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晨间器械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将其运用于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把废旧材料当做垃圾处理掉。这些废旧“垃圾”对幼儿园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对于教师与幼儿都有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与意义。“生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自制晨间器械,不仅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等能力,而且促进了创造、合作等方面的多元发展。想要更好地使用废旧材料,制作出适合幼儿喜欢的晨间器械,具有适时性、针对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教师在制作中就要在废旧材料的特性上想象、创造,制作出更适合幼儿操作的器械,满足幼儿年龄特点的需要。制作者利用现有的废旧材料,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本土化特色的晨间器械,培养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一、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废旧材料,为自制晨间器械做准备
  首先,教师要做有心人,时刻留心身边的各种废旧材料,并收集起来。
  其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园地,通过联系栏公布所需的废旧材料,贴在信息栏中,并在教室门口设置一个材料收集区,进行分类,纸类(纸箱、纸盒、纸杯、纸袋、广告纸、彩色纸、报纸等)、塑料类(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类等材料物品)、铁罐类(奶粉罐、饮料罐等铁皮罐子等材料)、其他类(各类布袋、碎布头、毛线、皮筋等)四个纸箱,放在教室门口与家长幼儿共同收集。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而且较好地体现了家园合作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废旧材料的再次利用。
  二、自制晨间器械,力求简单并注重可玩性、安全性和艺术性
  多样化的活动器械,多样化的玩法,激发了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孩子的探索需要。如:我们利用旺仔牛奶罐子做成的“梅花桩”;利用奶粉罐子制作的“跨栏”与“高跷”;利用家长带来的旧裤子制作的“袋鼠跳跳”;用木板制作了“二人走”,将大纸箱变成了好玩的“车轮滚滚”;用大的纯净水的桶制作了“小推车”;运用硬纸板制作了“小手小脚爬爬爬”及“有趣的飞盘”,等等。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选择几名家长代表,与教师共同思考与创造,通过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制作出沙包、拉力器、飞镖、纸球、纸棒、飞碟、沙罐、高跷、彩球、平衡木、保龄球、拎拎乐、小哑铃、揪尾巴、毽子等晨间户外活动器械,丰富了户外活动材料,满足了各班的幼儿体育活动的需求。在制作晨间器械的同时,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积累了变废为宝的体验,了解了节约资源的道理,逐渐形成了物尽其用的意识和行为。自制的器械既贴近幼儿的生活,趣味性强,又能调动幼儿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三、灵活使用自制晨间器械,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每天让孩子们玩单一的某一种晨间器械,孩子们的兴趣不会持续很久,将材料一物多玩,或者将多种器械合理搭配,多种材料灵活组合、变通,让幼儿每天玩的材料充分发挥魅力,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晨间器械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明确“一物多玩,物尽其用”的指导思想,不能拘泥于器械的一种玩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动脑、大胆思考出用一种器械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
  1.“一物多玩”:相同的器械不同的玩法。如:呼啦圈可以有跳、钻、跑转、滚等多种玩法。只见有的孩子把呼啦圈当铁环推着玩,有的孩子把呼啦圈平放在地上跳圈圈,有的孩子将呼啦圈挂起来进行投准练习,有的把呼啦圈一个个隔开一点距离竖着玩钻圈游戏,有的孩子用呼啦圈的不同颜色摆成了彩色图案,还有两个幼儿合作两个呼啦圈交替进行钻圈等。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浓厚,积极动手动脑。
  2.“多物一玩”:不同的器械相同的玩法。如:飞盘顶在头上,让幼儿通过梅花桩等游戏。
  3.“多物多玩”:多种不同类型的器械自由组合,产生新的玩法。如:将纸球与纸棒组合玩“赶小猪”;将沙包与饮料瓶组合玩“保龄球”;用纸纸箱制作的车轮滚滚与呼啦圈组合成“小火车开开开”。
  此外,将自制晨间器械编排成各种器械操进行展示,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如:用酸奶瓶中放置黄沙做成“哑铃”酸奶瓶中放置黄豆做成“响铃”;运用旧的广告纸制作“双节棍”,等等,课间操更丰富多彩。
  《纲要》倡导:幼儿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资源,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只要处处留心,一些不起眼的废旧物品就能成为很好的活动器材:易拉罐做成梅花桩,摆成不同的线路,可进行平衡练习;把奶粉罐子制作成跨栏,让幼儿自由练习跨跳……这些活动器材不但集安全性、实用性、可变性于一体,而且让幼儿锻炼了基本技能,增强了体质。我们正是运用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了各种玩具,才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创造性潜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幼儿在充满和谐、自主、快乐、幸福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其他文献
灯焰霓虹茶话会。音乐悠扬,朋友满堂济。犹莅瑶池仙境地,清歌妙舞人欢醉。  互问安康言世事,直击公平,闲扯民间意。百姓至期行宪制,倡廉惩恶除污吏。  廖人群,1950年生于广西南宁市,籍贯广东省英德市,1939年中共地下党英德县委书记廖宣之子。中国国际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论文、书法、诗作、格言入编《中国书画家志》等书画文集。获首届共和国60年重大理论成果特等奖,中国大
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特有的资源,在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乡土资源十分感兴趣,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内容。秋天主题下,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1]落叶这样的乡土资源不就是“活教材”吗?于是我抓住这样的契机,组织了谈话活动:《秋天的落叶》;语言活动:散文诗《落叶》;美术区域活动:《树叶拼贴画》;
期刊
研究背景:  炎性疾病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世界性疾病。炎症反应是人类机体对有害的外来刺激做出的一种应答,伴随着典型的特征,如红肿热痛。炎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
摘 要: 文章就乡土资源“竹器”在户外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乡土资源 竹器 开发 利用  目前,很多幼儿园教师对户外活动材料的选择总依赖于现成器械,没有新意,幼儿经常玩现成的大型器械,表面上非常开心,但是对于孩子的创新能力没有任何帮助。教育家陶行知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
期刊
促进商品交易的方法和工具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演变,从最初的以物易物、法定货币的发展,以及银行的建立,一直到今天错综复杂强大的金融系统和支付网络,使得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