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等教育服务甘肃转型跨越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视野从未离开过西部和西部的教育。在对青海、贵州、宁夏、陕西等西部省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报道后,我们将目光投向甘肃。
  由于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过来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甘肃省教育厅现任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智平,曾是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他任期的8年时间里,多次呼吁国家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本刊也曾多次进行报道。此次,王智平再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甘肃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教育与职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王智平: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1999年,十几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出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进入大改革、大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我省高职教育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从1999年的7所增长到22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59.5%;在校生从1999年的1.88万人增长到14.96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36.9%;招生数达到5.55万人,比1999年的6656人增长了8.3倍;毕业生数达4.79万人,比1999年的7076人增长了6.8倍。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由2005年的4462人扩大到2011年的6118人,真正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同时,从办学质量上看,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3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4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0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5个;省级特色专业30个;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院校5所,省级高职示范院校7所。十几年来,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已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有效地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省整个高等教育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办学主体上看,政府举办18所,行业企业办学3所,民办1所,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从办学类型上看,除传统的师范、医学教育外,设立了包括石油化工、资源环境、冶金、机电、农业、林业、警察、建筑、交通、外语等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职业学院,基本上涵盖了我省的支柱产业。还增设了服务区域经济、具有社区学院性质的地区性、多科性高等职业学院。从地区布局上看,按照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至“十一五”末,我们沿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形成了三个高等教育区,即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省城高等教育区、以张掖市为中心的河西高等教育区、以天水市为中心的陇东南高等教育区。这三个高等教育区的形成,改变了过去我省高校主要集中在兰州的局面,高等学校地区分布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河西走廊到陇南山区,全省14个市、州,除临夏州外,已有13个市、州设立了高等学校,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职高专院校。从专业结构上看,以适应我省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依据甘肃省优先发展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目前,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共设置专业点854个,全部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19个专业大类。逐步形成了一批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基本建立起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与职业》:近年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王智平:一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我省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培养目标上,要求各高校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劳动者,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实践和应用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高等学校的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等教育管理制度;广泛开展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各种活动,进一步加强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工作,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提高从师技能。
  二是明确各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优势,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要求我省高等学校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省情、校情,对办学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一是办学类型定位:除个别高校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外,我省大多数高校一般应为教学型或应用型。第二是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第三是服务面向定位:我省的大多数高校都应当立足甘肃、服务区域(或服务西部)。
  三是调整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布局,紧密结合甘肃产业结构实际,培养区域发展急需人才。以主动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由数量扩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内涵发展转变,打造专业品牌,突出办学特色,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四是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和政策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并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新校区建设、征地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尽最大可能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五是加强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做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工作。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的规定。采取积极措施,对全省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在配合教育部开展新一轮教学水平评估的同时,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和影响人才质量的主要因素,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状态(包括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教学效果等方面,通过合格验收、咨询检查、评估选优等形式加强监控,努力为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教育与职业》: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甘肃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进步?
  王智平:一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显著扩大。到2012年,全省共设置普通高等学校42所,其中本科院校15所,高职高专院校22所,另有独立学院5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所。全省14个市、州中,有13个市、州(除临夏外)设立了高等教育机构。全省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59.02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40.53万人;全省高校专任教师2.32万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36.36%,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为47.74%;高考录取率达74%,再创历史新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15%提高到2012年的24%,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二是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正在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全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到2012年,在10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中,有6所高校被评为“优秀”;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有5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有4所高校纳入工程一期建设计划(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中央财政将为每所高校安排建设资金约1亿元);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527门;国家级教学成果34项,省级教学成果52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7名,省级教学名师82名;国家级特色专业57个,省级特色专业12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9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2个。
  三是布局结构日趋合理。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结合甘肃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在沿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形成了三个高等教育区: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省城高等教育区、以张掖市为中心的河西高等教育区、以天水市为中心的陇东南高等教育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中央、省、地(行业、企业、民办)分级办学、统筹管理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了包括农林、医学、师范、综合、理工、财政等门类齐全的高等院校体系。
  四是专业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我省高等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适应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需要,扩大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等紧缺人才和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压缩了一些就业率低、需求不旺的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尤其是近五年来,我省本科院校根据专业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的需要,对专业优势不够明显、行业人才过剩、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的59个专业点先后停止招生,117个专业点减少招生,招生总数减少6087人。五年来本科新增招生专业点113个,扩大招生专业点165个,招生总数增加21738人;控制招生专业点39个,改造传统专业点82个。
  五是师资力量明显加强。目前全省高校专任教师23165人,比2005年增加了6796人,其中本科专任教师12851人,比2005年增加了3639人,年均增长6.58%。同时,我省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涌现了一批科技和学术创新人才,在全省领军人才中高校的比例达到了36.67%。目前,甘肃省高校共有两院院士17人,其中兰州大学14人,其他高校3人(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长江学者1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3人。
  《教育与职业》:甘肃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王智平:我省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高校现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申报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5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8个。兰州大学和部分省属高校的重点学科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作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全省高校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中的生力军。
  《教育与职业》:作为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您曾多次呼吁应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现在您分管甘肃的高等教育,您认为目前甘肃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智平:一是债务负担沉重。截至目前,省属高校贷款总额达70多亿元,每年需要支付利息5亿多元,沉重的债务已成为制约我省高校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是办学条件紧张。高校扩招以来,由于投入不足,一些基本办学条件,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标准。同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全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师资队伍紧张。由于投入不足,教师引进和培养难度都加大,导致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生师比明显偏高(全国平均17.33∶1,我省18.79∶1),双师型人才更加短缺,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亟待提高。   《教育与职业》:除投入不足外,还有哪些因素制约了甘肃的高等教育发展?
  王智平:一是办学规模仍然偏小。目前,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全国为26.2%,我省为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逼近80%,东部发达省份在85%以上,我省刚刚跨上70%。在国家特别支持下,2008年我省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0.7%,2009年录取率为55.2%,2010年录取率为61.5%,2011年录取率为68.2%,2012年录取率达到了74%,但仍然处于全国的末位。
  二是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少数新建本科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比较模糊,尚未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由于教育部没有制定出台独立学院教学评估办法,对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质量等缺少有效的监测手段。总体来看,我省高校工科、医学类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师范类专业人才过剩;研究生教育中学术性研究生比例太大,专业性研究生比例太小;一些涉及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学科专业如石油化工类、装备制造类、新能源类、农产品加工类、生态环境类等发展不足;一些与新兴战略性产业如动漫、文化创意、生物制药、物联网等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个别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求大求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
  三是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同东部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联系不同,我省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没有真正起到“智囊团”“思想库”和“参谋”作用,产学研用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都对进一步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提高学校社会地位和办学声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教育与职业》:2012年5月,甘肃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请您介绍一下未来五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甘肃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王智平:2012年5月,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主要是推进“八项”任务和实现“七大”目标。
  “八项”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我省高等教育投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高等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到国家标准,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二是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实施“飞天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等三个计划,设立16?20名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重点支持建设50个高水平团队和50个教学团队,每年选拔约60名优秀学术带头人,遴选约80名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和学习。
  三是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重点扩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重点学科建设和实验、科研机构建设。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培育和建设25个重点学科、300门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院校中建成国家精品专业、国家级重点专业40个和2?3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0个左右省级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支持150个具有学科优势和50个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30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0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五是稳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兰州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重点把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5所本科高等学校建成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大学。
  六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增建2所与本地区经济结构个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学校,建设1所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争取建成1?2所民办高职院校。重点支持建设5?9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10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10个行业性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
  七是整体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组织实施“高技术合作开发中心建设计划”等四项计划,由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建设10个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每年支持10个产学研结合项目;建立10个符合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组建10个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要技术依托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10个知识服务中心,新建3?5个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咨询机构。
  八是深入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开展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试点,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开展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试点,探索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开展生均经费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改革试点,完善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学生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建设与推广试点,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开展教师教育创新体系与免费师范生改革试点,探索实施欠发达地区师范生免费教育模式,建立一套较为成熟的招生、选拔、培养、就业制度规范。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实行纵向沟通、横向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完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协作机制。开展高等学校分类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引导高校合理定位、有序竞争,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服务型发展之路。开展促进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试点,促进民办高校规范健康发展。
  “七大”目标主要是:
  一是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大。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在学生总规模达到63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达到50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达到3.5万人。
  二是高等教育结构更加优化。在现有“一体两翼”高等教育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建1所医科院校和2~3所高等职业院校。支持甘肃联合大学升为本科院校。
  三是高校分类指导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办学标准,实施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坚持特色办学,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中准确定位,构建省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和毕业生就业检测反馈系统。
  四是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加强。集中力量建设与我省主导产业群直接相关的100个重点学科、50个优势特色学科和300个本专科重点专业、100个急需专业,整合全省学科资源,重点建设10个左右学科群。
  五是高校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到2015年,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75%以上,专科学校达到50%以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5%以上。
  六是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点扶持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七是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点建设好已有的国家级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力争新建2?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50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争取使高校博士后流动站总数达到50个。
其他文献
《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沿海临港经济,实现沿海重点区域率先崛起,使盘锦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随着盘锦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战略的实施,作为辽宁省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办学中,学院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特色精品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区域产业集群的一线实用型技能人才
期刊
世界发展进程表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技术中心、科学中心的转移是一致的。14世纪以来,世界技术中心、科学中心先后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1860年后又转移到美国,经济高端发展中心的转移与之同步。历史证明,教育中心最终将促成经济中心的形成。  中国已经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必须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等教育重点发展,深入推进新一轮改革,中国高校才有可能赶超一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由
期刊
“十二五”规划指出,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上升为国家的支柱性行业。世界范围内,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创意产业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未来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更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过多年实践,成都大学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之路,为解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难题
期刊
近年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积极探索“一校多制”的办学模式,先后与重庆普天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圣雅菲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金夫人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吸引企业资金700余万元,建立了三个企业学院——普天信息技术学院、圣雅菲形象设计学院、金夫人摄影学院,创造性地发展了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  “企业学院”落地生根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是学校与企业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
期刊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是北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大学之一,它集教学与科研于一身,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提供人文、自然科学、医学、法学、商学等领域的本科、研究生课程及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UBC师资力量雄厚,该校著名教授有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欧元之父之称的罗伯特·蒙代尔和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密斯教授。近年来,学校始终致力于国际化发
期刊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点,也是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如果说利益共赢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那么文化认同与情感维系就是校企合作的润滑剂,有了情感因素的润滑,校企合作才能正常、高效地运转,合作才能可持续且深入。  近年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一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始终致力于促进校企之间坦诚以待、相互信任的合作。学校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浙江万纳神核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镜科仪
期刊
作为苏格兰第三大城市,拥有25万人口的阿伯丁市有着苏格兰地区最为古老的花岗岩建筑。近年来,凭借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兴起,这里成为北欧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被誉为“欧洲石油之都”。罗伯特·戈登大学就坐落在这里,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大学,以优质的教学和研究而著称。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就业能力,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为优质的教育服务。同时,学校提倡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为社会
期刊
有关部门对北京的11所市属院校、7所部属院校以及上海和西部地区的9所高校进行的调查发现,高校教师是一个活力和热情不足、教学和科研积极性比较低落的群体。  办好大学,有效地激发教师作为教学科研主体的积极性,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功能,必须遵行管理大學、激励教师的一般性、普遍性规律,改进高校管理的制度模式和决策程序,改变当前的行政化、企业化倾向,让教师更广泛地参与学校决策,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水
期刊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有利于支撑和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目前,在振兴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問题:首先,中西部地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高等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薄弱。其次,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
期刊
近年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扎实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但从全国范围看,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还处在鼓励呼吁阶段,工作临时性、应急性的成分较大,大学生就业形势较困难的时候力度就大一些,形势较好的时候力度就相应的小一些。应该将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不懈、积极主动地推动下去。为此建议:  1.健全推进机制。政府部门应整合人保、教育、科技、工商、税务、高校等单位的力量,形成推进大学生创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