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大疙性表皮松解症继发颅内出血死亡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摘要:新.生儿,男性.娩出时,因窒息经抢救40分钟无效而死亡.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文报告一例药疹.当作者考虑系吴茱英所致后,曾两次作服药试验.虽然明确了诊断,但服药试验不仅可引起药疹复发,还可能导致药疹加剧,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对药疹患者作服药试验时应取慎重态度为宜.
期刊
瘤型和结核样型麻风患者的免疫力处于不同的极端,结核样型一般只出现I型麻风反应;瘤型麻风一般只出现g型麻风反应.但通过现类药物治疗后,少数瘤型病人免疫力可以恢复,而出现瘤型麻风“升级反应”.就临床所见报告于下.
期刊
报告44例剥脱性皮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洽疗,治愈率为97.7多,死亡1人,平均住院时间为85夫.治疗前后对18例进行免疫球蛋白等测定,未见明显改变,对11例散了LTT及ERFCT检查.8例进行了血液流变检查,T例做了微循环俭查,治疗前均有异常,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药疹的致敏药物随着药物的发现亦有所改变,本组病例致敏药物40余种,痢特灵占首位,比过去文献报道均高,四环素所致的药疹占本组病例的第4位、亦较张世恭等报告者为高.
期刊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Glucagonorna Syndrome)又称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Necrolytic migratory erytherria)①,是一种罕见的由胰腺α细胞肿瘤分泌大量胰高糖素所引起.
期刊
二甲基甲酞胺(Dimetliyl formamide,简称DMF)的急性,亚急性、慢性动物毒性实验国内外已有报道(1,2),在劳动生产中引起的皮肤损害尽经皮中毒担道不多(3),1980年6月我所治疗8例,并做了动物皮肤毒性实验和病理检查,现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8例均系男性,年龄26-3i4岁,搬运工,工龄6年.
期刊
患者男,40岁,于1978年3月住院.三年前,右胫前发生数个暗红色豆大结节,缓慢生长,抗感染治疗无效,结节扩展融合,形成凹凸不平的肿块,经常渗血,无痒痛感.
1968年Bart等用后天性指部纤维角化瘤(Acquired Digital Fibrokeratomas,简称ADF)的病名报告10例指部隆起性损害患者,认为系一后天性良性的独立疾病.以后陆续有其他作者报导过.由于不是所有损害都位于指趾部,故Verall.认为叫后天性纤维角化瘤较适合.现将本院所见2例报导如下.
期刊
关于系统性硬皮病与局限性硬皮病的关系,意见尚不一致.一般多认为局限性硬皮病不侵犯内脏,预后良好,而与系统性硬皮病有所不同(1,2).但亦有局限性硬皮病出现内脏病变,可能已从局限转化为系统性.
期刊
患者男、成人.右手拇指患手癣,经用水杨酸酒精、复方苯甲酸搽剂等治疗无效,后改用克霉噢癣药水(广州第八制药厂出品,批号810401)外搽,用浸药纱布行湿致法(用药约3 ml),半小时后觉患处不适,除去纱布后发现敷药处发红,伴有痒痛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