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创新是商业地产突围之道

来源 :安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boy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说互联网对我们形成了冲击,“互联网+”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金钥匙,我不太认同。我们的项目名称为长电朗天国际,位于长春的南部新区,开发区的核心,有一个净月潭风景区,同时离长春的大学城很近,周边有15所院校,周围的配套好,区域性的业态也非常好,人口目前是大于20万,接近30万,未来三年内会超过40万人,项目的体量是43万平,其中商业17万平。
  这个项目的定位是东北首席金融文化艺术教育商街,是一个商街,不是大的综合体,这个商业围绕着三心二带来做,有一个青少年的教育中心,是国家级的,有一个金融服务中心,配套有一个国商的时尚中心,两带是宝翠街和珠玑路。
  为什么选择教育产业,首先由于教育处于优先的战略地位,有国家的支持,另外目前的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非常大的市场,我们通过调研分析,整个教育市场的容量,2015年已经超过八千亿的规模,青少年教育占到30%以上,算下来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市场容量已经超过3000亿的规模。基于教育产业的朝阳性是我们做事情的基础,但是我们采取一种新的模式来做,也就是“教育+地产×金融”。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达到正常运营后,用新的金融手段,实现项目飞跃。只有把前面做好了,金融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要创新,首先要创新体制,体制创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教育+地产×金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可复制性。而且教育是因处处都需要,可以打破区域的限制,不受区域的影响,而且中国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不遗余力。我们采取自持加合作的模式,这个物业都是自持的,我们会选择平销高的行业。
  项目名为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东北示范基地,是我们和团中央合作的项目,这个教育基地里面有两万平的教育集中区,各种教育培训的,全业态的,另外有一万平米的产业孵化基地,因为项目周边有20万的大学生,有15个高等院校,我们想给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的机会,一个是文化教育方面,一个是科技方面。另外还有一万平米左右的精品公寓,里面所有的商家提供配套服务。从创新业态来看,我们是一站式的,区别于所有目前别的教育体系的这种东西,而且融合了很多新的想法。第三,我们寻求有相同理念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很关键。通过国家级的专业的指导和高度,和专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可以解决传统教育培训的统一性的问题。另外项目充分解决家长和孩子隔离的文化,除了考虑孩子的教育以外,还提供了家长能在里面体验的空间。
  除此以外,我们有三个平台,有两个功能,有一个艺术培训平台,有交流展示平台,还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平台,我们还和长春电视台成立一个专属的少儿频道,为我们的基金做定期的展示和宣传,另外由于自持物业和合作物业的新的模式,所以基地内部的企业全部要统一价格,避免恶性竞争。我们改变了单纯收租的模式,和团中央共同发起一个基金,公益和私募两个方面同步进行。
  文化艺术教育产业是商业地产创新发展的一个优选,我们的项目以青少年文化教育产业为龙头,突破传统商街的盖概念,积极突破资源跨界整合的一个新的合作模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