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间生态意识浅谈

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是我国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几千年来,它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文化丰富多彩,反抗性强而著称于世。由于苗族居住的环境比较险恶,对生态环境的脆弱与自然资源的珍贵有着切身的感受。因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苗族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意识,几乎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苗族民间生态意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严谨、科学的思想体系,并且有别于西方和中国传统的生态人类学理论。但是,在自然生态普遍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发掘、整理和利用苗族民间生态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亦不断上升,尽管如此,MHD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1]。如何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
王阳明之所“立言”,版本甚多,然有明隆庆谢氏刻本《王文成公全书》和明崇祯施氏刻本《阳明先生集要》乃为显本,两本各有殊同,皆为读研阳明思想学说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婚外恋行为实施者完全是基于自我对人生价值、婚姻价值的自我欺惘,他们不仅完全否定了婚姻的实存价值;还生活在人格本己价值的自我欺惘之中。其实质是自我至善精神、人格价值
一个十分令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就是如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如果说,党的十七大强调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