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推开一扇窗》情感与演唱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轻轻推开一扇窗》是我国优秀原创音乐剧《星》中的唱段,表现了剧中主人公月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人的情感、对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在演唱技巧和情感把握方面都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值得声乐学习者去研究,挑战和突破。笔者结合自己的演唱体验,从这首作品的情感与演唱进行分析。
  关键词:《轻轻推开一扇窗》;情感;演唱;分析
  一、《轻轻推开一扇窗》情感分析
  从音乐剧中脱离出的《轻轻推开一扇窗》,由叶青青配以伴奏,以创作歌曲的形式进行演唱。因此,作为一名声乐演唱学习者,如何在单独演唱此声乐作品时更好的将原有音乐剧中人物的内心与情感表现出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对此进行分析解读。
  《轻轻推开一扇窗》选自大型原创都市音乐剧《星》。这首歌曲的旋律通俗流畅,细腻优美,音乐线条连贯,大小调交替运用,充满了变化梦幻的色彩,情绪时而从容时而激动,由浅入深的感染了我们。为了表现内心情感的升华,在旋律上不断升高调性,逐步将音乐的发展推向一个最高点,音乐结构上层次分明,音乐的形式十分多样化。音乐是充满梦幻的,轻柔的,仿佛把人带入梦境中,跟随着主人公月月的脚步,缓缓的走来,让人屏住呼吸,充满期待。歌曲第一部分继续弱力度,延续了引子部分的情绪,在演唱几个“轻轻地”时,用了大量气声,使得音乐柔和而充满故事性。当唱到“那一扇窗”时,作曲者用三连音加重语气,使音乐情绪稍微增强,拉开,感情徐徐升温。唱到这一句时主人公做了一个推窗动作,仿佛看到的就是内心的期望,然后娓娓道来,描述此刻充满幸福的心情,“回眸凝望,已是生命的过往,过往,过往”这一句音乐略收,长时值的下行叹息,一句比一句弱。演唱到“窗”这个词的时候,结合“那一扇”这组三連音,将“窗”的长音演唱出一种“坚定”的感觉。进入B段后,歌曲的音乐情绪逐渐明朗,歌词与音乐旋律表现出了月月内心幸福的感觉,但又没有完全迸发。陈莉莉在首演中,从肢体动作、眼神上充分地表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随后,与阳光的相恋让月月重拾了对生活与梦想的信心,但她与经纪人签约之后的选美训练和生活是她再次感到迷茫。穿着晚礼高跟鞋的月月唱到“梦依稀,我丢失在哪里,灯红酒绿伴随光怪陆离”,正说明她的内心并不喜爱这样的自己,唱词中也充分的体现了她心底的对坚持梦想的挣扎,她决定放弃选美事业。离开的月月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还是选择回到都市坚持自己的梦想,继续寻找姐姐。随后,剧情发展的高潮出现:月月收获了爱情,并且在选美比赛中拿到了冠军。歌曲《轻轻推开一扇窗》正是在月月拿到桂冠之后所演唱的,此时月月暂时放下了寻找姐姐无果的挫败感,也忘记了现实的残酷,内心更多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梦想与爱情的实现后的喜悦之情。
  二、《轻轻推开一扇窗》演唱分析
  演绎好一首声乐作品,前提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尤其是音乐剧选段,不仅考验歌唱者的唱、演,更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更加复杂的音乐情感。
  在演唱歌曲开头部分时,速度稍慢,充满梦幻的,第一句三个“轻轻地”要弱唱,不能强,标记的力度为pp,音乐情绪是安静的,演唱时气息一定要深,每个音都要在气息的支撑下弱而不虚,第一个“轻轻地”声音最弱,气声多一些,给人一种淡淡的,美好的感觉;尾音的“地”字唱完就收,不拖泥带水,本段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基本都落在韵母“ang”上,比如“一扇窗”、“凝望”、“过往”等,也就是开口音上。唱“ang”母音时,歌唱状态积极,口腔应充分打开,软腭充分抬起,笑肌上提,使声音进入头腔共鸣,在高位置上延长和保持。
  接下来的几句连续使用了弱起节奏,要把握好停顿的度,不能抢拍,也不能拖拍,所以不能唱得太强,有控制的叹在气息上。这句用了回忆和叙述的方式,在演唱时要尽量说话般的演绎,把每一个字在位置上“说”出来,亲切,明了。回眸凝望处这里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眼里要有画面。三个“过往”应该依次渐弱下来,弱音上控制声音尤其需要气息的支撑,每一口气都要从小腹底部深起,弱声但是又能传到每个听众的耳朵里,给人无限遐想的感觉,同时为后面的对比作铺垫。
  乐曲进入B段后第一次转调,可以加强一点语气,音乐流动一些。在这一段里,尾音基本都落在“i”母音上,比如“找到你”、“印记”、“记忆”等,这些字都属于闭口音,通常比较难咬,嘴巴不能横,咬字时依然注意口腔里面的打开和吸着唱,在同一位置上竖起来唱,起音位置要高,才能使声音饱满,不挤不捏。
  此段主人公的情绪是充满幸福的,但情绪还没有完全迸发,所以此段的力度应掌控好,做到心中有数,既是跟前面乐段的对比,同时又要留有余地,为后面的爆发做准备,在音量上要做到张弛有度。接下来的三个“爱你”应该层层渐强,“你”字的时值比较长,气息应源源不断的支撑,声线统一,最后一个爱你渐强,同时强而不过,为后面的转调做铺垫。
  歌曲在转入升F调时,情绪是宽广、激昂的,这一部分也是本曲的重点,虽然歌词与前段相同,但情感在不断升华,每一次歌词的重复都伴随着主人公内心情感又上一个台阶。在这一段中,有很多像“你”,“我”这样的人称代词,咬字时注意字头,其目的在于表现人称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因为此段的旋律是激昂的,反应了主人公内心想要急切诉说的情感,这里的“梦”字便不能含蓄的表达了,应字正腔圆,流畅的把这个字抛出来,与前面形成对比。
  之后乐曲转到G调,歌曲情感在这一部分完全绽放,从”在浩瀚的星空”,到”生命的印记”,这两句尤为激情,内心控制不住的情感如波涛汹涌般倾泻而出,演唱时要求演唱者控制好气息,充分运用头腔共鸣,使声音饱满圆润,让这两句在演唱时闪光。
  那句长时值的“啊”,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调整好状态,运用很好的呼吸支撑,让主人公把内心所有的情绪通过这个音抒发出来,将心中的呐喊做到极致。。最后的这三遍“爱你”,是在主人公经历过迷茫无助,期盼憧憬,激动喜悦,无限感叹之后内心平静的总结,在声音控制上应该由强逐渐变弱,到最后一个“爱你”时延长弱音收尾,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人们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探索定位因以当代环境下的作为大背景,在内容和探索方法上都有了明确的道路。所谓“当代”不仅仅是水墨语言的个性化特征性表述,同时也是水墨人物画在在人文精神上的体现。其核心艺术手法体现的是当代精神。其实践方法是以水墨语言作为当代性表达的手段。这种新环境下产生的当代水墨创作给未来拓展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在传统笔墨语言与新型题材性创作相结合下,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创作更多的水墨空间。在继承
期刊
摘 要:艺术创作是美术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在绘画方面有所提高,必须经过艺术的创作。本篇主要讲了我在创作我的作品《沂蒙山小调》的时候的感想。  关键词:背景;创作;过程;感想  一、创作背景  艺术贵在具有生命力。上千年的中国画艺术发展史更像是一本历史书,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北宋不同于元代,南宋不同于明初。即便是优孟衣冠,故意去效仿,也难逃时代气息。中国画又讲究“六法”,气韵生动又为之根本,气
期刊
摘 要: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特点鲜明、色彩独到、刻工认真、种类繁多、自成发展系统,它既是一种百姓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又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与东昌葫芦雕刻、剪纸、泥塑、东昌毛笔等齐名的聊城地区民间工艺美术代表。2006年被列为聊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手工
期刊
摘 要:鲁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也是一代语言大师。他的作品不仅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精确地运用语言的典范。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鲁迅把他充沛的才情、感兴与想象力融入
期刊
摘 要:一把椅子的诞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在艺术设计这一系统中,艺术创造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没有艺术创造,就没有艺术设计作品,也就没有艺术鉴赏、艺术批评和艺术教育。冈察洛夫斯基说过:“我只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的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因此,正如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一样,艺术体验则是艺术创作时空的
期刊
摘 要:工笔从传统到现代一路走来,不仅用绘画语言抒发情感,更是会借助一些典型形象来塑造主题。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类别之一。在历史中不断的发展,吸收各种外在事物的精华,使自身技法更加成熟。这种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对于画面的丰富联想正是造就了中国工笔画发展的最好证明。  关键词:工笔画;意境;造型;情感  一、工笔画的历史  中国工笔画作为中国画中重要的类别,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其不可取代的地位与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传统的秦腔打击乐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认可。秦腔打击乐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调,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秦腔打击乐演奏技巧,且有越来越多的民俗音乐爱好者积极的参与其中。为此,本文章主要针对秦腔打击乐与演奏这一热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秦腔;打击乐;演奏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
期刊
摘 要:儿童文学经典阅读在中小学的传播与推广在经过充分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对现存问题进行思考与反思,根据现有问题,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让儿童文学经典浸透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良性循环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儿童文学;经典阅读;阅读推广;微信公众平台  所谓儿童文学的经典,是指以少儿为读者对象的经典文学作品,它全面描绘少儿生活,充分体现出对儿童心灵的探索和对
期刊
摘 要:现如今舞台风格的日益丰富,对戏曲表演提出了多元化的操作建议。因此,化妆设计对戏曲表演是极其重要的。化妆设计能够宏观的体现出戏曲表演的特点,并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角色的性格特征、样貌特征以及精神特征。基于上述,本文重点分析了戏曲表演的特征,并结合化妆设计探索对应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化妆;戏曲;表演;人物  引言:戏曲表演源自于综合型的化妆设计,结合人物基本动作和相应的模仿功能,从而科学
期刊
摘 要:服装作为戏剧中审美客体最直观的外在形式,通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强化了自身在戏剧综合因素中的主动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戏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个性的表达。本文通过对传统戏曲服装的系统梳理,在掌握了戏曲表演基础的情况下,对戏曲服装设计树立创新意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戏曲服装;服装设计;创新  中国传统戏剧服装俗称“行头”。从属于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戏剧服装,属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