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个别差异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智力的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结构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这些个别差异现象,制约和影响着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的产生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有益的指导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个别差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从生理方面说,神经系统活动有强度、灵活性、平衡性等特性,这些特征制约着每个人条件反射形成的快慢和动型改造的难易程度,对于个别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社会方面说,个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所进行的生活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看,教育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每个人的身体、智力、能力、精神应获得全面协调地发展。为实现该目标,教育者首先要尊重个别差异,尊重人的就为学生发挥个人的潜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看,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见解多种多样,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和培养人文素养的功能,要求历史教学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且引导其积极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提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议,目的在于“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证明,开设灵活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有效做法。
  一、分层教学
  备课分出层次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困生的学习障碍, 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分层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 备课, 配备资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比如。在大多数题目相同的基础上。再增补几道检查不同层次教学效果的题,依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c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A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c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A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二、因材施教
  历史教师要因材施教,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师进行因材施教,需要在课上和课后做大量的工作。
  在课上,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但须兼顾个别差异。教师在课堂学生时,应注意让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回答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因人而问、因材施教。
  在课后,教师要特别关注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指导他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鼓励他独立研究历史问题,超越课堂教学。对力不从心的学生应帮助他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指导他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适应课堂教学。对学习比较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要领,从后进生变为先进生。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既要培养现代公民的素质,又要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必然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上课以及统一的作业考试。但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许多差异,需要采用多样化课程、个别化指导、自主性学习、多元化评价等做法,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绝对的统一化,不利于个性发展;而极端的个别化,不利于社会发展。
  回家课后练习、作业分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學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C、B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 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题; 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三、结语
  历史教师在全面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既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搞好面向全班学生的集体教学,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提出不同的标准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在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形成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历史提出质疑,通过师生讨论乃至师生间的争辩,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由师生间的智力对抗和思维撞击中激发出创新之“火花”,充分调动其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达到课程改革的求。
其他文献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CAI)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小学生4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这4个要素间的关系就是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借助教学媒体、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小学生传播教学内容和接受小学生信息反馈、将教与学有效揉合的过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形式,为教学提
期刊
目的:分析34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2日至2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集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至理名言高度概括了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通过“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理解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将会系统地提高,因此,对学生进行“读”的培养就是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 注重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 学生掌握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因此、教师应在思想上重视对学生“读”的训练,让“读”贯
期刊
期刊
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生动活泼,做到好学、乐学、会学。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感到教师的信任、同伴的鼓励,从心理上获得满足,提高学习兴趣。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乐学欲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
期刊
传承了三千多年的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辉煌。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积淀和载体,更是民族之根。怎样让学生走进这片沃土,感受芳香,汲取精华呢?笔者认为以诵读为基础,多种渠道创设学习文言的言语环境,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指导学生科学背诵。读的方式要多種多样:范读,领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可读全篇,亦可读某几段、
期刊
关键词:简单的美、和谐的美、奇异的美  摘要:赏析数学美可以是多角度的,而且在欣赏的过程中会觉得情趣盎然,得到感情的共鸣和思维的启迪,现在我们从数学完美、相似联想以及内在本质等方面,去挖掘数学美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学各科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综合作用。因此,在小学实施美育,绝不单纯是音乐、美术课的任务,
期刊
大学与社区的关系可以从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其中文化维度能从较深的层面揭示二者的关系。文化可以分解为理念文化、价值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所以新课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其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學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翻开小学语文
期刊
众所周知,莎车县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大县,而汉语也是我县人人必懂的语言,所以,在我县教育系统上,提高汉语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汉语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汉语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