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利与弊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益方面
  首先,从国家来说,便于政府的管理,特别是硬件方面便于政府投资。从近年看,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学校建起了高楼,配置了多媒体设备,拉近了城乡差距,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学校通过实行校长负责制,能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学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大大缓解了社会的管理压力,更好地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能让入学阶段的学生不用过早地接触社会,是教育的一个良好思路。
  其次,就学校而言,营造了好而大的环境,充分发挥了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能,便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同时,学校配套的师资力量也较齐全,达到了专业化的特质。
  再次,从师资方面看,农村学校与城市名校挂钩,通过一帮一帮扶活动,让市内的教师到乡镇指导农村教师,农村教师也可以去市内参加各种活动,实现了“能放进来要能走出去”的教育理念模式,对于城镇教师是个质的飞跃,又拉近了城乡距离,这也是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初衷思路。但需指出的是,学校配备的师资只在主科方面是足够的,其他如艺术类、音乐类、心理类以及生活类教师等政府并无配备,仍是一个硬伤。
  最后,从学生方面看,通过学校这个大家庭,形成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工作相互生活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友谊,更加强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人际基础,意义深远。
  二、弊端方面
  首先,从教育教学思路看,前几年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最终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我以为原因之一即是集中教育带来的弊端。当前由于硬件及师资力量的不平稳,使得许多乡镇学校产生了大班教育的管理模式,一个班少则50多人,多则60多,教师要想在每节课里掌控好课堂,不仅要花费大力气,更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但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达到这一要求。实行素质教学,课堂随意讨论,但农村孩子基本上见闻少,看书又不多,想让他们在没有什么参考资料的情况下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许多教师只能选择走回应试考试教育的老路,素质教育也就不了了之。同时,实行大班教育,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也是一个大问题,下表所列为每周的作业布置量,笔者以此为例进行详细探讨:(见下表)
  据下表,若一名语文教师要上两个班,那其作业批改量就是60×3=180本(含作文),基本要花费3小时以上,加上每周一次测试要求,教案的备写等,能用心投入备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可想而知。至于学生每天3种作业量,说是减负,也可以说是个说不明白的事情,且现在学生每节课都排得满满的,作业都要移到课外,久而久之,学生和教师自然吃不消,因此这几年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下降,这也许就是主要原因。
  其次,从学校管理上看,一方面,学校管理压力加大。一个大学校集中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来教学,学生每天矛盾不断,小偷小摸,校园欺凌,村派结合,爬墙上网等违纪问题层出不穷,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的家长又完全将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造成了学校埋怨教师,教师埋怨学校的管理,导致管理越来越复杂。再则,从人文来看,显得关爱不够,由于在管理上增加了教师班主任的常理难度,造成许多教师总是带着情绪上课,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容易影响师生间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再一方面,教书育人的天平倾斜了。其实教書育人应是平衡的,但现在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偏向了育人,不能均衡发展学生,不符合教育思路。
  再次,从教师身心健康看,教师一直在一个绷紧的状态下工作,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有专家指出,在教师工作中表现特别优秀的教师,平均寿命男的不超过65,女的不越过72,触目惊心!据调查,班主任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教师甚至被戏称:“早上起得比鸡早,晚上睡得比猪迟。”我们再来看学校的作息时间,早上6:10起床—11:45放学,午休12:45—14:10,下午上课2:30—5:30分,晚上上课19:00—21:20,学习时间已超过10小时,还要有其他的工作,可见,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若不能很好地解决,就要让带病的身心长年工作,影响的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
  再者,从学生身心看,缺少了亲情教育。学生每天面对教师,若和教师班主任的关系不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闭塞的怪圈,造成很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学生对于自身的心理生理健康问题以及学校的住宿问题、生活指导问题等,能自己解决的不多,而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又大多跳过,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处理,加上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教师,即使有也是不专业化的,而是由教师充当,效果可想而知。而一旦学生心里出现问题,教师不能发现,及时解决,将可能造成很大的教育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调查表明,学生的身高比不上以前。
  最后是安全问题。一是交通安全。近年来频发的校车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今的校车多是一些三无车,或是不符合校车标准的,安全隐患大,于是,学生远离了春游、郊游、夏令营等能感受关爱和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切活动,大大减弱了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也极差,从发展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就比日本的同龄人各种技能差得多;二是饮食安全。近年来中毒事件频发,且是群体性的,这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农村学校没有配备城市学校的应急体系,且这方面学校也不是专业性的行业,出了问题也只能自认倒霉。
其他文献
十多年来的美术教学经历,使我深深认识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特有的魅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和其他艺术课程一样,是中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门课程,因为它没有考试升学的任务,在平时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调节心情缓冲压力。但是,除了那些天生对美术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调动顽强的意志来学习美术。因此,美术学科要想对绝大多数学生产生吸引力,就应该注意使之与学生发生兴趣方
期刊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结合党的十七大目标的背景、放在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的环境中、放在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新阶段来探索,才能准确把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目标、新挑战、新要求。  一、高校党建工作中人文党建的提出  “人文党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后提出的党建新理念,指在党建工作中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党员的生存与发展、思想与情感、权益和需要,强
期刊
一、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  新颁布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能够完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细节要求及教学规范。在这样不明确的前提下,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拔高或者走形式的现象。对于小学生的文言文教学不利。我个人认为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习感知语言,了解我国的优秀的历史
期刊
一、提供宽松作画环境,有利于开发幼儿创造性潜能  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多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美术欣赏几乎没有。教师画什么,幼儿就模仿什么,以画的和老师一样为荣。教师过度的指导和干预,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绘画只是被动的重复和模仿,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活动,更谈不上自由、轻松和快乐了,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运用有效手段提供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创作环境,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潜
期刊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分支学科,又称为理论化学,其基本理论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均可以利用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来进行解释。物理化学是中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检验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特点是逻辑性强、 概念理论抽象、 公式多、推到繁琐、适用条件苛刻、使用灵活。初次接触该课程的学生普遍反映抽象晦涩,难于理解,因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即便记
期刊
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通过思维来实现,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符合新课程标准,也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数学分类思想,就是根据教学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既是一种数学思想,又是一种数学逻辑方法。
期刊
发声训练是美声唱法中最常用到的一种训练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呼吸来运气,运气的时候或聚或散,将空气先吸到肺部然后再吐出来的一种动作,它也是美声唱法中最重要地一种训练技巧,做好发声训练对于美声唱法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声唱法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初学者往往很难把握这种发声的独特特点,美声唱法要求发音自如、音色优美、声区统一,对歌唱者地要求很高,因此,歌唱者在学习美声唱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发声
期刊
美术形式的创新从来就是每个时代审美追求的一面旗帜。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运用这一高科技的技术手段驾驭设计类课程教学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电脑美术设计教学应运而生。现就结合AutoCAD,3DS MAX,Photoshop三种目前常用的绘图软件谈谈电脑美术如何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  一、传统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的特点,作为职高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入校学生自身艺术水平
期刊
初观武老师的国画作品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我们平时所见传统国画无论是在技法还是创作的思路上都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感觉让人感到喜悦,我们的传统艺术历经了岁月的洗砺,怎样才能让我们对它还抱有初始的热情呢,我想唯有创新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武老师便是努力的开拓者之一,他吸收与融汇现代艺术设计观念和手法,使山水绘画形式语言更加丰富与鲜明独特。作品无论从形式或是色彩上都突破了传统国画的绘画标准,展现在我们面前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想教好历史课,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为了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必须加强个人教学素养,提升个人魅力,和自己的学生做知心朋友。  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生历史的兴趣。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