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高铁车载缓存

来源 :中兴通讯技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ictor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高铁车载缓存系统的概念、在工作流程的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指出高铁车载缓存可以有效地减少移动设备与路边基站直连通信的次数,提升乘客的内容服务体验。但是,高铁车载缓存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包括高铁与路边基站的协同缓存、乘客请求数据缺失下的请求规律挖掘,以及通信、计算、缓存资源的联合管控。
其他文献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将面向铁路全场景、全业务、全链接、强安全,不仅有望完全取代既有系统,还能为列车自动驾驶、列车安全视频监控等业务提供高速信息传输服务,是铁路物联网的信息承载平台和高速铁路运行安全保障的基础。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数智融合、新型阵列理论、新材料物理电磁特性为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提供前沿应用基础理论支撑;"大智移云物"技术群、区块链技术、高精度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建筑信息模型(BI
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5G-Adv和6G关键技术之一,智能超表面(RIS)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复杂度和易于部署等特点,为智能高铁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介绍了RIS辅助的智能高铁通信的典型应用,包括抑制多普勒频移效应、解决频繁切换问题、克服高穿透损耗问题和支持高精度列车定位。深入讨论了RIS辅助的智能高铁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测量与建模、信道估计与反馈、波束赋形、网络架构与部署。认为智能高铁新基建与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复合制备Ti-6Al-4V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Ti-6Al-4V试样有3个典型区域,分别为激光增材制造区、铸造基底区和铸造/激光增材制造冶金结合区;激光增材制造区由网篮组织构成,铸造基底区由魏氏组织构成,而铸造/激光增材制造结合区微观组织取决于热处理工艺;铸态和固溶态呈魏氏组织,而固溶时效和热等静压+固溶时效态呈网篮组织。固溶时效态由于组织均匀性较高、析出次生α相,从而使得合金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915 MPa),而且具有较高的伸长率(11%)。
相图计算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获得相图的方法,已在铸造合金开发设计方面取得—定进展,但是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准确有效的铸造合金相与组织预报系统还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概述了相图计算技术以及常用软件,综述了相图计算在铸造不锈钢组织成分设计、相转变温度计算、析出相分析以及成分偏析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相图计算技术在铸造不锈钢中的应用前景。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搅拌铸造制备金属Ti颗粒增强AZ91D复合材料的搅拌温度(580 ~ 710℃)、速度(300 ~ 500 rpm)和时间(10 ~ 30 min)对T
对四种抗脉纹剂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四种抗脉纹剂的物理性能,其加入量对芯砂强度及芯砂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其在某铸铁气缸盖的气道砂芯上的实际应用效果,获得相应试验数据,为抗脉纹剂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为了评估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诸如高超音速飞行器等有限寿命应用中高温弹塑性安定设计的使用情况,在600℃和900℃下进行了短时高应力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在900℃/350 MPa(屈服应力的52%)条件下测试的试样产生的蠕变应变比600℃/900 MPa(屈服应力的99%)时更高。由于热激活效应,在900℃/350 MPa下发现γ′相出现筏化。在900℃/350 MPa时,a[110]和a[100]两种超位错都切入了γ′相,而在600℃/900 MPa时,只有a[100]一种超位错切入γ′相。
对膨润土、混配煤粉、原砂和除尘灰等湿型砂造型材料的重要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对比了不同配比工艺方案的材料成本及铸件质量,获得了湿型砂造型主要材料特性的重要控制点和低成本高稳定性湿型砂的最优配比工艺方案。
宏观卷气缺陷严重影响铸件的质量,易造成应力集中等问题。微观气泡分散在铸件中,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往往可以忽略。当前卷气缺陷预测的研究往往满足不了实际生产的需要,因此在单向流动模型基础上,通过追踪宏观气泡在每一计算时间步的动态变化和所受合力,建立卷气预测模型,判定宏观气泡是否会破碎成微观气泡,在数值模拟结果中将未破碎的宏观气泡作为卷气缺陷标记出来。通过方向盘实物件卷气位置与卷气模型预测位置的对比,证明卷气预测模型的正确性。
采用工业级定向凝固炉研究了籽晶法制备单晶过程中籽晶顶端氧化层结构及对凝固缺陷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籽晶顶端氧化层主要为AL2O3,和NiO;氧化层隔离了熔融籽晶与浇注的合金,导致定向凝固过程中在氧化层处形成了小角度晶界、杂晶等凝固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