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如何拓宽识字途径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基本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识字则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树立现代化教学思想,应用多元化方法来开展识字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高效地识字。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1.识字游戏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识字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因年龄较小,其认知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与成人相比还有着不足,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中,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教学法,该教学方式符合当前学生年龄段爱玩的心理特点,学生可以在玩乐中认识更多的生字,且能够深入理解。例如在学习“大、小”生字时,教师可以通过比一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生字的概念,教师先伸出自己的一只手,学生也伸出手,让学生对比下谁的手大,显而易见老师的手比较大,然后教师还可以问学生:“那你们觉得一头牛和一只猫哪个大哪个小呢?”学生此时已经对大小有概念了,就能够轻松对比出来,教师顺势可以将“大、小”两个字写到黑板上,并告诉学生:在记忆“大”字时因为大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写的时候就要往外扩,而“小”字旁边的两个小点就像你们的小手一样,这就是“小”字了,通过该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整教学方式。
   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可以采用加减法的方式让学生轻松记住。例如:教师可以先把“一”字用加笔画的方式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加一横就是“二”,加一个竖就为“十”以此类推,学生在掌握该技巧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口”字加笔画,鼓励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个学生写得最多且最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所写的生字进行整理,并在黑板上写出来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奥妙,该方式可以让枯燥乏味的识字变得具有趣味性。
   二、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
   随着科技的發展与进步,多媒体已被运用到各领域。在教学中,多媒体因有着可视性较强的优势,可以将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转换为生动有趣的图片及视频,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并掌握。如学习《小猴子下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学生在脑海里有了画面感之后,教师可以将这篇课文通过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需适时暂停,然后问学生每一个动作的含义,如“扛”这个字,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下怎么扛的呢,以此类推,教师将文章中的“扛、扔、捧、摘、抱”这几个字都让学生表演出来,然后问学生:“这几个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学生通过对比得出:“它们的偏旁都是一样的。”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这几个动作是不是都需要用小手完成呢?”此时学生心里就会有画面感,教师可以说:“这个偏旁叫作提手旁,因为是要用手完成。”该方式可以简化思维过程,将文字与图画感联系起来,让学生生动的识字,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合多元化的精彩生活,拓展学生的识字视野
   在提升小学生识字能力的方法中,不可急于求成,应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汉字不仅仅展现在课堂中,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来进行识字教学,深度融入生活化元素,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准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及包装袋等,让学生认识这些物品的名称,如“牛奶”“雪糕”“方便面”,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常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这些物品名称。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跟着父母去超市,将认识的生字记录在识字本上,然后看哪个学生认识的生字最多,教师就给予奖励,通过该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对学生的识字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
   本文中,笔者主张拓宽识字教学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识字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对此提出采用游戏化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融入生活化元素等,希望能够对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遣词造句是组成一篇习作的基本要素,也是表情达意的基本载体,如果不能积累足够的词语,在习作中学生往往难以准确运用已学的词语表情达意。究其原因,既有阅读量的匮乏,也有运用词语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已有的词汇正确地表情达意,是语用范畴所要突破的难点之一。   一、阅读积累,博学广闻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探索用教材中的课文“1”领路,课外的文章“N”相随的思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实现用课文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效果。   关键词:1+N;群文阅读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存在着时间不保证、材料少开发、方法缺指导等方面的困难。那么,有没有一种可以立足课堂40分钟,立足教材,“细水长流”式的群文阅读呢?可以以教材课文为基点,用“1+N”的方
期刊
语文课程作为小学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相关授课教师应该重视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学习主动性的状态下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是尤为重要的。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开创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小
期刊
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阅读的质量,需要教师长期、细致、积极地引导和训练。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与语言面对面接触,去寻觅和挖掘文本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丰富诗意,就能使他们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有效地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让语文课堂迸发生命的活力。   一、在对话中捕捉诗意   阅读教学是促进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写作教育逐渐作为教学重点被教育工作者设为首要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发现和创新。本文从由点到面分析习作、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以及做到因材施教三个层面展开讨论,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提出个人见解。   一、由点到面分析习作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摒弃传统
期刊
从某种方面来说,学校可以看成是一个班级集合体。建设理想的学校,首先需要建设理想的班级,而理想班级的精髓,就是构建理想的课堂。理想课堂的构建需要爱的智慧,成功的教育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施展教育智慧,用爱去“玩”些心理战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沉着,有智慧而又要把握时机地去开展工作。   一、让学生自己制定行为规则   我们习惯于制定一堆堆细密的班级条例、班级制度,却发现再多的条例和
期刊
曾到剧院聆听了马瑞芳教授说《聊斋》,她在开场白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她大致是说:我不是名人,要说出名的话,是《聊斋》的名气使我出了名。   名人出名之前都是普通人。那么这少数的普通人是怎样成功的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想成功的条件至少有三:一是天赋;二是机遇;三是毅力。   《聊斋》在全世界非常有名气,研究《聊斋》的定会大有人在,为什么马教授出名了呢?我想,马教授在付出了很多心血的同
期刊
素质教育发展发展观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目标,现代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发现了小学阅读教学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以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小学语文的学校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薄弱,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
期刊
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掌握得非常扎实,却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究其原因:读写各自孤立,不能紧密结合。现在就以某些典型文章的处理为例,说说我是怎样尝试读写结合的。   一、從遣词造句处学写   语文教材中文章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那些描写细致、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推敲,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
期刊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明确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從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学有效性表现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兴趣不高导致教学参与有效性较低。第二,教学方法局限导致学生理解有效性不高。第三,课后巩固不足导致教学成效不佳。   二、提升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