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之美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英寸机型之所以是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的绝对主流,低价肯定是重要因素。不过为了低价而在设计方面有所牺牲的机型并不可取,毕竞这样的产品对心仪14英寸机型并追求品质的消费者来说有些鸡肋。其实14英寸机型也有除了低价之外的好选择,例如上市不久的三星RF410。
  
  全新外观设计
  
  虽然RF410的定位与前辈R480相似,但RF410在外观方面的改变是彻底的,特别是银色和黑色的机身色彩搭配让RF410少了几分亲和,却具备了三星笔记本电脑上少有的硬朗和冷峻气质。与其他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体式c面不同,RF410的c面采用了与索尼VA10E系列类似的、界限分明的三段式设计:内置扬声器、功能快捷键和电源按键的位置合为一块,键盘位块,腕托位块。因此,RF410的功能分区很清晰,而且看上去很有层次感。
  有些遗憾的是,R系列机身偏厚的缺点也转移到RF410的身上,机身最厚处有36.6mm,看上去有些笨重。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RF410的便携性,2.27kg的实测机身重量在14英寸机型中处于中等水平,因此需要携带外出时也不会比其他14英寸机型困难。
  
  全能性能表现
  
  作为中高端定位的14英寸机型,RF410的整体硬件配置将“全能”二字演绎得很彻底。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但各个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全。我们拿到的测试样机采用了中端定位的英特尔Corei 5460M处理器和NVIDIAGeForceGT 420M独立显卡,因此能轻松应付绝大多数的应用需要,而且具备了较好的3D游戏能力,能够在高画质条件下流畅运行大多数大型3D游戏(不过面对DirectX 11游戏时还很吃力)。而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硬盘容量都大的640GB硬盘,则让RF410有更充足的空间来应对越来越大的游戏软件或者高清电影。同时,千兆网卡、802.lln无线网卡、蓝牙、USB 3.0等配件和接口也让RF410的联网和数据交换更加快捷方便。
  除此以外,RF410的电池续航能力也让人满意。从MobileMark 2007测试成绩来看,RF410的电池续航时间能达到3.5小时,比14英寸机型常见的3小时左右电池时间要多出半小时左右。对笔记本电脑来说,半小时可不能忽略不计。
  
  优秀的使用舒适度
  
  RF410的散热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前辈R480曾经在我们去年的散热专题横向评测中,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当时唯一的一个编辑选择奖,作为后续机型的RF410的散热能力应该也不遑多让。在室温17℃的环境下,我们在RF410上用OCCT软件运行半小时之后,实测RF410的机身表面温度最高处也只有33℃(键盘左部),其他部位特别是腕托的温度甚至只有20℃左右。也就是说,将手放到RF410上,手腕的感觉不但不热,甚至有些凉。同时,RF410机身底部的温度也很低,除了出风口的位置有些烫之外,其余地方都是温凉的,因此放在腿上用不会有发烫的感觉。
  值得提的是,RF410的出风口设计也跟大多数的笔记本电脑不同。不再是位于机身侧面,而是在机身左后侧偏底部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不但可以避免从机身内部排出的热风直接吹到使用鼠标的手上,而且理论上可以为扩展接口留下更充分的空间。同时,由于出风口尺寸更大(两处出风口),散热效率自然也就更高,这应该也是RF410散热表现出色的大因素。
  当然了,在炎热的夏天,RF410的散热表现肯定要打些折扣,不过很抱歉我们没法模拟夏天的使用环境,毕竞在寒冬里的南方,要想找个温度在20℃以上的环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从RF410的表现来看,炎热的夏天也不是问题。
  RF410的键盘采用了孤岛式设计,各个按键大小均衡,布局也充分照顾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再加上较大的键距,使用起来手感很不错。不过按键的弹性偏软,敲击时手感有些单薄。触摸板的手感让人满意,移动和定位都得心应手,而且还支持多点触控功能,可以进行放大缩小、页面滚动和图片旋转等操作,而且操作很灵敏,不像有的多点触控板那样难用。
  RF410的扩展接口很丰富,除了各种常用接口之外,RF410还提供了两个USB 3.0接口。考虑到目前USB 3.0存储设备在市场上越来越多,它的实用性自然也会强于RF410已经取消的eSATA接口。同时,机身右侧靠近麦克风接口的USB 2.0接口还能提供关机、待机和休眠状态下的充电功能,只要在BIOS中将“Advanced”菜单中的“USB Charge lnSleep Mode”选项设置为“Enable”(默认为关闭),或者在预装的“ChargeableUSB”软件中,将“可充电的USB功能”选择为“0n”即可。这样一来,在需要为手机、PMP等USB设备充电时(iPad这样的“电老虎”除外),就可以在关机状态下进行,毕竞笔记本电脑的电量也是很宝贵的,开机更浪费电。唯一的问题在于RF410的各个USB接口之间的距离偏近,如果USB设备的体积较大,比如造型比较特殊的u盘,那么很可能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而不能同时使用。
其他文献
iPad的横空出世给世界带来了“平”的风暴,正当几乎所有IT厂商都摩拳擦掌地跟进这股漩涡的中心之时,iPad 2的突然发布和iPad的大幅降价又为逐渐成型的iOS Vs Android平板市场格局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味道。面对咄咄逼人的iPad,众A系平板厂商又该如何以应对?一时间,买A还是买i成了众多消费者内心无比纠结的悬念。  在乐Pad尚未面世之时,市面上的热点平板产品俨然成为了MOTO X
我们曾经在去年11月下的杂志中为大家介绍了一款基于Android 2.1系统的7英寸平板蓝魔音悦汇W9,其较高的性价比着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也有一些用户希望它的体形还能再小点,比如和PMP大小相当,以便轻松放入牛仔裤的口袋中。无需向神灯许愿,事实上精明的厂商也嗅到了这一商机,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主角——蓝魔音悦汇T11AD。  如果你经常关注蓝魔音悦汇系列PMP,相信在第一眼见到T11AD时
Intel Vs.AMD,酷睿i与VISION的平台战争  Intel打出智能牌,电脑都要智能的  “今后的笔记本电脑将会迈入智能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智能的处理器”,在年初的IDF大会上,Intel借助新酷睿i移动处理器推出之机,提出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口号——智能。  基于Arrandale核心的新一代酷睿i处理器(酷睿i3系列除外)将被赋予名为“Turbo booal”(中文名睿频加速)的技术,在
作为一名DlYer,对优派这个品牌肯定不会感到陌生。每当看到由三只胡锦鸟组成的Logo时,总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优派的显示器、投影机、上网本、电视机、体机等。不过,优派平板,大家听说过吗?没错,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便是刚刚上市的7英寸和10英寸优派平板——ViewPad7和ViewPad 10。    时尚制品,简易风格    ViewPad一改优派显示器的“大块头”形象,第一眼带给人的是小巧、时
多彩2880G无线键盘  过去,带触控板的专业HTPC键盘普遍价格高昂,导致不少HTPC用户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无线键鼠套装来替代,但这种操控方式始终显得别扭。为了迎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多彩近期推出了一款2880G键盘,不仅实现了键鼠一体的功能,而且268元的官方报价也并不贵。  2880G是一款典型的专业HTPC键盘,除了常规的按键外,还提供了触控板和丰富的媒体热键,以满足用户便携操作HTPC的
在Fermi,Radeon 5970显卡发布之前。性能最强的显卡是什么?经MC评测室的专业测试验证,在上代产品中,性能最强的显卡来自于一款NVIDIA从没发布过的型号,由华硕自行研发,板载两颗GeForce GTX 285芯片的MARS战神显卡。那么在Fermi DirectXll时代来临之际,华硕还会推出类似的产品吗?NVIDIA怎样看待第三方厂商的这种“越权”行为,华硕目前的Fermi显卡有什
11.6英寸MacBook  Air内音13探秘    如果说外观优劣取决于设计师艺术细胞的多寡,那么内在好坏则是体现工程师智慧和能力的最好舞台。虽然这个舞台有些冷僻,少有普通观众,但其上的精彩有时却不容错过,尤其是当主角是新MacBook Air,而观众是我们和我们亲爱的读者的时候。  没错,我们打算与各位一起将那鲜亮的新MacBook Air看个通透,除了借花献佛地奉上这些我们收集的详尽的拆
“我总是滑向球将要到达的地方,而不是它已经在的地方。”这句源自“冰球大帝”韦恩·格雷茨基的名言,一直是史蒂夫·乔布斯最喜欢的经营哲学,今天我们也希望用它来论证一个属于2011全年的命题:世界是“平”的。  这个命题源自iPad的全球性热潮。全球知名的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撰文称:iPad很可能会改变三个行业——计算机、通讯和传媒。对此观点颇感认同的同时,我们的心头还有一种或许可以称之为“哭笑不得”的
近些年来,随着iPhone的火爆以及HTC三星、诺基亚等手机百花齐放,大家似乎忘记了摩托罗拉的存在。直到Andmid操作系统的出现,卧薪尝胆多时的摩托罗拉一口气推出了多款覆盖高中低端的Android手机,其中Droid(详细评测参见本刊今年7月下)堪称“MOTO救世主”,凭借这款产品摩托罗拉一举超越了HTC成为Android机型在欧美最大的制造商。品尝到幸福滋味的摩托罗拉自然不会满足,迅速推出了一
以音乐播放器iPod的巨大成功为基础,苹果进一步创造了iPhone神话;显然微软也希望可以在Zune的基础上复制这种成功模式,而不仅仅是为其它手机厂商提供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于是这个软件中的“KING”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推出了其自有品牌手机——“KIN”,踏出了EB系统至终端的第一步。    解读徽软牌手机    经过漫长的前期准备,去年下半年开始,盛传已久的微软自有品牌手机的迷雾逐渐明朗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