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林业资源的养护方法及造林技术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qwerty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在向着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建设方向迅速发展。经过多年的林业建设,林业管理人员总结并掌握了很多养护方法,这些方法是经过工作人员多年的实践工作分析和总结而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扩大林业资源拥有量,人们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和高效的造林技术,一方面提高树木和植物的成活率,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我国在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科技含量。
  关键词:林业资源;养护方法;造林技术
  前言:林业资源需要长期稳定的养护举措和维护管理才能保证其价值优势,在具体的养护工作中,人们会采用平整土地、植树造林以及多种防护林木资源的举措等模式来保护林业资源。其中,造林技术的应用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故本文对养护工作中不足以及采取的具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1、林业资源的养护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1.1缺乏技术性人才
  林业资源的养护以及开展的造林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而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人才上的巨大缺口,真正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在养护队伍中还是占据着很小的一部分,主要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工作环节中,必须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管理和操作,并非紧靠传授和指导先进的养护技术方法就可以做好这项工作,正是由于一线管理和操作人员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才导致一种奇怪的现象,即使拥有了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养护技术的具体操作程序得不到切实的执行,期间会出现很多失误和偏差,这就造成养护工作以及造林活动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1.2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
  缺少专业养护和造林技术人才,将直接导致很多养护方法和管理模式仅有大致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概述,而没有形成专业的操作程序和工作环节,也就是缺少必要的执行措施,告诉普通的养护工人到底如何去做或者怎么做。同时也暴露出当前的林业资源养护和管理缺少完善的养护举措及其运行机制,相应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对于出现的各种林业资源的专业问题束手无策。比如根据不同区域地势等自然环境条件来选择树种这类关键问题,必须要对当地的自然天气、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因素做到全面的调查和了解,才能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选择出最为适合栽种的树种,而当前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缺少必要的前期调查论证工作,工作机制就无法高效运转起来,那么在树种的选择上就很可能造成失误和偏差,对于造林工作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打击,也不利于林业资源的长期保护和发展。
  1.3缺乏先进的理论
  造林技术是一种较为笼统的概念,其包含了多种技术和方法,人们在造林和育林管理工作中,不能仅依靠造林技术这个模糊的概念和宽泛的指导思想来完成各方面工作,这就是目前养护和育林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仅有技术方法,而缺少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行动策略和决策方案。技术的实用性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加以实现,很多技术方法和手段并非照本宣科就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进行改进,对技术手段加以灵活的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技术优势作用。
  2、林业资源养护以及造林技术应用的科学策略
  2.1形成完备的操作措施
  科学技术虽然处于飞速发展和进步之中,但是如何将科学技术真正应用于实际工作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林业资源的养护工作以及造林活动管理之中,养护人员就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来印证养护科学方法和造林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要進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检验,以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为基础,不断加入更多的工作经验,逐步形成适合本地区和本单位执行的一整套具体操作策略和举措,这才是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也是能够满足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基本举措。因此养护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到养护方法和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研究反思工作之中,尽快的形成完备、实用性强的操作措施,这样做也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管理制度的完善。
  2.2提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
  林业资源养护人才是提高林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提高林业资源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刻不容缓。首先要吸引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主动投身到林业资源养护工作中来,这就需要通过基层的奖励制度和建立出对人才的优惠政策,保证人才主动流向到林业资源养护工作的基层。除了对外吸引高级人才之外,还要对林场的林业资源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针对养护人员自身知识层次特点,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来改变一些工作人员对老经验方法的使用观念,学习到新的林业资源养护方法。关于养护工作人员基础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的问题,除了要开展专业的知识培训、讲座,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还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锻炼,这就要求养护工作人员要具备基础的、属于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养护和造林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易于进行综合整治。
  2.3建立造林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案
  造林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具备完整的具体方案作为实现造林的基础,因此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立出适合的造林技术具体方案。首先根据需要进行造林的地区进行环境的考察,分析得出适合栽种的树木品种,还要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这就需要对苗木的规格进行选择,这些都是在栽种前期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栽种过程中也要考虑相关的技术问题,保证幼苗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使其生长。栽种是造林技术的前期工作,造林方案还应该顾及到对幼苗的保护措施,可以通过使用生根粉和保水剂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建立造林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案对林业资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结论
  丰富的林业资源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针对林业资源养护和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提高林业资源养护方法和造林技术的水平的方法包括采取林业资源养护方法的具体措施、提高林业资源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建立造林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案等。国家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对林业资源的养护和造林工作持续的关注,最终一定会提高我国林业资源的水平,使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许婷.浅谈植树造林技术和养护办法[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82.
  [2]肖波.探讨造林技术与林业资源养护[J].科技展望,2016,26(05):64.
其他文献
金岱曾是追求文学新形式的先锋,而后却宣言要做“意义的先锋”,旗帜鲜明地追索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似乎完全不怕“上帝发笑”。因而,他将自己过去十几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proteins in free silica-induced transdifferentiated rat lung fibroblasts.Methods Rat lung fibroblasts and alveo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确定奋斗目标、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解决群众
摘 要:在我国的基层医院里面,政工干部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医院和谐风气、提升医务人员思想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基层医院的政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为以后指导医院的政工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
将C4光合特性转移到C3植物以提高其光合能力,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C4光合途径转入C3植物已成为可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程的改革,中小学音乐课程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不仅是促进改革的有利因素,也是制约改革的瓶颈之一,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社会各阶层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我国音乐课程的改革,本文直面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与阐述,对改善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反思  前
2000年,她像盲人一样闯入足球圈;之后的两年,她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足球记者之一;今年世界杯期间,她作为特约记者前往德国,在30天内激活那根足球报道的神经。 She broke into t
群众线路是我们党的根本线路,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托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托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摘 要:锅炉是一种转换能量的重要装置,但是在使用锅炉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些客观或者是主观因素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而如果锅炉出现安全隐患现象,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害人身生命安全,因此要能够有效的开展锅炉的检验工作,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锅炉;检验;安全问题;对策  锅炉可以进行能量转换,其运行原理主要就是利用热量将水加热成水蒸气,而水蒸气具有非常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翠片花式的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它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的教学资源。目前,微课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领域,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同时也适应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化的学习需求。微课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钢琴课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高职高专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阐述微课,说明了微课应用在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