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888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在我国农村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以为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义;农村;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149-01
  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取得了显著成就。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把林地承包到户,再次激发了农民耕山致富热情,获得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被称为“中国农村的第二次革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规定林地承包期为70年,期满可继续承包,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农民作为林地经营权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同时,这2种权利具有资本功能,可作为入股、抵押或出资、合作的条件。
  此外,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在不改变林地用途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可采取多种方式对这2种权利进行流转,依法进行转包、出租[1-3]。
  (2)在坚持林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让农户无偿、平等、均等地获得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既体现了公有性,又体现了公平性和维护个人权益的原则,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闯出了一条公有制与个人利益、权益公平与自由发展、改善民生与改善生态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林业发展新路[4-6]。
  (3)通过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有效释放蕴藏在农民中的巨大潜能,呈现出家家户户齐动员、热火朝天干林业的景象。
  (4)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林改后,农民主动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精心经营,科学设计树种、林种,合理施肥抚育,林地产出效益显著增长。
  (5)由单一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变。林药、林果、林菜、林菌等林下种植业和林猪、林鸡、林兔等林下养殖业蓬勃兴起,形成了立体经营模式,实现了长中短、上中下、林农牧有机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林地利用率和综合产出率大幅提升。
  (6)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了社会就业空间,有效破解了农村就业难题,使农民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可观的家庭财产。我国林地面积大,林业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就业空间广,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他们通过植树造林、发展产业、开发林下经济等方式,实现了就业增长。随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解决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7]。此外,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和进城做生意的农民通过对自己承包的山林进行包括转包、出租、转让、抵押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
  (7)为城市下乡职工提供了就业平台。许多地方呈现出“城里下岗,山上创业”、“一户承包,全家就业”的可喜局面,起到了稳定就业、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8)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体系,解决了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让农民“不离乡能就业,不出山能致富”,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扩大农民的发展成果。
  (9)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林业产权制度。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規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配置为手段,以利益驱动为动力,低成本、高效率的林业发展长效机制,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进一步挖掘了自然社会潜力,增强了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了林业发展动力。
  (10)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富裕了集体,致富了农民;减少了纠纷,增加了和谐;使乡村绿化得到了保证,公益事业得以发展;干群关系得以改善,基层组织得以稳定。因此,林改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11)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部门林业向社会林业的转变、管理型林业向服务型林业的转变、集体林业经济向市场林业经济的转变。扭转了造林资金不足、管护人员缺乏、资源大量闲置、利益争相瓜分、生态日益恶化、林业发展缓慢等不良局面。形成了社会各种要素向林业聚集、造林、护林和发展林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林业的发展。
  (12)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降低了资金投入,减少了管护费用,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进一步解决了“三农”问题,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13)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可以对自己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与其他人入股,由其他人出资金、出人力,共同增加原有山林的经营项目,提高收益。
  (14)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那些有山林经营能力,但自己的山林太少太散、经营效益低、想连片经营、扩大规模经营的,可以将邻近的山林转包或者租过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加经营效益。此外,自己经营山林的农户,可以围栏搞林业种植、林下养殖业,使林下经济得到了发展。
  (1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激发了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多年闲置的撂黄地、河滩地变成林地。而且人民群众管林护林积极性也空前高涨,“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已经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四黄”地,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方式,进行承包经营。适度集中规模,吸引了社会资金提高了治理成效[1-3]。
  (16)改革的意义在于更好的发展,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谋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良好的生态和农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是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 贾治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兴林富民的伟大实践[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1(4):10-15.
  [2] 贾治邦.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2011年4月2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4):435-440.
  [3] 耿国彪.林权改革带来农村金融的重大突破——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J].绿色中国,2009(21):9-11,8.
  [4] 张粼粼.林权改革带来农村金融重大突破[N].中国经济导报,2009-07-30(A01).
  [5] 朱冬亮,肖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实施与成效反思——以福建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1-91.
  [6] 吴琼岳.海南省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J].热带林业,2008(4):43-44.
  [7] 习永红,王辉,崔光教,等.对夷陵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01-103.
其他文献
漆黑的夜.没有一盏灯亮着。福州长乐鹤上镇大厝村的村民们不安地坐在广场上,他们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知道等一会儿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突然.夜空中一道电光划过,刺眼而又绚烂,注
为了满足老人、病人或残疾人的生活护理需要,旨在为受照护者提供更方便、更轻松、更卫生的照护环境,项目团队研究设计开发了一款产品——新型多功能智能床。床品功能齐全,集
为了明确NaCl胁迫对臭椿生长的影响,为臭椿在沧州市绿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一年生臭椿幼苗进行不同NaCl胁迫处理。结果表明: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臭椿幼苗的生长,随着NaCl胁迫
在南宁山区旱作雨养条件下,以全覆盖双垄沟栽培方式,进行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3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8835.62 kg/hm2,较对照晋薯7号增产23.34%,其次为青薯168,较对照增产
目的总结比较不同体外冲击波能量对老年肾结石患者的碎石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成都市西区医院泌尿外科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毁灭性死亡病害,对我国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威胁。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松材线虫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寄主松树受松
摘要 通过对安康市耕地的土壤养分情况分析,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康市粮油作物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并按照氮素实时监控和磷钾素养分恒量监控的方法,对水稻、玉米、马铃薯和油菜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施肥量进行了推荐。  关键词 粮油作物;施肥;指标体系;陕西安康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241-01  安康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
对近30年来东乡县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院干旱是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其次是冰雹、寒潮、霜冻、雷电、大风;暴雨洪涝是危害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同时提出相关防御
期刊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反映植被生态的重要因子,利用NPP数据对区域生态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MOD17A3遥感NPP数据产品,应用线性倾向值估计、标准方差等统计学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