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协作教学在肿瘤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如何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及多变的临床病例结合并灵活运用,是临床带教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肿瘤领域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扩展,需带教传授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加深。探讨了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协作教学在肿瘤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并分析了优缺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该院ICU收治的8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该院ICU配置固定护士44名,每组患者分配22名护士。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
期刊
目的:观察拨松针松解治疗颈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局部痛点阻滞治疗,治疗组给予拨松针松解治疗。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拨松针松解治疗颈肌筋膜炎可明显改善颈部疼痛及颈部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s, MDT)信息化管理结合院内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护时间指标、溶栓治疗情况、患者及家属的满意情况。
期刊
潜射弹道导弹是实施核威慑和核反击的有力手段,作战使用时,战略目标的选择应基于核弹头对敌不同目标的毁伤能力,以获得武器的最大作战效能。针对硬点目标和软目标的不同特性,研究了核爆冲击波对其毁伤效能,分别给出目标的毁伤概率模型。以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和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为例,仿真计算了潜射弹道导弹对其毁伤效能。仿真结果表明,当导弹圆概率误差(CEP)大于60m时,核弹头对硬点目标的毁伤效能不佳,对移动式软
期刊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痛点、心俞放血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电针联合颈肩部压痛点放血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心俞放血。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
期刊
髌骨脱位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骨骼快速生长、内在解剖因素、早期运动专业化、高危活动水平的增加以及创伤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来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但方法并不统一,同时因青少年骨骺未闭,内侧髌股韧带股骨止点靠近股骨远端骨骺,术中股骨等距点的定位十分重要,以避免潜在的骨骺损伤。
期刊
<正>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不同,但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典型临床表现为红斑伴有鳞屑,角质细胞异常增生为其典型病理表现。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与免疫、感染、遗传、环境等众多因素有关。1 发病率及患病率目前有30多个国家报道了银屑病的发病率、患病率等流行病学信息,主要文献来源于欧洲、北美、东亚、南美。患病率东亚为0.14%、大洋洲1.99%、西欧1.92%、中
期刊
骨涎蛋白是一个重要的非胶原细胞外间质蛋白,具有促进骨形成以及诱导骨吸收的功能,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并诱导矿化组织的出现。骨的吸收由一个复杂的分子网络控制,而骨涎蛋白可以促进破骨细胞分化与骨吸收,同时它也与一系列恶性肿瘤的转移息息相关。目前认为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唯一细胞,在骨骼的形成以及后期的发育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和牙周病都是因过度骨吸收而引起的。本文将对骨涎蛋白在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中
期刊
目的 分析髌股关节病中髌骨外侧缘骨赘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同一医生手术的连续7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髌股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4例;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5.3±2.9) kg/m~2;年龄28~78岁,平均(55.1±12.2)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
期刊
背景:水甘草碱因其抗炎生物活性在心肌重塑、急性肾损伤和肺损伤等疾病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假体磨损颗粒常引发无菌性炎症,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进一步导致了假体周围骨质的破坏和骨量丢失,然而目前尚无水甘草碱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确切疗效的基础研究。目的:探讨水甘草碱对破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表达及磨损颗粒诱导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1)细胞实验:将RAW264.7细胞分4组培养:对照组细胞加入完全培养基;破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