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发展茶叶出口贸易,对一国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茶叶市场的巨大需求,潜藏着巨大的收益。未来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从很多国家来看,喝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全球需求来看,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09年年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组秘书处的研究,世界茶叶市场持续多年的供过于求的基本局面已经有所改变。作为世界茶叶的指示性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茶叶的综合价格2006年已经上涨了11.6%,2007年又上涨了6.5%,达到1.95美元/千克。2008年,由于产茶国肯尼亚茶叶预计将减产20%,加剧了荣叶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世界茶叶价格保持了上升趋势。
在目前市场对茶业的需求和茶业价格上升趋势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收益。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的消费市场中茶叶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只要保证茶叶的品质,就可以把握价格的主动权,并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以中国为例,2006年是茶叶出口跌宕起伏的一年,尽管存在日本、欧盟提高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人民币升值及生产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全年茶叶出口金额却突破了5亿美元,达到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
2.通过进行茶叶的出口,可以带动茶叶产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茶产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茶叶机械制造业,茶产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包装业和茶饮料的加工业。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后也会反过来促进茶叶出口规模的扩大。
3.通过进行茶叶的出口,对增加本国就业,實现宏观经济的目标也有帮助。茶业产业链中的一些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这些环节有着比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在目前垒球失业率普遍上升这样的一个大趋势下,发展茶叶产业对增加本国就业,实现宏观经济的目标也有帮助。
4.一国大力发展茶叶出口,对于其更好的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推动公平的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也有作用。
目前,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一些产业,在关税政策方面采取了高关税政策,一方面,这与全球贸易自由化这个大趋势是相背离的;另一方面,高关税政策措施的运用也带来了大量贸易摩擦的出现。这些都无助于整个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例如韩国,出于对韩国茶产业以及农民利益的保护,长期以来,韩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征收高关税,在这种关税制度之下,韩国茶农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避免来自于中国进口的茶叶带来的冲击。伴随着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潮流,这种关税保护制度已经与当前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总体形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一国之所以采取高关税政策措施对本国产业实施保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本国这一产业还不够强大,通过逐步实施产品出口的策略,对本国弱势产业的壮大显然是很好的一个途径,当本国的产业足够强大后,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就没有必要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5.茶业的出口也是宣传本国的优秀文化、增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
出口贸易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在茶叶出口贸易方面。“茶文化”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一个时尚的词汇了,很多茶叶的生产国和消费国都有着非常独特的茶文化,这其中不乏本民族的一些优秀品质和国家的价值观念。茶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通过进行出口贸易活动,也潜移默化的向其他国家宣传了本国的优秀文化,增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了解。这相对于利用其他方式宣传本国的优秀文化而言,成本会更低,也会更容易被接受。
6.对提升本国的科技水平,特别是对于提升本国出口企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目前制约茶叶出口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从欧盟出台新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后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上就可见一斑。从2000年7月起,欧盟国家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残留标准。按新标准执行,仅氰戊菊酯一项,中国当年就有30%的茶叶不能出口欧盟。欧盟的标准虽然有其苛刻的一面,但利用先进科技降低茶叶的农药残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扩大茶的出口规模,增加茶出口创汇的能力,就迫使我们不断的研发降低农药残留的新技术,这样一来,对提升本国出口企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7.对于与产茶大国有着地缘优势的一些国家来讲,实现茶叶的出口就显得更加有必要了。
一方面,依靠地缘优势,可以节约茶叶原材料进口的成本;另一方面,产茶大国往往也是茶叶及茶叶制品的消费大国,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如何利用好这样一种地缘优势,怎样将蕴藏着的巨大商机真正的转化为现实利益,我将在“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出口的策略措施”一部分进行说明。
8.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的出口,对打破传统的贸易出口思维定势、为本国贸易出口创造新的增长点、增大本国出口贸易的回旋余地具有启示性指导意义。
传统的贸易出口活动往往存在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较多的出口本国的一些优势产品,产品优势的来源往往是本国生产这一产品的要素禀赋,但是当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发生变化后,或者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被其他国家的要素禀赋优势抵消掉后,而此时本国又没有培育出新的贸易出口增长点,这样一来对本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可见传统的贸易出口思维定势需要打破,而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的出口就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正是基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我认为不产茶的国家实现茶叶出口是很有必要的。
1.茶叶市场的巨大需求,潜藏着巨大的收益。未来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从很多国家来看,喝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全球需求来看,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09年年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组秘书处的研究,世界茶叶市场持续多年的供过于求的基本局面已经有所改变。作为世界茶叶的指示性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茶叶的综合价格2006年已经上涨了11.6%,2007年又上涨了6.5%,达到1.95美元/千克。2008年,由于产茶国肯尼亚茶叶预计将减产20%,加剧了荣叶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世界茶叶价格保持了上升趋势。
在目前市场对茶业的需求和茶业价格上升趋势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收益。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的消费市场中茶叶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只要保证茶叶的品质,就可以把握价格的主动权,并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以中国为例,2006年是茶叶出口跌宕起伏的一年,尽管存在日本、欧盟提高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人民币升值及生产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全年茶叶出口金额却突破了5亿美元,达到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
2.通过进行茶叶的出口,可以带动茶叶产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茶产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茶叶机械制造业,茶产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包装业和茶饮料的加工业。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后也会反过来促进茶叶出口规模的扩大。
3.通过进行茶叶的出口,对增加本国就业,實现宏观经济的目标也有帮助。茶业产业链中的一些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这些环节有着比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在目前垒球失业率普遍上升这样的一个大趋势下,发展茶叶产业对增加本国就业,实现宏观经济的目标也有帮助。
4.一国大力发展茶叶出口,对于其更好的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推动公平的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也有作用。
目前,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一些产业,在关税政策方面采取了高关税政策,一方面,这与全球贸易自由化这个大趋势是相背离的;另一方面,高关税政策措施的运用也带来了大量贸易摩擦的出现。这些都无助于整个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例如韩国,出于对韩国茶产业以及农民利益的保护,长期以来,韩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征收高关税,在这种关税制度之下,韩国茶农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避免来自于中国进口的茶叶带来的冲击。伴随着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潮流,这种关税保护制度已经与当前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总体形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一国之所以采取高关税政策措施对本国产业实施保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本国这一产业还不够强大,通过逐步实施产品出口的策略,对本国弱势产业的壮大显然是很好的一个途径,当本国的产业足够强大后,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就没有必要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5.茶业的出口也是宣传本国的优秀文化、增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
出口贸易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在茶叶出口贸易方面。“茶文化”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一个时尚的词汇了,很多茶叶的生产国和消费国都有着非常独特的茶文化,这其中不乏本民族的一些优秀品质和国家的价值观念。茶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通过进行出口贸易活动,也潜移默化的向其他国家宣传了本国的优秀文化,增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了解。这相对于利用其他方式宣传本国的优秀文化而言,成本会更低,也会更容易被接受。
6.对提升本国的科技水平,特别是对于提升本国出口企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目前制约茶叶出口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从欧盟出台新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后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上就可见一斑。从2000年7月起,欧盟国家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残留标准。按新标准执行,仅氰戊菊酯一项,中国当年就有30%的茶叶不能出口欧盟。欧盟的标准虽然有其苛刻的一面,但利用先进科技降低茶叶的农药残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扩大茶的出口规模,增加茶出口创汇的能力,就迫使我们不断的研发降低农药残留的新技术,这样一来,对提升本国出口企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7.对于与产茶大国有着地缘优势的一些国家来讲,实现茶叶的出口就显得更加有必要了。
一方面,依靠地缘优势,可以节约茶叶原材料进口的成本;另一方面,产茶大国往往也是茶叶及茶叶制品的消费大国,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如何利用好这样一种地缘优势,怎样将蕴藏着的巨大商机真正的转化为现实利益,我将在“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出口的策略措施”一部分进行说明。
8.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的出口,对打破传统的贸易出口思维定势、为本国贸易出口创造新的增长点、增大本国出口贸易的回旋余地具有启示性指导意义。
传统的贸易出口活动往往存在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较多的出口本国的一些优势产品,产品优势的来源往往是本国生产这一产品的要素禀赋,但是当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发生变化后,或者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被其他国家的要素禀赋优势抵消掉后,而此时本国又没有培育出新的贸易出口增长点,这样一来对本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可见传统的贸易出口思维定势需要打破,而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的出口就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正是基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我认为不产茶的国家实现茶叶出口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