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但由于思想品德理论性较强、知识较抽象枯燥,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有较大的距离,如果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不会理想。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01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在当前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被灌输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被扼杀。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主动,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如此。下面是笔者对加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进行的相关研究,发表出来,与同仁探讨。
  一、高效课堂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初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学生道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作为初中思品课的教师责任重大。新课改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是现实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真正凸显。长期以来,教师总不放心学生,总怕交代不清,一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口干舌燥,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到了什么,甚至部分学生昏昏欲睡,老师抱怨反复强调了多少遍,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充耳不闻,效果和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严重失衡,学生还认为思品课是最无聊的科目,让思品课教师也很尴尬。
  那么,我们作为新课改时代下的思品课教师,如何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呢?就要从观念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课堂中要降低老师对课堂的把控力,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变一言堂为众言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使思品课有一个华丽的转身。所以,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做课堂的参与者、助学者,引领者,为课堂的高效发展创设条件。课堂上学生能做的交给学生去做,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让学生去探寻,去尝试,去体验;在探索中辨真伪;在争执中辨是非;在困惑中顿悟……课堂上的教学基本结构为:课堂导入、预习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总结提升,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主体的全员参与。课本知识可以提前交给学生按照预习提纲去预习,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展示、把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解决,这样让学困生也能找到价值和成就。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使其身临其境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人教版教材内容能够切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图文并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学。但有些教师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说教,让学生死记硬背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造成了学生上课时昏昏欲睡记笔记,考试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背概念的现象。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生活,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无法内化到学生的行动上。
  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式的合作学习,把思想政治从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坛”上请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和内化,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琐事中寻找和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相关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掌握思想理论知识,提高道德水平。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针对学生刚进入初中,让学生适应新的集体和全新学习生活而设置的教学内容《我是中学生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谈谈对新学校和新学习生活的感受。这时有的同学说,进入初中后,小学同学都分到了不同的班级,班上大多数是陌生的同学,好像和新同学说不上话。还有的同学说,初中老师没有以前小学老师讲得详细、讲得慢,而且还有物理等新学科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有些适应不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学校,可以为学生详细地介绍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情况,让学生热爱新学校,并让每个同学都进行自我介绍,帮助他们认识新同学,让学生珍惜将要同窗三年的同学友谊和缘分,与新同学团结友好地和睦相处,在新的班集体中相互帮助,并且要根据初中各学科的特点多与各学科老师沟通和交流,把握学习新节奏,享受学习新知识的快乐。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被放在副科的位置,课堂秩序、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作为班主任,我把自己的班作为实验班,其他5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学习态度对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影响很明显。我班学生在班会等场合多次透露:思想品德课不是副科。由此可见,我班的学生很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所以,预习主动到位,作业交的齐,上课氛围好,师生互动积极和谐,课堂教学效率高,教学目标任务完成好,甚至课堂中频繁出现知识的生成。而其他班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作业交的迟缓、质量低,上课中要多次维持纪律,教学节奏不顺畅,课堂教学情绪不高(偶尔也会出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成绩的差别也是很显然的。这样的差别,其实就源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重视。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要纠正家長以及社会的不正确想法,使家校形成共识:不是“有用才学,没用不学”(当然,更多时候我们对“有用”的理解是对成绩有用),而是“有意义就要学”(哪怕是潜在的、长久的、具有后置性的)。
  四、重视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辅导,就是在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中,教师运用学习心理及其相关理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确立适合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成效。
  我在教学实践中,时常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学习心理理论。给学生介绍“压力与效率”理论,让学生明白没有压力、压力过大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学会调整,给予自己适当的压力;给学生介绍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让学生明白及时复习很重要;给学生介绍记忆理论(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舌尖现象等),让学生明白记忆的特点,巩固记忆的效果;给学生介绍“归因理论”,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学会正确的分析、归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给学生介绍“高原现象”,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停滞不前的问题,鼓励学生学会坚持,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给学生介绍“期待效应”,让学生给自己设定一个理想的形象,适当的自我期待,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以上所述,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和感悟。在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索中,我发现: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不仅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和反思的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还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名师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2]陈大伟著.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李永祥著.《以生为本 共建和谐教育》.2005年
  [4]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著
其他文献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施工导流分3期进行。介绍了在明渠导流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工程变更较多、地质勘查不充分、物价上涨等。概述了作好监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探讨影响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将母乳喂养依从性好(纯母乳喂养)的1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按照1∶1比例选择160例母乳喂养依从性差(混合喂养和/或人工喂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
期刊
2012年9月14日,长江流域(片)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正式拉开了该项工作的序幕。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资源司、水
治国必先治吏,以德治国首重以德治官。官气正则民风清,官有德则公有德、民有德。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说得好:“德治”的重心是抓好官德。为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
期刊
介绍了用于MWDC前端电子学读出信号测量的时间数字读出模块的研制.该模块基于FPGA强大的逻辑控制功能与数据处理能力,采用高精度、小封装、低功耗、低成本的专用时间数字转换
设计了一种基于厚气体电子倍增器( THGEM)的快中子探测器。通过研究其对252 Cf快中子源(2.13 MeV)和137 Csγ源(661 keV)的响应,分别得到了在80 mV、160 mV、260 mV三种电子学阈值下,
波形甄别是一种根据闪烁探测器信号形状差异来判别粒子种类的核物理诊断技术,在混合辐射场测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波形甄别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概述,并详细介绍了数字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