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电力事业发展的道路上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让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用青春的尾巴抓住了人生的机遇,他们或考上大学,改变一生的命运;或返城工作,扎稳生活的根基;或闯荡商海,展示人生的价值和智慧……
  与许多“50后”的企业家一样,上海东鑫电力的创始人李汉卿也曾站在基层的跳板上,一跃而起。或许正因饱受风霜,所以无论身处何时,身在何地,李汉卿总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他从不服输,是个有品位,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知青返沪,意外“触电”
  那个特殊的年代,塑造了许多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事迹。对于常人而言,斯文或许早已扫地,但对李汉卿而言,知青生活却给予了他无尽的空间,充实着那颗年轻的心。
  初到云南,这个17岁的小伙就因干活一丝不苟,受到了上海慰问团的表扬;而后认真学农,不但做到了自给自足,他的小日子过得也是有声有色;更为难得的是,他用务农之余的时间,学习、实践了丰富的电工知识,不但赢得了老乡们的赞许,也找到了回家后的出路。
  风云际会的1979年,李汉卿离开了生活了十年的南疆,返沪后进入杨浦水电队当学徒,那年已经27岁。3年满师,则过了而立之年。随后,又四处拜师,学会了预算、设计、制图……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线路设计的意外收入,使李汉卿看到了“搞活经济”的前景。
  1988年,李汉卿凭手艺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找他做“私活”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工程队连年亏损,眼见兄弟们的奖金就要泡汤了,在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李汉卿毫不犹豫为兄弟扛下担子。
  工程队包下来后,二十几名兄弟的奖金就要着落在李汉卿的身上了。那段日子,李汉卿没日没夜地骑着自行车在外揽活,终于接到了上海铁丝厂的排线工程,帮助工程队发了笔11万元的“横财”。在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里,工程队的兄弟们每月可以拿到几百元的奖金,简直是幸福的“奇迹”。而到短短2年后,工程队的创收指标就达到了200万元。
  然而,名高引谤,树大招风。有人提出,李汉卿的收入太超前了,变成了现代“黄世仁”;也有人提出,活又不是他一个人干的,凭什么他可以拿天文数字的奖励。在意识形态的是非争议面前,李汉卿选择了“出走”,年轻气盛的他想到,既然承包发生了观念的分裂,如果再包下去,势必还会出现更多的“意外”,与其这样,何不自己干!
  制度保障,防微杜渐
  开始“自立门户”的李汉卿,承包了二军大的一个电力安装工程队。不到两年李汉卿就购买了二手工程车,有了自己的办公房子。1996年的一天,正当他踌躇满志,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名员工在登高作业时不慎掉了下来,断了一条腿。
  李汉卿赶紧把这名员工送到医院治疗,并给予他无微不至的慰问和关怀,哪知员工的家属一纸诉状,把李汉卿告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平生第一次,李汉卿当了“被告”,心里虽不舒服,但经过仲裁调解和劝说,他还是爽气地赔了钱。
  仲裁调解结束后,李汉卿一直在想,随着企业的发展,势必要使用更多的人,如果没有制度,万一再发生这样的事,如何向员工的家属交代,如何向社会交代?
  “因为电力安装绝无小事!”时至今日,李汉卿仍瞪圆了眼睛,强调道。
  随后的三个月,李汉卿收集了各个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互相比较对照,制订了最初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他还请来了专职安全员,设计了一套巡查反馈制度,要求安全员每日巡视工地,对工程安全做出评估,验收安全质量,并由工程施工方签收。
  正是这些铁一般的制度,才有了东鑫辉煌的记录。李汉卿说,来“东鑫”参观的人都有一个感觉,“东鑫”的安全无事故日早于“东鑫”的诞生日,出典就在于此。
  1998年,李汉卿独资成立了上海东鑫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公司挂牌那天,李汉卿在企业的墙面上挂出了安全教育图片和规章制度,在企业的地面上刷上了安全宣传警示,市里领导来看后,给予极高的评价,并把“东鑫”作为企业安全教育基地。
  从此,李汉卿头脑里始终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新员工入职,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只有考试过关,才能上岗;每年,企业都要举行高危、触电、坠落等安全生产知识大赛,请评委打分,对成绩出色者予以奖励;每年,“东鑫”都要举行安全生产月,请老师上课,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1999年、2000年,“东鑫”连续两届荣获上海市安全生产优秀企业,在全国安康杯比赛中,夺得四连冠。随后,“东鑫”又通过了质量贯标工作,成为上海电力安装民营企业第一家。而“东鑫”的安全标准,也逐渐成为上海电力聘用电力安装民营企业的“门槛”。2005年,李汉卿再接再厉,推出了安全生产深度管理工作法,成立了企业管理部,由一位副总专职管理安全生产和科学运作。
  自此,东鑫通过绝对安全的生产理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打破的记录,也使自身逐渐把握了一飞冲天的发展机遇。
  特色党建,回报社会
  虽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是在坚持依靠员工克服困难的经营理念下,上海东鑫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还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现如今,在李汉卿的领导下,东鑫产值早已破亿,拥有职工260余人,其中高、中级工程师18人,并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和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标准的提高,“东鑫”的不少标准,成为本市民营电力工程企业的“门槛”。
  回顾东鑫的发展历程,李汉卿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不渝的抓好党建工作,并通过党组织为员工所做的一件又一件实事,使员工思想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不仅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员工真真切切地拥有了归属感。
  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厂务公开,让全体员工知道了企业的发展目标;通过职代会制度和集体合同的签订,让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同步;通过《东鑫》月刊,让全体员工建言献策,直抒心声。
  自从党支部成立以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主题。某一年的七月,上海发生雷暴雨,突发性用电故障猛增,党支部配合企业紧急动员,党员全部投入到抗灾救险第一线,在数小时的暴雨中,党员抢修了二十多家用户的电力设备,被居民称之为“东鑫的钢铁战士”。
  而在这份荣誉下,东鑫的员工间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李老板做人有魄力,人格有魅力,我们岂能不发挥全部的潜力。”
  对党支部的投入,如果说显现了李汉卿魄力,那么对社会不遗余力的回报,则彰显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本着取之于斯,报之于斯的共建共享理念,东鑫也努力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承担了一份自己的责任。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再到2010年的玉树地震,东鑫以公司捐赠和员工募捐的名义,先后向社会公益团体捐款100余万元。去年4月20日,获悉四川省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在通过光彩事业捐款10万元的基础上,东鑫党政工团发起了“大爱无疆,传递正能量”献爱心捐赠活动,用善举传递正能量。
  无独有偶,李汉卿还倡导利用专业特长为民排忧办实事,组织员工参加“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并通过捐款、捐物、“捐人”为杨浦区和长白街道的建设和发展做了许多工作。
  今年是倡导实现“中国梦”的第二个年头,李汉卿的“中国梦”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东鑫人更加努力的工作,為个人、集体和民族的希望,甩开膀子,团结一致,克难奋进,不辜负任何一个人对他们关心支持和殷切希望。
其他文献
近日,区工商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郑佐华作总结报告。区委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督导组组长陈祥云、副組长包冬明出席会议。郑佐华从主要做法、主要成效、主要体会三个方面对工商联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他指出,区工商联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入思想发动,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理论武装;重要保证是中央、市委、区委的统一领导,市委、区委督导组的关心、支持
期刊
长期以来,受益于上海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海民营企业的品牌化运营正在蓬勃发展,并成为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别化发展的市场利器。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坚持“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有效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展现企业公民责任,服务上海民营企业做精做强,对增强上海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实施了有力的助推。  一、上海民营企业品牌文化现状  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以企业自主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期刊
11月11日,区工商联召开第四季度基层商会会长会议。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志平出席会议。区工商联秘书长丁振毅通报了2014年度基层商会创优达标工作情况,向市工商联推荐优秀基層商会、单项工作先进基层商会和商会工作先进个人的情况;宣读了《普陀区工商联关于加强基层商会班子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征求各商会会长的意见。会长们围绕强化职责、加强学习、会费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徐志平表示,区工商联将加强走访和
期刊
近日,区工商联召开了2014年第四次基层商会工作例会暨基层商会考评会议,各基层商会会长、秘书长出席會议。这次会议打破传统,以汇报、互评的方式进行,主要是通过商会之间的交流,查找自身不足,为更好的作好基层商会工作,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会议最后,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国忠对当前区经济发展情况作了通报,并对基层商会年度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设想提出要求。他指出,基层商会凭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通
期刊
11月11日下午,区委统战部长李群策走访区工商联新桥镇商会。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曹玉龙等陪同。调研中,新桥镇商会会长俞斌从“商会建设、会员发展、服务企业、光彩事业”等方面汇报了商会发展情况。李群策对商会下一步发展提三点期望:一是要强化凝聚力。商会既要及时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人才、维权、融资等方面的贴心服务,又要引导会员企业积极投身扶贫助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業,弘扬光彩精神,以良好的形象赢得
期刊
日前,区工商联举办非公企业信息通讯联络员学习培训会,邀请上海市委统战部办公室王梁同志作新闻信息报道采写实务知识辅导讲座。区工商联执委企业及部分街道、镇商会会员企业信息通讯联络员参加了培训。王梁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企业信息通讯联络员讲解了新闻报道类信息文章的写作要领和方法技巧,并与台下听众热情互動。随后,区工商联副主席何儒新结合工商联和企业实际对信息宣传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信息宣传工作是一项经
期刊
11月14日,区工商联开展了以“提升创新理念、加强交流合作”为主题的民营企业创新沙龙活动。天昊信息、拍拍贷、法律问问、够快科技、之新文化、蕤盛工贸等创新创业企业及区工商联常委企业——明燕机械等参加活动并发言。活动中,企业负责人或高管介绍本公司的创新理念、创新思路或创新模式,现场接受大家的提问并解答互动,部分企业通过PPT演示了其创新模式。区金融局上市办葛倩老师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题,介绍上海股权
期刊
2014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5周年。5年来,创业板的成绩巨大,有目共睹。上市公司由最初的首批挂牌上市28家发展至400家;启动时总市值约1500亿元,现在总市值2.27万亿元,增幅约15倍,流通市值1.37万亿元,(见表一)其中过百亿市值的公司已逾40家;创业板成为创新型企业融资和再融资的重要平台,累计为相关上市公司融资2775亿元;成为仅次于纳斯达克的全球第二大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日均成
期刊
11月4日,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倪琴率菊园考察团一行7人赴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进行考察学习。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梅诗曙分别从会员发展、商会建设、服务会员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介绍了该区工商联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及搭建服务平台服务会员企业发展的思路。在听取朝阳区工商联的经验介绍后,倪琴表示,朝阳区工商联在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能力,积极搭建平台、以商招商,使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成功模式让考察团
期刊
当事人因认识错误,签订了名为最高额抵押实为一般抵押的抵押合同,但因其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该抵押权的类型及效力存在争议。  一、经典案例  上诉人:东某,南某,西某;被上诉人(一审原告):A公司。  一审查明: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 A公司先后与B公司签订了多份《工矿产品购销合同》,A公司于2009年5月将预付款400万元人民币支付给B公司。2009年9月,B公司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