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种昆虫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

来源 :蚕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发掘新的富含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昆虫资源,共测定了26种昆虫体内的DNJ含量.除家蚕(Bombyx mori)之外,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桑蟥(Rondotia menciana)、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桑螟(Diaphaniapyloalis)等4种仅取食桑叶的单食性或寡食性昆虫也富含DNJ,其中桑蟥和桑尺蠖幼虫中的DNJ质量分数分别为1.064 8%±0.113 4%、0.513 8%±0.008 3%,高于家蚕幼虫中的DNJ含量(0.423 8%±0.010 8%),并且桑尺蠖春季越冬代幼虫及其室内桑叶饲育的第1代幼虫和蛹、成虫均含有DNJ,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从桑园采集的兼性食桑昆虫中,人纹污灯蛾(Spilarectia subcarnea)、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等4种昆虫的幼虫中含有微量DNJ,而褶翅尺蠖(Zamacra excauvata)、枣尺蠖(Sucra jujuba)、桑毛虫(Euproctis similis xanthocampa)幼虫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成虫中不含DNJ.豆天蛾幼虫(Clanis bilineata)等13种非食桑昆虫体内均不含DNJ.研究结果也提示取食桑叶的昆虫对DNJ的富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C6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p38MAPK的作用。方法 C6细胞培养,加入LPS及 EGb预处理,ELISA法测定上清 TNF -α的含量;进一步分为LPS、EG
2008年6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石柱县陶家坝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东汉墓葬2座、六朝墓葬1座,均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瓷、铜、铁器等.陶家坝
2011年7月~2012年1月、2013年3~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河南淅川县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清理宋元时期遗迹有灰坑、陶
传统的RFID和二维码农产品溯源系统需要专门的阅读设备才能查询农产品溯源信息,用户使用不便,造成产品推广、普及困难.本文结合智能手机中的NFC模块,提出一种基于NFC的农产品
畜禽的生长环境直接决定了养殖的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因而控制与评估畜禽舍环境质量是保障动物福利和健康养殖的需要.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可通过对畜禽舍内环境的模拟仿
利用高速摄影法对水中放电等离子体通道的边界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输入到单位长度通道内的功率密度较小时,通道边界存在较厚的过渡层,其亮度明显小于通道中间部分.根据
为探索生物法净化油烟废气的可行性,自行设计了曝气生物滴滤器实验装置,用油烟气冷凝液为碳源驯化而得的微生物菌种挂膜,进行了净化油烟废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城市污水处
定义表征原子生物活性的点价为Ei,并由Ei 建立取代芳烃的自相关拓扑指数F(t) .其中F(1)与取代芳烃对斜生栅列藻的急性毒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并且计算简单 ,使用方便 ,预测结
采用共表面活性剂法合成了孔道结构高度有序、孔径较大且粒径均匀的SBA-15颗粒,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作为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填料基体的特性. 在SBA-15材料上进行C 18官能
种间联结的研究对于人工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巨桉人工林灌木层物种之间的作用关系知之甚少.根据野外6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