我们的承受能力、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向新闻媒体提出了前所未
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最直接和深远。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关注体育院校中的
2009年3月,断流17年的华清池一号古温泉再次涌出清澈温润的泉水。两个月后,距离华清池150公里处的洽川风景区水位大幅度下降,很多泉眼面临断流的窘境。对于陕西省两处著名的风景
辛弃疾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风格,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豪放。结合辛弃写作此词的背景和细致分析这首词的内涵,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词并非一首激情
2009年,在迎来国家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了新一轮对于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