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99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学生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科目中,数学是比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因为数学学科不仅涉及到很多知识点,而且还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能够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尝试着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数学分类思想。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融入分类思想,帮助学生养成分类的思维习惯,然后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的锻炼学生分类思想逻辑的缜密性,提高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最后,分类讨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分类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去思考自己遇到的这些数学问题,全面的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分类思想  渗透策略
  在以往比较传统的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基本上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乎学生最后考试的成绩,并没有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重视起来。甚至有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去讲解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做题来巩固自己学习到的这些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产生混乱,导致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虽然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比较困难,但是知识点之间其实有着某些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能够注意到这些,在刚一开始接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对其进行分类,将相同类型的知识点都归纳到一个分类里面,牢記分类的区别,就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会出现知识点记忆混乱的情况,让学生边学习边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一、渗透分类思想,促进数学思考
  教师在刚一开始使用数学分类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这一个理念。因为有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一味的按照课本中知识点出现的顺序来讲解,学生也只是被动且单纯的去接受这些,在学习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该知识点的特征,就不会养成分类的思想。
  例如,在初中的数学课本《相反数》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某个数字的相反数。有些学生在学习到这一个章节的时候,觉得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但是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有关于“相反”这个数学概念。所以,针对于这一知识点,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用推陈出新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学生之前就已经学习过了《相反意义的量》有关的知识点,而二者之间又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教师就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开始讲解,然后逐步的讲解到新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熟知这些知识点的特点,帮助学生全面的提升自己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去给学生一点提示,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融入自己的思考,发现学习到的该知识点的特征是什么,又跟之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点有着相同和不同之处?应该归于哪一类?这样就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有条不紊的学习过程。
  二、重视逻辑的缜密性,促进数学思考
  当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分类思想的能力之后,如何提高学生分类思想逻辑的缜密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话题。因为学生虽然具备了分类的思想能力,但是若是在分类的时候不够缜密,将原本没有多大关系的知识点强行的分类到一起,不仅无法帮助提升自己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认知,还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大量的学习时间被浪费。
  例如,在初中的数学课本《勾股定理》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学会用勾股定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到该勾股定理的时候将其认为成一个全新的学习概念划分为一个新的类别,其实勾股定理是依托于直角三角形而成立的一个知识点,所以在学习到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从该知识点的概念特点,或者是运用方式的特点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之后再进行分类,给每一个知识点都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当学生想要用到该知识点的时候,就能够迅速的找到。只有当学生能够有一个缜密的分类思想的时候,才能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最合理且最细化的分类。在分类的时候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三、渗透分类讨论思想,促进数学思考
  数学分类思想不仅仅存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学生遇到的一些应用题上。有的应用题可能只涉及到一些单方面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需要利用该知识点就可以解决,但是有些数学题目不仅需要运用到很多方面的知识点,而且还因为其未知数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有两种甚至以上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广泛的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分类讨论,才能够找到该题目所有的答案。
  例如,在初中的数学课本《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个章节中,就涉及到了一个未知的变量k,所以学生在看到反比例图像函数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一个变量k考虑进去,当k>0以及k<0的时候的两种不同的情况。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也养成分类讨论的思想,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首先就要讲解这些内容,当未知数出现的时候,不能怕麻烦,而是应该每一种分类都去尝试着寻求最终的答案,才能够让学生站在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条理清晰的学习和归纳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用一种更加全面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自己遇到的每一个数学问题。随着学生对于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分类不断的细化,也就说明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更加的深入了,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亚楠.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2017(11).
  [2] 肖如楠.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分类思想[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时,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好的课堂导入将直接决定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导入环节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要想保证课堂导入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切实地结合好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进行深入分析,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 数学起始课在初中数学中属于初步阶段,也是学生构成知识框架的主要时段,教师则发挥着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入数学的世界,发现数学的奥妙。本文针对初中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进行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章节起始课 探究  目前的初中数学教材,在每个章节前都有文字和图片的标注,让学生对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具体的了解,可是很多教师却忽略章节起始课,将其跳过直接进入难度较高的教学。章节起始课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走进了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更加丰富。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它以简洁短小的呈现方式、视频语音结合的感官教学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围绕深入探究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微课 优化教学  
期刊
【摘 要】 数学学科一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学科,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或者高中,甚至到了大学中,数学都一直是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但是数学这门学科思维性较强,难度较大,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为此我们一直在进行探讨和探究新的教学方案。当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在这其中,微课显得非常显著和亮眼。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中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应具备多元性和选择性,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中,作业布置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实现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指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科学化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设计活动。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其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就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进
期刊
【摘 要】 智慧课堂的构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本文在明确智慧课堂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小学数学进行了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分析,提出了增加课堂互动频率,创设实践探究过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构建智慧课堂,带来一定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智慧课堂 策略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当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方式,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关注学生课堂之外教材之外的知识点,将生活当中的一些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高中地理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时事熱点与高中地理知识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做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为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且养成其锻炼身体的习惯。但是很多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场地比较简陋,这就导致一遇到雨天,学生的身体锻炼计划便不能开展。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探讨一下雨天里的室内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 室内教学 小学体育 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课程一遇上阴雨连绵以及操场泥泞的时候,便会阻碍体育课程的开展,从而使得教学目标没办法达成。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认知与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可获得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解题能力发展得不够好,尤其是不少学生存在审题能力薄弱的问题,影响了学生解题的准确性。本文将围绕着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中的审题教学方法展开分析,希望可让低年级学生克服审题能力低的学习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低年级 审题能力 教学方法  数
期刊
【摘 要】 高中数学复习课是高中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复习,避免出现学生大范围遗忘知识的状况。而思维导图就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复习自己学习过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应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授课过程中。基于此,笔者在此着重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复习课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运用的策略和必要性。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