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临床资料rn患者,男,22岁,因全身皮肤起弥漫性紫红色斑、水疱并持续高烧40℃以上3日入院.患者于18日前因前颅骨骨折,曾住某医院给予静滴先锋霉素V、肌注VB1、VB12,口服卡马西平等治疗.15天后患者感双手掌疼痛,面部起丘疹,双眼视物模糊,口唇肿胀.面部及全身皮肤散在发生紫色斑,并出现水疱,发热.曾诊为“水痘”、”川崎病”等治疗无效.于1999年12月28日5pm转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差,神志清,面部肿胀,紫红色斑.结膜充血,伴大量脓性分泌物,睁眼困难.rn
其他文献
涩北气田以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涩北气田的地质条件独特,其气层又长又多,但是相对较薄,而储层部分砂岩比较疏松,气田的驱动类型属于弱边水驱动型,这
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对 1999年山西省种植的或参加区试的 31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品质测试 ,各性状的平均值为 :千粒重 36 0g ,容重 76 9 5g/L ,角质率 58 7% ,
0.5%灭滴灵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系属首次,国内尚未见报道.1989年9月以来,笔者试用0.5%灭滴灵注射液先后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5例,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现报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十一院”)的企业文化建设时间并不长.从2001年改企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十一院”的企业文化就形成了基本的体系,并逐渐被全体
临床资料  117例均为门诊病人 ,符合扁平疣诊断标准 ,治疗组 6 7例 ,男 2 8例 ,女 39例 ,年龄 16~ 40岁 ,病程 2周~ 8年 ,皮疹主要分布在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对照组 5 0例
自1992年1月至今,我市共发现麻风病人54例,现将其发现方式及特点作如下分析.rn
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象斑点噪声进行抑制与滤除 .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对 SAR图象进行小波分解 ,分析噪声对小波系数的贡献 ;针对噪声与图象灰度之间的乘性关系和 SAR图象斑点噪声在空间上相关的特点设置适当的阈值 ,在小波域内滤波 ;通过小波重构技术获得滤波后的 SAR图象 .实验证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 SAR图象中的斑点噪声 .
患者,男35岁.因颈背部、双腋下及腹股沟反复起红斑、水疱,于1999年9月10日到我科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颈背部,双腋下及腹股沟等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发生成群的水疱
患儿 ,女 ,8个月。因全身及头面部泛发暗红色丘疹及丘疱疹 ,瘙痒近 3个月来我站门诊。患儿来诊前曾多处医院求治 ,均按“婴儿湿疹”治疗 ,疗效不佳 ,于1999年 12月 16日来我
采用Griffing方法I,利用 6× 6完全双列杂交 ,对冬小麦 5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及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品种的GCA效应与其产量性状高度相关 ,SCA效应与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