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玩事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的我们喜欢跳皮筋、打弹珠,现在的孩子喜欢Ipad、手机了,曾经我们以为马里奥是最好玩的游戏,现在孩子喜欢打英雄联盟……岁月是把杀猪刀,看看下面这些童年游戏,玩过一半以上的人,就不能不服老了。
  经常有人说,如果童年可以重来,有多少欢乐值得我们回味?
  我从不祈祷时间可以重来,我珍惜我走过的每一步。但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好在还有记忆,可以让我们重温那段与小伙伴一起光着屁股玩耍的时光。
  小时候,我们常唱的歌谣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及“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小时候,我们眼里的英雄人物是狼牙山五壮士。
  小时候,我们爱看的动画片是《黑猫警长》和《葫芦娃》。
  小时候,我们常吃的零食是爆米花和冰糖葫芦。
  小时候,我们不用上手工课,每个孩子都无师自通,手工制作出一个个好玩的玩具:毽子,沙包,弹弓、纸飞机……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童年,也远离了童年的游戏。
  这些,不仅是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深深烙印。
  打棍
  虽然小时候大家玩的游戏大同小异,但是有些游戏还是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打棍就是用长木棍打短木棍:玩者分为两个组,一组持长木棍,站在地上画的大圆圈里,一组在圈外;短木棍先放在圆圈里,持长木棍的先用长木棍猛敲短木棍,短木棍弹起来后再横起一击,将其打出圈外,若圈外的一方没有接住,则持长木棍的一方获胜,若接住了,再往圆圈中抛去,圈内一方得挥棒把它打飞,若没能接住,就算输。如此往复。
  跳房子
  女生喜爱的游戏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就是跳房子。平时常在一起玩的女孩子们在房前屋后找一块稍微平整一些的空地,用粉笔或者瓦片、木棍在地上画出格子,在格子里面写上数字、或者其他的名词,跳房子的人在“房子”内单脚着地,按一定的顺序往前踢“子儿”,子儿踢到哪格,就单脚跳到哪格,最先跳完的赢。如果把子儿踢出去了,就算输。有些格子还有不同的“特权”——能双脚站立,或者是能直接跨入某一格。
  晒画片
  这些游戏中,有些游戏是典型的时代产物,比如“晒洋画”。晒洋画需要几样东西:底片、晒图纸、两块玻璃、橡皮筋。底片是山水、人物的画片,比如人物有张飞、关羽、孙悟空,也有双枪老太婆、杨子荣等。这些画片可能是别人用过的、旧的,或者是自己画的,还有可能是从图书上剪下来的。
  晒图纸通常是天蓝色的,上面涂有感光显影液,一般需要去商店买。拿两块玻璃把底片和晒图纸夹在其中,为了夹得尽量紧可以在玻璃两端用橡筋固定好,在大太阳下面晒上十多分钟或者更长时间以后,取出晒图纸放在清水里,晒图纸上便出现了底片上的图案。
  记忆里,街头巷尾常有小商贩提着篮子兜售晒图纸,划好的玻璃片、橡皮筋、夹子也能在这些小贩手里一并买到。“到了七十年代,晒洋画也升级了,可以在布手帕上面涂好感光显影剂,用黑白相片底片直接晒出人像。
  六子冲
  棋类游戏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游戏,在田间地头也能见到,游戏器具也很简单。双方在地上或者纸上横着竖着画四条线,再在外面划线围成一个九宫格,各自寻捡6个石子、砖块或者木棒作为棋子,就能对弈。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错点上,每次可以沿着线移动一格,横向或者竖向都可以,每次只能移动一个棋子。
  游戏获胜的规则也很简单,两子吃一子。如果一方把两枚棋子移动到一条直线上,对着对方在这条线上的独子时,就能吃掉对方这枚棋子。如果吃掉了对方全部6枚棋子,或者把对方的棋子全部围住不能移动,就赢了。由于规则简单,道具也方便易得,在四川的城市和乡村,如果两个人相约下盘棋,那就指的是下六子冲。
  民国年间,上世纪40年代,跳棋从上海传入成都,后来又有了军棋,棋类游戏逐渐丰富起来。到现在,知道六子冲、玩六子冲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扎风筝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川内各个城市、乡镇、农村都能见到小孩子放风筝,在《成都通览》一书的相关记载中,成都放风筝的风气在全省都是最盛的,还说“俗言‘杨柳青,放风筝’。十冬月即有放之者,至春三月止。”
  小孩子放的风筝多数都是自己扎的,而且一般扎的都是最简单那种风筝。”最简单的风筝也叫“田字风筝”或者“王字风筝”。娃娃们寻几根竹篾条,用刀片剖细,三横一竖摆起,拿细线扎成个“王”字。
  再找来一张白纸,拿浆糊或者米饭团糊到篾条上。扎风筝最考手艺的就是串斗线。斗线也叫提线,穿之前要先选好位置,打两个点,提线拴好后,再接上长长的风筝线和线卷,风筝就好了。有些小孩子想装饰下风筝,还会在风筝上画上画,在风筝后面安些彩色纸的须须,再去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
  放风筝要比哪个放的高,可能还有些娃娃要拿自己的风筝线去缠别个的风筝线。以前的娃娃放风筝除了好耍,还有寓意在里面:风筝放得越高意味着越吉祥,那叫“青云之志”;放风筝还把晦气一起放掉了,所以古人会把名字写在风筝上,等风筝飞高以后剪掉风筝线,把晦气放走。所以如果谁的风筝被放走了,是一件令放者、观者都皆大欢喜的事情。
  扯响簧
  扯响簧和抖空竹很像,却也有不少区别。从外观上来讲,响簧有点像半个空竹:一个厚约两公分的竹盘,下面连着一个木椎。竹盘的两头有木头做的面,木面在挨着竹盘边缘的位置上钻的有眼,竹盘上靠近这些眼的位子也开的有哨孔。这些哨腔哨孔就是扯响簧时发声的位子。
  扯响簧的时候,小孩子像抖空竹一样,拿两根棒棒,两根棒棒的一端系上长长的棉线。据说为了防止线磨损,还会在线上面打蜡。
  扯响簧除了有“嗡嗡”的声音,很好听,耍得熟练的人还会耍出很多花样,这些花样也有专门的名字:什么“黄龙缠腰”“雪花盖顶”“抛天卦”“地转转”,而且都很形象。
  在过去,响簧和提簧一般都在春节前后玩耍。这个时候大人有空,家长手里也多半有些余钱,可以给小孩买这些玩具。过年期间,城里到处都是提簧、响簧的呜呜声。这逐渐热闹起来的响簧声、提簧声,也让人们过年的心情越发急切。老成都有俗话说:“杨柳黄,扯响簧。”“杨柳黄时扯响簧”也被唱进《锦城竹枝词》里。   抽牛牛儿
  抽牛牛儿可不是拿个鞭子去抽打黄牛、水牛,而是指抽陀螺,因为陀螺又叫“木牛”。旧时的成都孩童们抽的陀螺,一般高5厘米,直径3-5厘米,用硬的圆木做成。一头平,一头是圆锥形,在尖头处还会镶一根铁钉或者一颗钢珠。
  抽牛牛儿的道具还有一根系着棉线的小竹竿,棉线一般长1米左右。玩的时候,孩子们把棉线缠在陀螺的腰那个位置上,然后一手把陀螺放在地上,另一只手将绳子向外一扯,陀螺就能在地上直立着转起来。在陀螺转动的速度逐渐慢下来的时候,用鞭子抽一下,它就再度快起来,继续转下去。
  孩子们抽牛牛儿,比的是谁的陀螺转得久。孩童还喜欢在抽陀螺的时候唱一些儿歌,比如“一个牛牛儿一把鞭,娃儿跟着牛牛转。”
  跳拱、斗鸡
  跳拱斗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男孩子们相当热衷的运动。童年的男孩子的活动强度较之女孩子更盛,这两者都有一定的竞技性。
  先说跳拱。在冬天的空地上,就能看到一群男娃娃先猜拳定输赢,输家当拱赢家跳。当拱的小孩弯腰低头,其他人按顺序从他背上依次像跳马那样跳过去。每跳完一轮,拱的高度要往上升一些。当拱的人也从一开始弯腰屈膝慢慢直立起身,站在那里。如果哪个没有跳过,就算输,换下原来当拱的那个娃娃。
  斗鸡的对抗性也很强,孩子们抬起一条腿,拿手抱住,站成一个“4”字,单脚跳着用膝盖互相碰撞。谁先跌倒或者双脚着地就算输。
  不少游戏从明、清流传到民国时期,有的还流传至今。像抽陀螺、扯响簧、骑竹马、踢毽子、老鹰抓小鸡、斗鸡、跳绳、抽中指、抓子、蛇报蛋、藏猫儿等等游戏,都是从清朝传下来的。
  这些儿歌童谣你又记得多少
  在四川成都,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快过年的时候,大人会对小孩讲“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事实上,除了过年,像正月十五、花会游船,都有相应的儿歌。
  成都民俗画画家季风就在《百谣图》里面收录了一些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比如:“龙来龙往,四季发财,今年耍过,明年又来。”还有“正月正,耍龙灯,龙灯转,龙尾跟。三桥焰火架,火炮响通城。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开门做生意,大吉又大利。”
  有的歌谣是作为长辈的奶奶、姥姥、妈妈在带小孩的过程中,轻声唱给孩子听的。比如捏着孩子的两根食指,一边碰,一边唱“斗虫虫,咬手手,外婆家,吃酒酒。飞到外婆菜园头。吃了外婆一窝菜,气得外婆骂妖怪!吃了外婆一根葱,气得外婆打倒栽葱。——虫虫呢?飞了!”
  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旧时,一家老小都会在院坝里乘凉。大人们躺在躺椅上,孩子们就在一旁玩耍。月亮上来了,孩子们唱:月亮光光,芝麻烧香。也有小孩唱“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后面的内容,各地还有区别。
  童谣多,也能见到两个小孩双手拉着,一边拉一边唱《扯锯还锯》:“扯锯还锯,家婆门口有本戏。请外孙,来看戏,没得吃,牛肉包子夹狗屁。”非常俏皮。天要小雨了,娃娃就会在院子里拍手叫:“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百米。一点一个泡,长年好睡觉。”起风了,娃娃们也有的唱:“风婆婆,莫起风,明天与你杀个大鸡公。”
  房前屋后,江边坝子玩耍的孩子看到蚂蚁排队取食、搬家,也有儿歌唱:黄酥黄酥蚂蚁,请你家公婆吃点朒(ga)朒,先来的吃瘦肉,后来的啃骨头。刘孝昌说,还免不了有小孩专门打死一只昆虫,引得蚂蚁来觅食,看蚂蚁忙碌,自己唱童谣唱得乐不可支。
  由于童谣的节奏感很强,押韵上口,所以小孩子们常常是一边拍手一边唱,甚至还会用脚打起节拍。
  正在离我们远去的游戏还有很多,如丢沙包、掏鸟窝、看露天电影,搜集糖纸,用狗尾巴草编小兔子,女孩子会买明星贴纸,一张张剪开,贴在本子上……
  无论哪一种游戏,我们都可以乐此不疲地从下午玩到太阳落山。
  那时候的大部分游戏,今天的孩子早已不再玩。那时候,我们的游戏大部分是群体游戏,而现在,电子游戏让孩子流连于虚幻的世界中,一个人就可以玩,不需要小伙伴。人和人越来越疏离、冷漠。
  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好,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长,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时代不同了,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拥有自己儿时的回忆,每一个人的童年都会有时代的烙印,硬说哪个时代的童年更美好,哪个时代的童年更无趣,都是失之偏颇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其他文献
沙埕铁枝、走古事、闹春田……许多传统民俗里,总能瞥见孩子的笑脸。属于我们的民俗传统文化也更应该让孩子多学习多了解,让传统文化传承真正不断线。  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民俗内容自然会发生变化,一些会留下,一些则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文化传承的“新陈代谢”,并不意味着坐视传统民俗渐行渐远。每逢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文化反思,说明国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大的关注和强烈的
期刊
2016年6月26日,福建省摄影家协会、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三溪摄影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长乐三溪上邦乡村主题酒店举行。福建省摄协主席潘朝阳,顾问马金焰,副主席朱庆福、吴寿华等出席仪式并为三溪摄影创作基地揭牌。  “客家祖地”焦红辉纪实摄影展在龙岩开幕2016年6月26日,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龙岩市博物馆、龙岩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客家祖地——焦红辉纪实摄影展”在龙岩举行。焦红辉现任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
期刊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6年6月19日,由中国作协、福建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暨福建作家艺术家闽西红土地采风活动出发仪式在上杭古田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白庚胜,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张作兴,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王来文等出席仪式。张作兴书记主持仪式,并亲自启动航拍器,航拍红色根据地。福建省摄影家协会
期刊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在石狮蚶江设立了蚶江海防官署,统辖当时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成为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港口。蚶江开始了与台湾鹿港的商贸对渡。200多年前,蚶江已有从事两岸贸易的行郊商号百余家,对渡船只三百余艘,两岸的海上贸易繁荣兴盛。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两岸对渡的船只都要在蚶江海边追逐泼水,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谊
期刊
《政和资讯》编辑部主任李隆智2013年集结出版的散文集《南洋纪事》,全书五个部分、九十篇章、十五万字,该散文集16开本印刷,共187页,由海峡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十年来,政和县有一种奇特的“文学政和”现象:一部又一部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一位又一位作家走进人们的视野。如果把“文学政和”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李隆智散文集《南洋纪事》就是这棵大树上发出的一丫新枝。  《南洋纪事》“南洋”者,实则是
期刊
摄影师贾迪卜·巴塔查里亚是一位印度的高中老师,他在印度东部一个偏僻贫困的村庄里拍到了这张照片。小男孩用手指转动地球仪,兴奋地展示地球自转的基本现象,学习新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洋溢在他的脸上。Bhattacharya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完美的时刻——学习带来快乐,这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越南会安古城,两名女性坐在灯笼店里聊天。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15世纪以来,这座海滨城市一直是东南亚地
期刊
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缅甸的每一个男人或终身或一个阶段都必须削发为僧。佛教徒的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功德,他们认定建佛塔可以造福终生,修福来生,修建一座献给佛的塔是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因此,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蒲甘王朝承载着缅甸灿烂而辉煌的时代,那是一个佛教盛行的时期,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达万余座,被称为“万塔之城”。直到现在,在蒲甘还有将近三千多座佛塔屹立在伊洛瓦底江河边的
期刊
周末到洞宫一游,无意中邂逅坑塘龙焙贡茶遗址,在绝伦山水与历史之间穿梭,感受了一回宋代人的精致生活。  洞宫山的悬崖峭壁中,云雾缭绕。而在那峭壁的不远处,豁然于一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这里,稻浪金黄。  千年古寺资福寺的钟声悠远的传扬。从资福寺往下庄古村行驶一个公里,迎面扑鼻而来一股幽香,那是薰衣草的馨香吗?一座新建的亭子招呼着你,亭子就叫“流香亭”。亭子边泉水叮咚,告知你这是宋代坑塘茶焙遗址入口。驻
期刊
多年来,我很少写摄影评论了。不久前,潘朝阳同志冒着36℃的高温,送来一组《龙舟夜赛》新作,请我动笔雅正。我看后的第一印象是,龙舟赛的片子鲜有这样的表现形式,画面主体有风驰电掣的强烈力度感,而陪体则是流光溢彩的抽象线条符号,颇有新意,于是欣然接受了。  摄影艺术的特点,是把现实世界流动的物象定格下来,成为静止的画面。  现实世界永远是流动变化的;摄影作品的画面是固定不变的。  170多年来,人们为了
期刊
近日,澳大利亚女子布莉·柯柯·布尔兰达在澳大利亚珀斯市中央商务区的中央公园里,一次转起181个彩色呼啦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布莉最初创造了同时转162个呼啦圈的纪录,随后被人以180个的成绩刷新,于是布莉开始了170个呼啦圈的目标训练。她坚持锻炼,终于达到了175个,最终以181个打破世界纪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