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体系建设中几点想法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mn2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体系,是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今后一个时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动态监管体系建设主要是体现在安全监管机制上的创新,通过整合安全监管的社会资源,建立起一个信息互动,反应敏捷,协调一致,科学发展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体系。
  一、信息互动,广域覆盖,提高信息的灵敏性
  特种设备从生产到使用,从检验到修理改造,从设备变化到人员变动,每时每刻均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这些变化的信息特别是与安全有关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是动态监管首要解决的问题。信息互动基本要求是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广域覆盖,要从企业监检单位、政府部门等多个行业、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广泛地收集信息,这就需要建立起动态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完成信息采集、更新,并及时地信息传送到网络中各个层面的每一个网结,每一个网点。该项工作主要是由两个网络完成,一个是组织机构和人员网络,主要由企业、监检单位、安全监察机构人员组成,完成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另一个是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完成数据信息的汇总,处理和传送。网络建设是实现动态监管的基本条件。
  二、明确职责,反应敏捷,提高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加强防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安全动态监管体系的重要作用是对有关安全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和使用中发现的隐患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做出快速反应,设备的使用单位应自觉地执行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及时主动地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监检单位应做好技术支撑工作,确保定期检验工作的任务和质量,发现设备缺陷或事故隐患,及时将信息通知到企业和安全监察机构,安全监察机构应履行自身监督职责,随时掌握设备安全状况的动态变化,这是实现动态监管的基本要求。
  三、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提高安全目标的统一性
  安全为生产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也为社会稳定服务,这是安全工作的总目标。有了统一的目标,才能够使安全工作协调一致,才能够使包括设备的生产、使用单位、监检单位、安全监察机构等各方面形成合力。生产企业、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从思想认识上摆正安全工作的位置,自觉地做好安全工作,发挥企业安全工作的主动性,才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监督检验是日常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检验工作要牢牢抓住为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的主线,确保定期检验率,保证工作质量监督检验要为安全服务,安全监察代表政府履行安全监管的职责,及时协调和处理有关问题。在安全工作的基本目标方面取得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这是实现设备动态监管的基本要求。
  四、科学求发展,和谐保安全,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安全监管的改革创新
  推进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思想去解决一切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动态监管的最佳途径,寻求动态监管的最有效手段,归纳起来就是探索安全与生产的最佳结合点,就是要做到三个相适应:一是安全水平与安全的基本要求相适应。设备的安全水平要保障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安全使用,事故不能多发、频发。二是安全发展與生产发展想适应。安全发展既不能落后于生产发展,也不能超载了生产发展,安全发展要动态地与生产发展保持平衡。三是安全监管理念与国情相适应。包括安全要求监管手段要符合国情,符合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如安全监管方式要与生产水平相适应,安全投入与生产成本相适应,要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安全发展是动态监管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以来,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油井油田的生产工作也随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之下,我们要努力更加进步,逐渐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但是,很多油田企业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忽略了生产的质量,从而生产效率也就会随之降低。这就为工程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油田油井的返工还会给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因而,在油井油田的发展中,要引起对返
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采油技术也有了飞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各种类型的油气田介绍了采油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采油 技术 发展  当前,中国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家60%的石油供给,是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保证。在石油对外依赖度逐渐增大的紧迫形势下,中国石油企业对国家石油安全的作用将更加重大,并且这也是立足本土,确保安全的实际需要。从石油企业来讲,解决国内原油供给紧张的矛盾有两种方法,
随着智能业务的发展,用户数和业务种类不断地增加,智能网的数据量(包含话单、卡号、用户及系统数据)也呈指数级的激增。数据量的激增,不仅对系统数据存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数
针对乘客未来订票信息不可预知的单航班机票价格和舱位控制问题,从在线策略和竞争分析角度,设计了最优的价格和座位在线联合控制策略.假设乘客到达符合价值LBH模式,除此之外
本文对各种漏失、封堵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充分考虑钻井过程中地层因素及外部材料、设备的影响,开发出了绒囊钻井液,创立了与之对应的模糊封堵理论。以模糊封堵理论为基础,现场
1点对点业务发送环节分析端到端彩信的发送、接收过程指所有类型的发送终端(SP、电脑、手机)到手机的彩信发送、接收过程,以下简称端对端业务。手机报为移动运营商近几年推出的
基于DCS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际应用当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系统的运行环境及相关开发工具的选取;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知识获取系统的设计进行了阐述,这对于提高本系统的离