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点滴做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积极探究多种教学模式,注重营造“书香班级”气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从书籍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展现出新时代中学生的风采。
  [关键词]文化修养 书香气氛 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29
  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最大限度吸纳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就,还他们活泼开朗的青春朝气,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开掘学生的潜力,搭建学生成长平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拘泥于中考的羁绊,进而开阔他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修炼他们立德树人的灵魂。学校多举措齐抓共管,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使学生不再是吸纳知识用来考试的机器,而是洋溢着时代朝气和青春灵动的鲜活个体。
  一、夯实基础,加强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形成语文学习能力,必然需要夯实的素养。语文教学根植于中华灿烂文明的土壤之中,这决定了它底蕴的深厚和外延的广阔,面对浩瀚的语文世界,必须注重日常点滴知识的积淀,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平日研习语文课程标准,以中考语文考试范围为风向标,注重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和运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有翻看词典的时间和机会,将基础知识、基本语法、文化常识等渗透在教学和辅导的环节中,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班级中逐渐形成了探讨交流的气氛,在讲解中识记,在应用中提升,学生日渐一日地丰富内涵,逐渐具备一定的扎实的基本功,“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以稳定的知识涵养为依托,才能为日后的综合发展储备实力、奠定基础。
  二、利用课前三分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每节语文课,在教师授课的前三分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负责的学生进行课前展示,引领大家开阔视野,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商榷,提出疑难,化解分歧。可不拘泥于课本,外延十分广阔,有励志警句、基础知识、民风民俗、名著推介、各地新闻、中华好诗词、佳作欣赏等,内容广泛,形式不拘一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准备资料,各有分工,相互协作,通过电脑技术呈现出来,画面新颖别致,知识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参与热情。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语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形式不固化,内容不局限,学生不再是吸纳知识用来考试的机器,而是充满朝气和灵动的知晓广泛的鲜活个体。
  三、提升文学修养,营造“书香班级”气氛
  乐于看书,善于读书,才能使学生青春年少的心浮气躁变得沉稳淡定,才能使学生在大千世界里去领略语文学习的精神愉悦。笔者开设了阅读课,鼓励学生多读书,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每学期都为他们列出阅读书录,很多学生乐享其中,真正把书籍当做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读课外书成为他们的兴趣和习惯。利用学校配置的书柜成立班级读书角,帮助学生树立“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意识。为扩大阅读量,学生积极响应教师的号召,将家中珍藏的书籍捐献出来,其中有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有大量的《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把各类书籍贴上标签编列序号并制定图书管理章程、图书借阅制度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由图书管理人员登记后,可以随意借阅书籍在午休或自习课上赏读,读书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主流活动。积极利用学校阅览室书籍多的优势,鼓励学生借阅大量的优秀文学书籍,培养学生诵读意识和欣赏名著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举止更文明,谈吐更得体,教室的文化底蕴更厚重。
  四、成立文学小组,激发学生书写心志
  多读书,自然有心得。在教师的倡议下,班级成立文学小组,由语文课代表任组长,利用第二课堂进行主题演讲和自创作品展示,把好的稿件打印出来供全体学生细细品味,从创作到排版,都靠学生的力量完成,有时还力邀教师和家长参与其中。班级定期印制班报,期期有特点,刊刊有花样,每个学生都乐享创作的快乐。我们还寻求更大的展示舞台,精心挑选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全国公开刊物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创办班报一年的时间里,已有两人的作文在《意林·第一阅读》上发表,还有六人的作文在《丹东日报·教育周刊》上得以展示,令人倍感欣慰和鼓舞,这是我们营造的书香氛围结出的硕果。我们的做法深受校领导的赞许,我班继而担负起创办校报和管理校图书室的职责,为打造书香校园做领头羊,其成功经验在全校加以推广。校报每月定期出版,在全校刊印发行,师生人手一份,栏目多彩多样,有校园动态、校园风尚、佳作赏析、教师风采、家长心语等,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和家长参与其中,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平台。有了如此的底蕴,我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和征文比赛,学生多次获得读书先进个人和征文比赛一等奖等荣誉。在省级公开课上,笔者组织学生上了一节作文赏析课,师生配合默契,全体学生几乎人人发言,对写作颇有心得体会,得到了省级骨干教师的高度赞誉。通过参加多样的活动丰富了班级的文化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我们事无巨细地践行着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
  五、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充分尊重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板报墙报中尽情展现自己的知识才能和艺术才华,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小黑板上,有学生轮流自创名言警句的激励,一天一句。各种展板相互依托映衬,学生更是手绘图画并自创各学习小组的标语口号,以主人的身份布置自己快乐的家园,枯燥乏味的教室瞬间亮丽明快起来,身临其中,厚重的文化氛围包裹周身,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并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弥漫其中。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正如“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建设,积极探究多种语文教学模式,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使他们从书籍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对于他们的心灵成长也会起到日渐明显的引导作用。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生的成绩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在不知不觉中,成果自然显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注重班级文化积累结出的硕果。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将不断推陈出新,使每个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继而使他们明事理懂礼仪,展现出新时代中学生的风采。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正> 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是当前深化会计体制改革,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促进依法理财和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已有不少地方进行试点,取得了一些成
[摘 要]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学生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来抓,一手抓文化知识,一手抓德育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 现实意义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28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
<正>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政府行政职责和社会经济、事业管理的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征收、提取和安排使用未纳入国
[摘 要]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拓宽学生的练习渠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将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微课 初中英语 口语 自主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36  “微课”是近年来正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对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寻找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模式.问题作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桥梁,还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精心地总结问题,可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 G63
<正> [概念] 郁证系指在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后从而引发患者在精神意识上的病理改变。中医“郁证”的范畴较广。本文所述仍“郁证”范畴中的属较为特殊的一个分类,即“郁证”并
明年,总部地址位于Witten市的J.D.Neuhaus有限公司将庆祝企业诞生275周年的生日,自成立之初这家企业就一直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手中。今天,,这家公司已经成为液压和气动起重设备
[摘要]计算题是物理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且分值较大,从而备受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者的青睐,这是广大物理教师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包括不少思维较敏捷的学生对计算题的解答都没有太大的把握,缺乏必要的信心,因此,计算题的得分率偏低。[关键词]物理计算题 现状 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1998年11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47届国际新技术、研究与发明世界博览会上,当国际评委会主席Pamieze(阿&#183;弗米埃)把博览会上唯一的“发明家”大奖送到他手中的
<正>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的理论,世界经济正处于大转变时期,一种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型态——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由现代科技成果、风险资本和人力资本相结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