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川刺沟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53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北祁连南蛇绿岩带蛇绿岩,前人多认为是形成于早古生代洋中脊的大洋岩石圈残片。本次对川刺沟A型花岗岩和其周围超基性岩的研究,有助于较全面认识该区时代序列与构造格架。川刺沟A型花岗岩的组成矿物为碱性长石(~45%)、石英(~30%)、斜长石(~15%)以及少量的霓辉石(~5%)等,发育条纹和显微文象等结构。岩石具有高SiO2(72.58%~73.96%)和高Na2O+K2O(10.12%~10.39%),A/NK<1,10000Ga/Al值为2.59~3.49。微量元素型式显示该花岗岩富集Rb、Ba、Th、K,强烈亏损Sr、P、Ti、Nb、Ta,稀土元素型式呈明显负铕异常(δEu=0.56~0.60)的海鸥形。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点均符合A型花岗岩特征,进一步细分可将其归属于A2型,形成于后造山环境。其周围的超基性岩稀土型式呈"U"型,富集Th、Zr、Hf,推测其经历过俯冲熔/流体交代。SHRIMP锆石U-Pb定年给出一组该A型花岗岩的谐和年龄501±5Ma,可以代表其侵位年龄。该年龄早于北祁连造山带陆-陆碰撞时间,晚于大陆裂谷发生时间。由于A2型花岗岩后造山环境有两亚类:陆-陆碰撞后造山和活动大陆边缘拉张环境,本次研究结果更加倾向后者,即,该A型花岗岩为在中-晚寒武世俯冲作用影响下,活动大陆边缘弧前发生拉张,软流圈部分熔融产生幔源岩浆底侵形成。进一步推测该地区超基性岩可能与俯冲有关,为非经典定义的蛇绿岩。
其他文献
首先以修正的H—R(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先推导出热弹性材料的非齐次状态方程,再利用热平衡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变量间的对偶关系,通过增加非齐次状态向量矩阵的维数,将非齐次
随着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成人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通过继续教育提升成人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工作的实效,并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基层广播电
中庸之道是矛盾解决的平衡发展法,有助于矛盾双方相互共存、相互吸取、相互促进,使事物协调、平衡、和谐的存在和发展。中庸之道矛盾解决方法的运用,有利于保持自然的生态平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已经非常普遍,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构建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很多小学教师的共识,是现代化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但是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仍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阅读教学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极大影响了阅读教学价值的发挥。在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受到越
银导爆索在拉制过程中会产生冷作硬化而易断裂,需经过高温处理软化银索,但其内装填聚奥炸药在受热后易出现晶型转变,影响产品性能。为避免银导爆索热处理拉制过程中出现断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