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亦桐 慈善从我做起

来源 :时尚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389773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著名导演王晶称为“当代洛丽塔”的郑亦桐,从《房奴》到《未来警察》;从《战火中青春》到《回家的诱惑》;从《财神客栈》到《大上海》……一路走来,她在表演上的成绩让大家有目共睹。她说自己从不会拘泥于一个形象,创造人物也不会墨守成规,所以我们看到了她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义不容辞。”
  郑亦桐不仅在表演上从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工作,同时她也有一颗“慈善之心”,在她看来慈善事业对于自己来说就意味着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郑亦桐就关注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关爱流浪猫、流浪狗。后来通过拍摄《回家的诱惑》这部戏,她接触到了一些特殊孩子,也逐渐开始关注到他们。“了解到这些孩子的情况后,我决定要为他们做些事情,于是我就发起了‘益童计划’这样一个活动。那之后很多人问我办这样的活动是图什么、为什么?其实我只是不想看到这些孩子受苦,心里总是对他们放心不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让这些孩子们的生活过的好一点。”
  “第一次听说‘慈善’这个词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觉得慈善就是慈悲善良做好事。”郑亦桐说道。“其实做慈善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必须要有一颗公益心,一颗慈善心,否则这个事业也做不长久。我觉得公益不止是对别人的帮助,同时也会令自己受益匪浅,心里感到满足、开心。”
  私下里,郑亦桐会登陆一些相关的公益网站,或者和一些公益人士联络、接触,这样都会比较快速的知道和获得这些信息。亦桐说她参加过很多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不过相对于别人的活动自己只是助阵的嘉宾,能给予的并不多。“我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更多的参与进去,真真正正的给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就像我当时发起的那个公益活动,对我来说这个公益活动也是对我内心触动最多的一次,因为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真正接触了解那些你想帮助的孩子们。我之前从没想过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辛苦的生活,与他们在一起时,我内心总是会很心疼,但也很感动。”
  “身为演员,也是公众人物,对宣传慈善事业和慈善活动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把这项事业更好的传达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大家都行动起来,哪怕每个人只付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东西,但是人多力量大,逐渐会积累出巨大的能量。”亦桐说道。
  除了参与到一些大型的慈善公益活动之外,生活中的亦桐也会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比如每天买东西带着环保购物袋,尽量不用塑料袋;或者出门路途不远的话就不开车,步行或是骑自行车。我觉得应该让这样的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对了做慈善是否要高调还是低调,亦桐说不同情况要不同对待,如果自己能够直接帮助的就低调一些,如果是自己能力有限,自然希望大家能共同伸出援手来帮助,那就要呼吁一下了。
  “对待生活,我永远充满热忱。”
  亦桐说自己是一个比较随性的女孩子,高兴不高兴完全都会写在脸上,性格直爽。她热爱生活,总是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虽然也会有生活和工作当中的摩擦,但是我都会积极的挑战自己。”
  生活中的亦桐喜欢看电影,没事的时候也会找些自己中意的书籍翻阅一下。“我最喜欢的电影就是《忠犬八公》”亦桐很开心地说道,“这部电影让我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忘掉,里面的狗狗那样忠诚,惹人疼爱。我是流着眼泪把这部电影看完的。至于书嘛,我最喜欢的书是高克芳写的《七年之痒》,是一本描写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婚姻的书,作者笔触特别细腻沉静,我当时一口气全部读完了,很过瘾。”
  因为总是在不停的拍戏、工作,有时候亦桐也会有压力,但她从不把压力压抑在心里,她会选择泡澡、发呆,或者是玩没有压力不紧迫的游戏来缓解压力。由于之前跳舞,有很好的基础,所以亦桐的身体一直很好。虽然现在忙着拍戏,但她还是买了跑步机,抽空在家跑步,“我很喜欢跑步,环保又很健康,也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在家里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很方便。”
  “对于演员来说,看电影和电视剧算是一种很好的充电方式了。”亦桐说道,“每次看其他演员的戏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他们是如何表现角色人物的情绪,如何运用肢体动作来增强戏剧性。而且每一次我都会想如果换做是我来演我该如何表现,这种学习的方式让我很有收获。”
  亦桐喜欢时尚,平时的穿着都很潮。她说对于时尚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不一定非要学谁的穿衣方式,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用一味的去追逐潮流,适合自己的才是时尚。偶尔亦桐也会翻翻时尚杂志或者上网看看最近都流行什么,“我不是因为追潮流才看,有时只是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其实做艺人之后自己的时尚感觉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因为会和很多时尚圈的人士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关注,而且造型师也会帮助我们做一些功课。”
  努力工作,关心公益,热心慈善,喜欢时尚,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这就是郑亦桐,一个热情洋溢的八零后女孩儿。
其他文献
男模的竞争比女模要激烈很多,第七届中国职业模特选拔大赛冠军罗彬谈道:“我更注重公平、公正、相互平等的环境,大家处于公平竞争的平台上,让更多的新人进入并容纳在这个大的环境当中,按条件择优入选,不是旁门左道。”  “中国的模特行业是一个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是辛酸苦累,从默默无闻到世界超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说起中国模特的现状,罗彬说出了肺腑之言,“从2000年开始,中国模特的市场空间有了新的变化,时尚
期刊
“I love New York!”(“我爱纽约!”)  纽约实在是一座太摩登太梦幻太具有魅力的城市,  以至于每个到访这里的游客都禁不住在心里大声呼喊。  纽约的女士爱漂亮爱装扮,从十几岁的小姑娘到几十岁的阿姨,鲜少有人不化妆不打扮。  她们爱美,会美,懂得美,欣赏美,而这几点,放在纽约的男士身上也并无不符。  正因如此,纽约时装周虽然与米兰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比起来资历尚浅,  但是这股子“全民
期刊
毫无疑问,在这个绝不按常理出牌的秋冬,正常的穿衣比例已经全无新意。特别是冬季厚衣将身体紧紧包裹,曲线无法秀出,唯有改变衣着搭配的比例,才能“鱼”与“熊掌”兼得。  高领引长线  2013秋冬流行紧身风潮,为了使得线条纤细起来,高领毛衣是首选,可以将脖颈线条引长,修长整体线条。不过,这么穿也是需要点勇气的。可如果搭配得当,它则是这个秋冬最性感夺目的着装新比例。  夸张肩部力量线  如果你是挑时髦尖儿
期刊
UMA这个词在葡萄牙语里意为“唯一”。说起UMA,国人第一反应是中国设计师王汁的品牌UMA WANG,不过在巴西也有一个令巴西人骄傲的时装品牌UMA,并且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品牌无论设计还是店面陈列,都是独一无二的。  巴西人的生活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在圣保罗,人们时刻进行着劳动生产;而另外一种在里约,人们工作之余便去享受碧海蓝天的惬意生活。很显然,UMA品牌的设计师、拥有者Raquel Davido
期刊
HRD Awards国际钻石首饰设计大奖赛被称为首饰设计的“奥斯卡”,它的目标是在当代钻石首饰设计中激发创造力。同时扩大现代钻石宝石和前卫思想的界限。它一直吸引着各国政要名流的参与,今年的颁奖仪式同样可谓是中国珠宝行业的盛事。  金奖作品  魔菇  Paola Strammiello(意大利)  “魔菇”是一种感官环,它欺骗我们的视线,就像仙境一样。现实似乎是蘑菇引发的幻觉结果!设计基于两个镜像抛
期刊
北京云集着众多的老字号,大到一个商业区,小到一只烤鸭、一双布鞋,北京甘家口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就位于具有40多年经营历史的甘家口商业区,经过一系列的品牌升级,甘家口大厦并没有因年头而落伍,反而在近几年实现了从传统百货向现代时尚百货的转变。近日,《时尚北京》记者专访了北京甘家口大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建国,畅谈百货商场如何找准定位、突破自我、与时俱进。  去年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各商业企业赢收
期刊
2013年10月24日,北京—FENDI“致趣匠艺”(UN ART AUTRE)手工艺展在北京华贸广场正式揭开帷幕,该展览旨在展现品牌艺术与技艺源远流长的关系,正是这种纽带关系,形成了FENDI这个诞生于罗马的品牌的独特神髓。  此次展览恰逢品牌成立88周年,FENDI特以“8”为灵感,在北京华贸广场搭建出一座FENDI手工艺博物馆,倾力展现品牌自1925年建立以来一贯秉承的尊重传统、兼具创新的核
期刊
中国国际时装周2013年度颁奖典礼最佳女模颁给了程怡嘉,这位新晋最佳女模在开心之余,也向《时尚北京》杂志透露了自己的野心,充满干劲的她已经整装待发,好戏还在后面呢。  获奖是一种肯定  获得最佳职业模特的称号,程怡嘉非常开心,说起获奖的感受,她手舞足蹈:“别提多激动了,大家能够给我这样的肯定,我真的特别感谢我的经纪公司,如果没有他们,我肯定不会坚持到现在,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是对我职业生涯的肯定和鼓舞
期刊
北京没有海,但在北京城中朝阳公园的湖畔有一个蓝色港湾国际商区,这是一个充满了灿烂阳光、幽静湖水、优雅建筑、浪漫小径的购物天堂。  蓝色港湾国际商区由19栋2至3层的地中海式建筑构成,作为现代化都市水泥森林中的闲适一隅,蓝色港湾是北京市不可复制的休闲商业街区。漫步其间,不同的建筑样式与景观让人仿佛亲临欧洲传统的商业小镇。娱乐、休闲、购物、餐饮等业态配比恰当,汇集了品牌店、MALL、餐饮街、酒吧街、超
期刊
韩国服装协会会长李基峰从事服装业工作30多年,他认为,服装是每个人的必需品,而对于做服装的人而言,设计就是其全部。韩国服装协会是一帮互相看重彼此设计的人聚在了一起,各自独立发展,又互相学习与支持。他来过中国无数次,见证了中国服装的迅速演变与发展。  《时尚北京》: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韩国服装协会?  李基峰:韩国服装协会已经成立10年,拥有1000多个会员单位,是韩国政府批准,一群做服装的人合资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