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狼族”食人鲳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广西柳州市有两人在柳江遭到了食人鲳的袭击!被撕咬后的血淋淋的手掌以及咬人元凶的图片迅即传遍网络。
  食人鲳也叫食人鱼、水虎鱼等,是对一类原产于南美洲的凶猛鱼类的统称。它们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亚马孙河流域以及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库亚巴河和奥利诺科河等河流中。食人鲳有多少种目前依然存在着争议,但一般认为大约有30种左右,在分类学上均隶属于脂鲤科、锯鲑脂鲤亚科。
  锯鲑脂鲤亚科共有9属,其共同特点是身体侧扁而高,常有腹棱和棱鳞,背鳍前常有1棘,背鳍较长,鳞小而数多。不过,属于这个亚科的不同种类,其生活习性也有很大的不同,仅在食性方面就有植食性、肉食性和半寄生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牙齿也因之具有迥异的形态,有的甚至无齿。其中,肉食性的种类往往以凶猛闻名,特别是锯脂鲤属的种类,其牙齿异常发达,而且会轮流替换使其能持续使用,因此有“水中狼族”之称。
  食人鲳是否名副其实?
  食人鲳栖息于主流和较大的支流中,尤其是河面宽广的地方。它们的颌骨长着强大、锐利的三角形牙齿,上、下颌闭合时,呈锯齿状嵌合。它们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有时还能把钢制的钓鱼钩一口咬断。它们咬住猎物后绝不放松,并借助身体的扭动将成块的肉撕扯下来。
  虽然有时也独自栖息,但食人鲳更喜欢成群出没,小的群体为几只或几十只,多的时候可以成百上千条聚集在一起。当旱季水域变小时,食人鲳就会聚集成大群,攻击在此经过或落水的动物。食人鲳虽视觉稍差,但听觉高度发达。动物落水时产生的水波震动可以帮助它们寻觅进攻的目标。对于那些比它们的身体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食人鲳就采取“围剿战术”,轮番地发起攻击,迅速将猎物化整为零,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就连平时在水中为所欲为的鳄类,一旦遇到了食人鲳,也会狼狈不堪,往往采取背朝水腹朝天的姿势,以坚硬的背甲作为“盾牌”,使食人鲳无法攻击到腹部。在水面上盘旋、觅食的鸟类有时会把水中的食人鲳当作唾手可得的便餐,俯冲入水啄食,却刹那间变成了食人鲳的猎物。
  在民间,经常流行着食人鲳会在河流中高速行进并将通过这片水域的所有牲畜或人横扫得一干二净的传言。事实当然没有如此严重,但食人鲳也会攻击一些落水的体形较大的哺乳动物。据说当地牧民赶着牲畜过河的时候,通常先把一头病弱的个体赶进河里,用“调虎离山”计引开河中的食人鲳,再迅速将牧群赶过河。而那只被“丢卒保车”的个体,不一会就被一群食人鲳撕咬得只剩下一副白骨残骸。
  食人鲳攻击人类的消息也有报道:据说有一艘游船不慎在河中倾覆,溺水的人就被食人鲳团团围住啃食,其状惨不忍睹。因此,在有食人鲳活动的水域,当地人不会建网捕鱼,因为它们不仅会因袭击落网的鱼而把网弄破,而且也会对人形成威胁。不过,食人鲳即使偶尔攻击人类,也是在水位较低,食物较少,而人的行为与它们发生冲突时才会发生。迄今为止,这种被冠以“食人”称号的鱼类还不曾真正咬死过人。
  有趣的是,当地土著人不仅把食人鲳当作神来供奉,而且借用它们凶猛的特点,放养在房屋附近的河中,以威慑一切外来的侵扰。
  为什么要把食人鲳“赶尽杀绝”?
  食人鲳外形奇特、色彩艳丽,再加上令人惊悚的名字和传说故事,所以常被人们当作观赏鱼饲养,其中以纳氏锯脂鲤最为常见。事实上,早在10年前食人鲳曾经“红遍全国”。当时,全国各地的很多地方都有食人鲳养殖,其中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沿岸甚至出现大规模的养殖基地。2002年底,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缉令”,对市场上销售的以及公园、水族馆等养殖、展示的食人鲳全部实施“安乐死”,并严禁将食人鲳放入自然水域。
  之所以对食人鲳采取“赶尽杀绝”的政策,是因为它们的危害很大。说到食人鲳的危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能“伤人”。实际上,更为严重的是它们属于重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一旦进入新的野生环境,由于自身强大的适应能力以及没有天敌等原因,就会大量繁衍,并对其他生物进行毁灭性的屠戮,这对于当地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食人鲳的种群现已从它们的原产地侵入到世界各地的很多河流中。例如,在美国,它们已侵入到波托马克河、欧扎克斯湖、温纳贝戈湖等水域中;在亚洲,它们已侵入到孟加拉国的卡普泰湖等水域中。在当年我国盛行饲养食人鲳的时候,曾有报道:广州某鱼塘在投放了食人鲳以后,不但其他鱼类被捕食一空,连池塘中的鸭子也难以幸免,甚至过往的鸟类都慑于它的淫威,不敢在水面停留、觅食。
  目前,我国已记录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00多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中,已有一半以上入侵我国。
  “柳州食人鲳”事件再一次将外来物种入侵这个活生生的现实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我国,虽然自2002年起就禁止出售食人鲳,并严禁将其放入自然水域,但很可能有一些宠物店或个人通过走私等途径从国外购进食人鲳。因此,柳江出现的食人鲳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人作为观赏鱼从市场买来,或从国外非法带入,当不想再饲养的时候就放入河中“人性化处理”掉;二是作为一种“善举”,直接买来放生。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种“放生”的结果可能让柳江里的生灵涂炭,甚至殃及人类。
  “有奖捕鱼”阻止不了食人鲳入侵
  在柳江内发现食人鲳后,柳州市有关部门发布了“在柳江河段内捕获食人鲳,每条奖1000元”的告示,民间随之发起“最奇特钓鱼大赛”捕捉食人鲳,有的还喊出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口号。其实,这种做法可能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甚至会催生走私、偷放食人鲳的情形发生。更荒唐的是,柳州有关部门还在出现食人鲳的河段出动5艘专业渔船、10位专业渔民,撒下一万多米长的大网,垂直放入河床中,并且用大量动物血、肉和内脏作为诱饵,进行食人鲳的捕捞。这些活动甚至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比食人鲳更大的伤害。
  应对外来物种入侵从来不是一江一地的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的最大漏洞正是相关立法的缺失或疏漏。我国不仅没有关于食人鲳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观赏鱼类的买卖也没有明确管理规定。虽然农业部2009年制定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有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等要求,但面对擅自引进、私下出售、轻率饲养和随意放生的各类行为主体,到底如何加以规范和惩处,仍然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因此,在食人鲳还没有在我国大面积地蔓延开来时,应尽快建立、完善防范安全机制,维护生态安全。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又到了赏花品蟹的时节,大闸蟹最是久负盛名。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学名中华绒螯蟹。  大闸蟹名称的由来,据说由“以簖捕蟹”的方法而名。从前,捕蟹者在湖中以竹片或芦苇筑起一道道小闸,也称“蟹簖”。入夜,人们在闸上挂上灯火,螃蟹趋光,争先恐后爬上竹闸,捕蟹者只要守住灯光,便可信手捕之。在簖上捕捉到的蟹,苏州一带的吴方言中都称之为“闸蟹”,其中能爬上闸(簖)的往往个子比较大,
回顾过去,IBM在一定时期内都会提出一个新的信息技术概念,比如1995年的电子商务,再到2002年的按需电子商务都让世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2009年年初,IBM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从字面上看,它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指向,不过,人们都能感觉到这次IBM的愿望似乎过于宏大,宏大到连IBM自己也表示,它更多的是表达IBM的一种期许。那么,究竟什么是“智
俗话说:“男人40一枝花”,但在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幸福光环笼罩下,不少年届不惑的男士会发现一些变化在不经意间已悄然发生: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小便总是滴滴答答地没完,和老婆亲热时也有些力不从心……遇到这些情况,不少男士表面上不当回事,心里却忍不住暗自思量:我是不是也该买点东西补补了?其实,这些男性认为“不是病”的现象,实际上向各位男士发出了信号:您的更年期到了。    男性更年期的症状    男性更
玫瑰花是当之无愧的爱情代名词,美丽的玫瑰花总会使人联想到纯洁的爱情。其实,除了玫瑰花,还有许多花同样与爱情有关,代表了爱情。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流传着有关鲜花和爱情的典故。    玫瑰花——纯洁之爱    谈到与爱情有关的花,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玫瑰花。在希腊神话中,爱神阿佛洛狄特为了寻找她的情人阿多尼斯,奔跑在玫瑰花丛中,花枝上的刺扎破了她的腿,鲜血滴在玫瑰花的花瓣上,白玫瑰从此变成了红色的,红
一  八百春秋转瞬空,天街锣鼓傍垂虹。徐舒曲岸千株柳,漫引莲花什刹风。短褐扶车行里巷,牙旗喝道避王公。通衢磊落行今古,紫禁玲珑一望中。  13世纪,元朝把金国时北京的原城址向东向北进行了大幅度移动,并更名为大都。设计和兴建大都的主要负责人是城建专家刘侃和他的学生——水利专家郭守敬。移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水源的合理利用和远离永定河水患。1285年,元大都建成。锣鼓巷的历史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锣鼓巷西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地球生命由无生命物质进化而来,而过去被科学家普遍接受的一个说法是地球生命起源于早期海洋。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称,地球生命可能来源于火星。研究发现,在地球生命发展初期,一种叫作钼的微量化学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在当时只有火星上有钼矿。此外,生命起源必不可少的其他化学元素也只在火星上有所发现。  火星上存在早期  形成生命的物质  科学家对火星上
让相机跟随着你的视线,记录下那些美丽动人的山川地貌、民情风俗,还有那些千姿百态的和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请把作品寄给我们,只要生动、有趣、给人以感悟。  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视线。作品请发到:bkzs010@gmail.com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岸地区,一只水獭母亲带小水獭游到河对岸。小水獭刚出生时眼睛不能睁开,生长发育很慢,直到两个多月后才能开始练习游泳。  水獭是水陆两栖的动物,
美国科学家查阅了地球表面的日照记录和降水记录后发现,地球上部分地区天气正变得更加多变。在某些地区,日常天气越来越多地在晴天与阴天、降水与干燥之间转变。比如在亚马逊河流域,1984年~2007年的24年间,阴晴转变的次数增加了20%,降水量变率也同时提高。目前还不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过研究人员怀疑这可能与空气温度上升产生的大型对流云有关。这是首次针对日常天气变化的全球气候研究。天气多变的直接后
2011年末,月球迎来了来自地球的一对姊妹探测器——“圣杯A”和“圣杯B”。它们原名“重力回溯及内部结构实验室”,其缩写GRAIL有“圣杯”之意,后又在征名活动中被命名为“埃布”和“弗洛”,分别为“退潮”和“涨潮”之意。几乎整整一年后,也就是人们正在忙着迎接2013年新年的时候,人们重新听到了这对月球姊妹探测器的最新消息:它们双双在地面控制下撞击了月球靠近北极的一座山峰。它们完成了什么使命?在这一
“惠更斯号”着陆土卫六  土卫六上最大的湖泊“丽姬娅”(左)和地球上的苏必利尔湖的比较  土卫六海洋探测器  《百科知识》2012年合订本正在发行  《百科知识》2012年全年合订本正在销售,分上、下半年2本,每本60元,合计120元整,免收挂号邮寄费。  另有少量2011年全年合订本,分上、下半年2本,每本60元,合计120元整。  汇款地址: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17号《百科知识》杂志社  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