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导学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学案教学时新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本文将从高中英语教学为切入,基于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浅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 高中英语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14-01
  国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导学案教学法”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文[2]讨论了“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本文针对“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对策。
  一、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当引起的不适应。
  一部分学生在初中三年高一半年的过程中,已经养成了每篇课文要老师带着一句一句过了课文才觉得自己掌握了知识的习惯,使用导学案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没有系统没有体系了,感到很凌乱。在“导学案教学”初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出现了一个单元学完了导学案却没有剩下几张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会觉得,使用“导学案”过后,完全不知道“我学到了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我什么不会”。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和同事制定出如下对策:
  1.课后反思:笔者和同事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专门设置了课后反思环节。我们的期待是,在每节课后学生能够自觉记录下来自己在这节课中收获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缺少总结能力。于是老师就指导学生记录下来自己做错的问题,并反思是思路出了问题,还是知识储备出了问题。另外,学生应该记录这堂课中自己感到收获最大的一个到两个问题,可以是词汇,可以是句型,也可以是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的困惑。在精细的指导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开始学会梳理自己的学习状况。
  2.双色笔记:笔者在带高一学生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不管是课本还是导学案,学生的笔记是有相当大的问题的。要么就是一片空白,要么就是听到什么写什么,缺乏逻辑。我们都知道,大脑是喜欢颜色的,于是我们鼓励学生使用双色笔记法,预习作业或者课堂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写下来的答案用蓝色或黑色笔记录,而在老师讲评的时候,要求所有学生拿出红笔做记录。这样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重点难点和自己的失误就非常清楚了,學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装订与整理:笔者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抬头会写明“单元名称”以及“课时名称”,在每单元过后,课代表会组织班里同学把本单元的导学案按照课时顺序排列好并同意装订。另外,我们要求学生准备资料夹一个,用过的导学案、作业和课本一起收集到资料夹里面,便于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缺乏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也许是长期接受“满堂灌”式课堂,当我们决定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时,学生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笔者犹记得第一次组织小组讨论时,学生用非常新奇的态度来对待这个课堂活动,所有人都在笑,都在东张西望,都在看别人在做什么,遗憾的是,却没有人开始认真讨论学习内容。而在组织了很多次小组讨论之后,又有一部分学生丧失新鲜感,开始利用小组讨论的时间聊天,好像觉得讨论跟他是没有关系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以下几个对策:
  1.合理分配小组:我们经过实践,觉得4-6人组成一组是比较合适的。我们对比过6人小组和4人小组,结果发现,小组越大,个体的参与意识就越淡薄。在6人小组中,我们一般安排成员分布分别为优等生1-2个,中等生2-3个,学困生1-2个,保证了小组人员的平衡分布。在4人小组中,一般成员分布为优等生1名,中等生2-3名,学困生0-1名。在这样的成员结构中,优等生像是小老师,在同伴出现困难的时候及时相助,学困生一般为聆听者,也是其他同学群策群力帮助的对象。从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同伴效应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同学作为小老师,把老师的作用放大了无数倍。
  2.组长负责,分工明确:在每个小组中,我们选择一名组长,他总体负责小组分工,值日组长一名,主要负责每次讨论的质量,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同学的观点。组长固定,值日组长和记录员由小组成员轮换担任。这样的流动中,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讨论的质量,而避免使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三、学生参与感减少,没有融入课堂的感觉。
  笔者有学生反映说“学案把什么东西都告诉我了,我都几乎不用记笔记了,突然感到课堂上没有了参与感。以前用课本讲课的时候,我能够随时把我不知道的东西记录下来,非常有参与感,我觉得我参与到课堂中了”。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觉得我们应该反思并改革,应该更多使用问题导引式的方法来编写学案,避免直接给学生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笔记的讲评和展示鼓励学生在学案/笔记本上记录知识,提升课堂参与度。
  “导学案教学法”符合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预习为先,探索在后,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不但提升了学习效率,也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但是导学案的高效课堂又是一个长期研究的问题,在教学的实践中,作为教师应该多写思考,多些总结,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采取适当的策略使得导学案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马卿. “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其他文献
【摘要】对英语词汇、短语、单复句进行正确翻译是顺利进行阅读的基础,只有掌握英语翻译技巧,才能正确理解阅读文字表达的多层含义。翻译对英语阅读学习的作用显而易见,本文将从英语阅读目的及主要学习任务入手,阐述翻译对英语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提出通过翻译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翻译 英语阅读学习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
【摘要】鉴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结合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形势,提出在新形势、新理念下,当代高职英语教学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高职 英语 发展趋势 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03-01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外语的工具性、应用性更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减小无效性的教学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 英语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08-02  作為英语教育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减小无效性,是小学英语教师值得反思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反思,才能真正提高效率,把握
城市道路绿带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以创建生态城市为首要任务,
【摘要】外语学习者的身份建构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外学者对二语习得者的身份建构研究为理论基础, 借鉴高一虹对高校英语学习者调研的问卷,对广东地区设有法语专业的高校一年级学生进行调研。为往后进一步探讨法语学习者的建构模式转变奠定基础,对本科法语教学的整体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身份建构 双语现象 法语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
【摘要】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积极主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本文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为例,阐述分层教学理念及其可行性,进而侧重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优化、科学进行分层三个方面探讨分层教学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10-02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
犬乳腺肿瘤是宠物临床常见的一类肿瘤性疾病,目前已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兽医大夫和动物主人的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犬乳腺肿瘤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临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高职英语中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观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英语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对学生基础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传授,还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意味着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极为必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出发,就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针对性提出了笔者的几点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