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原理与技术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注(perfusion)是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灌注成像可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核医学对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成像的研究较早,USG、MRI、 CT灌注成像技术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成像方法.CT灌注成像方法最早于1991年由Miles等提出,并先后对肝、胰、脾、肾等腹部实质性脏器进行了CT灌注成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1-4].电子束CT(EBCT)以及多层螺旋CT(MSCT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43例胰腺癌患者的超声、CT及特殊化验检查,探讨超声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和误诊原因。方法 43例胰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超声、CT、血清CA19-9检查。结果 超声对胰腺癌的确诊率为60.5%,CT86.7%,CA19-9
浅表淋巴结用高频超声探测易于发现,判断其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00年11月至2002年1月间60例患者共80个浅表淋巴结的超声声
从分析天然气管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入手,推导出在一定管道条件下,管输成本与运距、输气量的关系,从而说明了我国制定的按管输运距收费的办法有一定理论根据,同时也指出了其缺陷
我院自1986年以来,B型超声诊断处女膜闭锁13例,已经妇科检查及手术证实.对现有完整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B型超声对处女膜闭锁的诊断价值.
以对中国文化结构因素和中国文化环境特征的分析为基础,探析了中国文化环境对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研究了会计文化与会计改革的关系,从文化层面分析了中国会
沈雁冰主编革新的<小说月报>与施蛰存创刊主编的<现代>在引进西方文艺上都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雄心与执着,但二者的侧重点各不一样,同时二人在主编刊物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文学发
如何在降低CT检查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时保证诊断质量是近年放射影像关注的重点.近10年来国外报道关于螺旋CT儿童头、体部检查,减少放射剂量问题[1].近几年国内外又对成人胸部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