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

来源 :现代临床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按患者入院时间先后次序进行分组,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电话随访失去联系1例,最终纳入42例;2019年4月至7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3例设为试验组,电话随访失去联系6例,最终纳入37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采用电话方式回访;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3个月.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了解患者的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比较两组再住院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降低再住院率.
其他文献
目的:已有相关Meta分析报道了抑郁患者存在显著的负性注视模式,但此模式影响的大小及不同类型刺激下注视指标的差异尚不清楚.为此,文章系统评价抑郁症患者在不同情绪任务刺激下眼动追踪的注视特征,为临床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关于抑郁症患者眼动追踪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库至2021-09-05.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
目的 了解全程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且行择期手术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研究过程中,因患者要求退出1例,实际纳入49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将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基线(T0)及术后7d(T1)、第1周期化疗后(T2)、所有化疗结束后(T3)、首次复
背景:当下降脂减肥已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运动作为降脂的重要手段,探讨影响运动中脂肪代谢的因素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探究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对脂肪氧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归纳总结运动调控脂肪氧化的生物学机制,探索合理运动处方在防治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启示,并瞻望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百链云图书馆、PubMed和EBSCO运动科学全文等中英文数据库及Researcher、ResearchGate学术社交平台,选取“运动;脂肪氧化;脂肪动员;脂肪代谢;减肥”及“exer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应对方式与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应对问卷(cancer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CCMQ)及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对116例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心理应对方式与病耻感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得分为(59.46±10.19)分,病耻感与心理应对方式中的回避与压抑(2.78±0.89)分、屈服(2.0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