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村学校;远程教育;
实施;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1(A)—0014—01
西部农村学校已全面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按初中、完小、教学点分为三个模式,分别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播放室、卫星接收系统、教学光盘播放设备等。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笔者了解,由于各地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以及远程教育设备、资源本身的不足,致使远程教育在农村学校的运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提出,与同行们商榷。
一、存在的问题
1. 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县教育局缺少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没有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有的学校将设备搁置不用或很少使用,有的学校维护跟不上,设备已不能正常使用,个别学校甚至发生了设备被盗的情况。
2. 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目的不明确。远程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拓展延伸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要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
3. 教材与远程教育资源不配套。远程教育资源虽很丰富,但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能从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设计的课件却并不多,配发的光盘资源存在实效性、可修改性及交互性差,不能与课程教学配套等问题,大多数已经被淘汰,而且相当多的课件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4. 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匮乏,角色难以转化。由于受经费和编制的限制,农村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近几年补充进来的年轻教师基本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之前任教的农村教师,尤其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近乎为零。由于制度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制约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的运用,致使远程教育设备无用武之地。相比之下,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难以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角色转换。
二、对策
远程教育工程在农村的推广实施和运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要使该工程在农村中小学发展下去,使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真正发挥效益,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从人力和物力上给予一定的投入。建议应采取如下措施:
1. 加强对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市县教育局、学校要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市县教育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要把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和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情况纳入到校长的任期考核中,以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在农村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要明确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使用目的,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益。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不能全部代替教师的作用,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实效性、交互性、科学性的原则,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 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库,并不断充实完善,实现资源共享。紧密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优化资源,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学科课程及教学内容,使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为贫困农村山区的教师所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开发资源的良好局面。
4. 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时,才能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获取知识,掌握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把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情况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中,与绩效工资挂钩。
实施;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1(A)—0014—01
西部农村学校已全面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按初中、完小、教学点分为三个模式,分别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播放室、卫星接收系统、教学光盘播放设备等。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笔者了解,由于各地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以及远程教育设备、资源本身的不足,致使远程教育在农村学校的运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提出,与同行们商榷。
一、存在的问题
1. 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县教育局缺少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没有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有的学校将设备搁置不用或很少使用,有的学校维护跟不上,设备已不能正常使用,个别学校甚至发生了设备被盗的情况。
2. 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目的不明确。远程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拓展延伸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要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
3. 教材与远程教育资源不配套。远程教育资源虽很丰富,但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能从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设计的课件却并不多,配发的光盘资源存在实效性、可修改性及交互性差,不能与课程教学配套等问题,大多数已经被淘汰,而且相当多的课件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4. 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匮乏,角色难以转化。由于受经费和编制的限制,农村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近几年补充进来的年轻教师基本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之前任教的农村教师,尤其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近乎为零。由于制度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制约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的运用,致使远程教育设备无用武之地。相比之下,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难以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角色转换。
二、对策
远程教育工程在农村的推广实施和运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要使该工程在农村中小学发展下去,使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真正发挥效益,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从人力和物力上给予一定的投入。建议应采取如下措施:
1. 加强对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市县教育局、学校要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市县教育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要把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和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情况纳入到校长的任期考核中,以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在农村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要明确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使用目的,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益。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不能全部代替教师的作用,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实效性、交互性、科学性的原则,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 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库,并不断充实完善,实现资源共享。紧密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优化资源,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学科课程及教学内容,使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为贫困农村山区的教师所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开发资源的良好局面。
4. 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时,才能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获取知识,掌握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把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情况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中,与绩效工资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